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外国名著十几个甚至几十个译本,良莠不齐;一部名家新作,各家机构蜂拥而上,各显神通;某位作家一部作品成功后,续作三、六、九马上出炉,同类作品闻风而至……在这看似“一派繁荣”的背后,却是危机四伏。长此以往,文学出版将陷入一个怪圈:创新不足,原创资源匮乏,故而过度开发,涸泽而渔,甚至围绕有限资源展开恶性竞争,进而损害创新的动力与活力,由此往返循环。
要破解此等困局,最有效的方法是:创新。创新是出版的生命所在,活力所在。而创新的源泉在哪里呢?创新的源泉就在青年。
青年是出版创新的排头兵和主力军。在现代文学史上,很多作家都是在青年时期感受社会的脉动,激烈于内心的搏斗,创作出脍炙人口的作品,如巴金的《家》、曹禺的《雷雨》等。目前中国处于数百年未曾有过之大局面,当代青年是中国社会变革的参与者与承受者:他们与青春中国共同成长,充满激情与朝气,充满憧憬与希望;他们敏感而敏锐,对社会变革有着切身的痛以及快乐;他们也对社会病痛与弊端有着难以容忍的激愤与纯洁;他们不是“象牙塔之子”,也决不闭门造车;他们不守旧,热情拥抱新生事物,作品在网站、博客、论坛上流传,在图书市场上也受到读者的欢迎……青年一代在文学出版领域表现了巨大的活力与创造力。正如冯俊科所言:“青年人激情飞扬、勇于开拓、热爱生活、熟悉生活,是我们出版队伍的构成主体,更是我们出版业的未来和希望。”
“青年如初春,如朝日,如百卉之萌动,如利刃之新发于硎,人生最可宝贵之时期也。青年之于社会,犹新鲜活泼细胞之在人身。”(陈独秀语)但“百卉之萌动”是需要爱护的,“新鲜活泼细胞”是要培养的,处于创作初期的青年写作者也需要有人给他们鼓劲、加油,为他们施展自己的才华提供一个平台。近来,北京新闻出版局着力打造的国内首个“出版原创推新工程”,就是这样一个“护花使者”,一个孵化器。“出版原创推新工程”不慕名家,也不慕名作,而是专心致志、聚精会神地发掘原创,提携新人,脚踏实地地夯实出版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由此而言,“出版原创推新工程”本身就是大胆创新之举。作为文学出版的从业者,深深感受到:做这样一项工程不仅需要有不图虚名的勇气,更要有默默奉献、务实求真的精神。
“工程”推出后受到各方关注:青年写作者为此叫好,短短时间内,数以千计的稿件纷至沓来;出版机构为此叫好,通过合作,扩大了图书的影响,提升了竞争力;“工程”推出的图书贴近生活,新鲜活泼,读者也为此叫好。在这些叫好声的背后,实际上还有更深层次的原因。在工作交往中我了解到,为了“工程”的顺利实施,专门设立了“五级评定机制”和“三级审稿制度”,这些制度设计对于保证图书质量,保证公平、公正起到了重要作用。
当然,创意也好,创新也好,一项工程的好坏最终还是要由实践来检验。就目前而言,“工程”已经产生了《父子连》、《小小的幸福》、《争锋》、《试婚》等优秀青年原创作品,这些“新人”“新作”大多有丰厚的生活底蕴、真实的情感积淀,贴近时代,贴近生活。“工程”已推出的《争锋》(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等6本作品,首印平均3万册,目前部分作品已经加印,如《别样的江湖》。从出版的角度来说,这是双效俱佳,从合作的角度来说,这是多方共赢。同时,“工程”在打通“青年创作——网络发表——实体出版”这条产业链上起到了很好的桥梁作用,通过引导,盘活了系列资源,带动了文学出版的发展。
(编辑:李明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