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主持人出书早已不是新闻,但昨日国内娱乐主持“一哥”汪涵,带着他的第一部书《有味》出现在北京图书订货会上时,还是颇为让人吃惊。不仅仅是此书完全没有沿袭明星出书的老套路,写的是被人忽略的“慢生活”,更叫人大跌眼镜的是,这位当红主持人,竟然至今不会用电脑,每个字都是用笔写下。在汪涵看来,每个字的背后都有一个神灵,而电脑打字,会不小心把它们敲碎。
写书缘起对童年的忏悔
由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推出的《有味》,是汪涵的首部文字作品,汪涵用悠远的文字回味着过往。汪涵说:“我之所以要写这本书,缘起靖港,那是长沙附近一个非常古老的小镇,因为时间在那个地方是凝固的,那个地方的所有气氛让我非常舒坦。我的工作非常繁忙,灯光、音乐、掌声,觉得人特别飘忽;而当你走在靖港,跟手工艺老人家聊天的时候,觉得是一种回归。里面做的很多东西是我小时候接触过的,有木盆,我人生第一次洗澡,可能就是在大的木盆里。”
汪涵坦言,写这本书也是对自己童年的一种忏悔。“现在谁家还用木盆?但它们曾给了我太多的温暖”。汪涵希望通过这个东西给大家一个传递,生活中曾经有这么多小物件,“我们很多童年都是由小物件组成的,小时候打过的弹弓、学生手册,其实都是小的东西,却给我们重重的牵引。我们常德有糍粑,每次过年从家里回来的时候,舅舅都会送给我们。那时候,总觉得有一股力量在往后拉你,觉得糍粑很重,现在回想起来,那就是乡愁,就是外婆一直看着你背影的眼光。这都是我想表达的情绪。”
老物件引出“慢生活”
观众熟知的是汪涵在荧屏上的娱乐形象,但他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却鲜为人知。
在《有味》的序言中,汪涵这样回忆道:“我生在苏州,小时候经常和我爷爷到园林里面去逛,接触了很多树木、小虫子、字画、碑林……这些东西都相当奇妙,它们的声响、形状和运动的方式都有奇特的美感,一直影响着我,我希望我文字里会有它们的DNA。长大之后,我接触了更多的好东西,也无非是拿它们来做比较,那种美感相当原始和直观,我从来就无法放弃。”
为了写作此书,汪涵寻访湖南、北京等地的“现代隐士”,拜访沿袭传统手工艺的民间作坊。他津津有味地用优美的文笔,描写了糍粑、弓箭、古琴、木盆、秤杆、墨条、香干等老物件的制作过程,表达了对老手艺人的深深敬意,以及对“慢生活”的无限向往。“如果有两条命,一定拿出一条来做一个快乐的木匠”,汪涵希望读者能够从《有味》中,读到一个小工匠的有味生活。 [NextPage]
电脑会敲碎字背后的神灵
和提倡“慢生活”特别吻合的是,汪涵竟然至今不会使用电脑,全书所有的字都是一笔一画手写出来的。“我之所以不会用电脑,是觉得电脑很多东西来得太快,我相信每个字背后都是有神灵的,之所以这个字几千年来就代表一个字,一定是有神灵支撑它。越伟大的字有可能越简单,山、水、火、人,这是最基本的元素。”
汪涵觉得,同样用手写一个“爱”字,写给母亲、写给爱人、写给女儿,一定是不一样的。比如写给母亲时,很有可能中间会断开,很多回忆让你缓缓把“爱”字在笔尖写出来;但你给情人、爱人写信时,这个“爱”字可能写得很快。而电脑,每个字都是一模一样,方块字,“现在为什么很多人对书慢慢疏远?有可能电脑敲出来的字,把这个字背后的神灵和仙气敲碎了”。
(实习编辑:罗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