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敬明的《小时代2.0》上市七天便售出了120万册。长江文艺出版社为他举行了庆功会,韩红等好友到场祝贺,《小时代2.0》的电影版权也签给了北京紫禁城影业公司。在去年的作家富豪榜评选中,郭敬明不敌郑渊洁,屈居第二,但他对自己的“实力”还是相当有信心,“如果这本书能早点出,那我就是第一名了”。
如同同时代的韩寒一样,郭敬明从出道之日起,就一直在争议中成长,而一起不了了之的抄袭门,更是让郭敬明背负上一个欺世盗名的包袱。不过,擅于抓住文学商机的郭敬明,这两年的确在文学圈子里玩得有声有色,风生水起。看看其主编的《最小说》,以及其最新的作品销售量,即使是对其颇有成见的人,恐怕也不得不认同郭或许未必是个好作家,但却是一个很擅长推销自己的作家。
其实,真正的问题就在这里。郭敬明的成功,与其说是中国小说的成功,倒不如说是中国小说娱乐化、商业化的成功。在我们这个时代,商业化未必就是件坏事,但若是全身上下都充斥着商业化、娱乐化的细胞,这样的文学,其严肃性与正统性自然就会被削弱。从纯文学的角度而言,这显然是个不幸。
当然,每个人都有着自己的选择,作家也是如此。自甘寂寞、潜心创作如路遥者固然不少,但不甘寂寞拼命推销自己如郭敬明者也大有人在,不能说谁的选择就是错的或是对的,我们只能说,纯文学更需要类似路遥这样在文学小径上独自跋涉的作家。
文学价值观念的不同,决定了作家的文学走向。或许郭敬明压根就没有想要在纯文学的道路上当名苦行僧,其对作家首富的向往,也从另一个侧面证明了这一点。实际上,那些真正的作家,从来都与作家首富这样的称谓保持着一定的距离,而那些有幸登上作家财富排行榜的,往往不是纯文学真正的领军人物。
当郭敬明的商业化气味越来越浓厚的时候,郭敬明及其经营的文学作品、文学刊物都已经远远地走在了同时代许多作家的前面,这或是郭敬明及其粉丝之幸,但却未必是文学之幸。过度的包装与修饰,已经让文学的深刻意义慢慢消失,剩下的只是博人一笑的娱乐功能。就此而言,郭敬明与当年红极一时的汪国真并没有实质上的区别。其产品,也注定只能是速食类的文化快餐。
谁成为中国作家群体中的首富,真的不是很重要,其存在的唯一意义或许就是成为人们茶余饭后的谈资。
(编辑:李明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