2009年的财经图书市场应该感谢去年的金融危机,它的出现无疑让习惯了袖手旁观的中国人感受到了中国融入世界经济链条的速度和深度,关于金融方面的财经类图书纷纷上市,大有乱花渐欲迷人眼之势。对于大部分非财经类背景的读者来说,在书店里挑选一本能让人真正领略经济领域或者金融领域本质的书,如同孩子们玩的那种在一幅幅眼花缭乱的图画中寻找特定物品的寻图游戏,不花上一点时间经过几番去伪存真的比较,往往到手的就是一本浪费时间的纸张。
今年财经类图书在各个书店一直热卖的前两名《货币战争2——金权天下》(宋鸿兵著)和《金融的逻辑》(陈志武著),还是值得推荐的,而且建议一起阅读。同样是关于金融的话题,这两本书的观点走了两条截然不同的路子。虽然宋鸿兵及其著作一直被争议,粉丝们视其为醍醐灌顶的启蒙者,专业人士也有的认为他不过是个国外地摊图书的剪报人,但“不同视角下的自圆其说”,允许争鸣,正是经济学宽容的表现。宋鸿兵巧妙地迎合了中国社会中民粹主义(非民族主义)的苗头,用一个中国人非常习惯接受的思维方式和喜闻乐见的视角,成功地推出了《货币战争》,但面对着随后专业人士的质疑,《货币战争2》更像是证明前作合理性的一本考证集,温和了许多。抛开专业的好恶,能为有批判意识和能力的人提供一个不同的视角,就是这本书(其实应该说这两本书)的价值,书中提及的一些历史,就算当小说一读,也可以算是不错的金融入门普及教育。
陈志武的《金融的逻辑》阅读难度远比大学本科的金融专业教材要低的多,这本书中沿袭了陈氏结合中国国情来讲道理的一贯特色,仿佛就是金融学教授来了闲情逸趣信手写的一篇小文,心态平和地对大家讲,金融的本质是什么,我们讨论的那些衍生问题的根基是什么,没有什么高深的术语,陈志武准确地点出:金融是手段而不是目的,金融不是决定性的,制度——才是金融学的真谛。
当然,不喜欢读小说和小文的并具有基本经济学知识的人,可以去选择读《美国货币史》(米尔顿·弗里德曼/安娜·施瓦茨著,巴曙松译)来精进自己对金融学的了解。弗里德曼和译者的名头已经不必多讲,安娜·施瓦茨则是一位主攻美、英货币史一生的低调学者。全书贯穿着经济学中货币流派的经典理论,强调货币作为经济调控核心的地位,对于读者细致了解“货币”这个金融工具的作用提供了一个浩繁的画卷。
此外还有一本“马后炮”的书,尤其值得金融从业人员一读,这就是《十年轮回——从亚洲到全球的金融危机》(沈联涛著),经常关注财经类报刊的人对作者不会陌生,他是为数不多的既懂西方理论又懂亚洲,特别是中国具体情况的监管专家之一。此书以一个金融业“内部人”的视角来反思这次金融危机中的金融监管问题,作为一个金融高级监管者的反省和总结,对于中国落后而孱弱的金融监管体系无疑具有很现实的借鉴意义和参考价值。
在中国与金融关系最密切的领域,不是2009消沉的股市,而是房地产。关于这个行业,《中国房地产战争》(叶檀著)中的一句话最能准确形容它让人头大的复杂面貌:唾沫掩盖了真相,口号掩盖了理性。叶檀是一位公认的勤奋型学者,房地产领域那些看似复杂的问题被她言简意赅点明的背后,是她努力、缜密而持续的研究和一种在这个世俗社会中可贵的道德坚持。尽管这只是一本几年积攒下来的评论集,但关于房地产的争论,在这本书收纳的文章之外确实已经找不出什么更新鲜的文字了。
2009年作为改革开放30周年的延续,关于总结式的经济类图书也不少,张五常的《中国的经济制度》和吴晓波的《跌荡一百年》可以算是两本影响力相对较大的书。虽然张五常已经越来越让人看不懂,但争议本身就是一个引人关注的“卖点”。张五常先生言论虽然高调,经常不按常理出牌,但他在这本书里确实对中国大陆现实经济运行机制中各个层级的“中国特色”进行了敏锐的捕捉和分析,他对中国官僚体制与经济体制之间联系的理解之深刻,确实不是一般纸上谈兵的学者所能及。
吴晓波作为一个财经作家,无论是写“三十年”还是写“一百年”,都能够比较着力于历史上某种具有共性和不可复制性的特质,在把所有的历史事件抽丝剥茧之后,实际映射出来的,确是人性的发展,再通过人性的发展推动人们去思考制度的建设和一个社会价值的取向。《跌荡一百年》带给读者的百味杂陈,以及对人性和经济关联的阐释,吴晓波显然更胜一筹。
最后要说财经类图书里一本很“人文”的书:《站在经济学的高坡上:杨小凯纪念文集》(张五常著)。在杨小凯去世5周年之际,这本书无疑是对逝者最好的纪念,也是激励后来者追求真理最好的激励。这本书由逝者的妹妹杨晖女士编选,用了相当的篇幅来介绍、讨论和评价由杨小凯开创并奠定了他在国际经济学界地位的新兴古典经济学的研究框架和方法,收录了多位知名学者具有学术价值的评论。读者在阅读此书的同时,或许更多地会想起这位“华人中距离诺贝尔经济学奖最近的人”对政治制度、特别是中国宪政建设的深刻思考,再次感受他那种远远走在时代前列的思想、敢于说出来的勇气和对真理的执著追求。
(编辑:李明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