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新版《辞海》,多少兴衰故事。
《辞海》第六版出版表彰大会12月8日举行。回望《辞海》问世以来的世事沧桑,仿佛触摸着中国文化前行的脉搏。
经过21年艰辛编纂,上下两巨册《辞海》在战火频仍的1936年正式出版,声动全国。但那时的中国,民不聊生,买得起《辞海》的人少而又少。1979年《辞海》第三版问世,一时间洛阳纸贵。面对长长的求购队伍,有的地方甚至不得不出台“政策”,凭结婚证方能购买《辞海》。从十年文化荒漠中走出的中国人,不会忘记知识贫瘠带给整个国家的苦难和屈辱……
到今天,除按学科出版的分册外,《辞海》合订本已累计发行600万套,平均几十户人家就拥有一套。一部《辞海》,寄托着几代人文化救国、文化兴国的理想,启迪人们从一字一词开始认知世界,回望历史坐标,前瞻时代路向,丰富了几代中国人的精神世界。
“一书在手,纵横世界。”这是《辞海》给予人们的承诺,也是《辞海》编纂者为人类智慧开拓无垠疆土的信念。皇皇《辞海》,十年一修。每一次新版问世,都引发了我国文化生活的巨大震撼,每一版《辞海》,都堪称中国历史和时代的大事记、档案馆,堪称中国社会发展的里程碑。
编纂出版《辞海》是一项不断积累、与时俱进的事业。如果把时间比作时代的步伐,那么,《辞海》就是历史的脚印。“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博鳌亚洲论坛”、“汶川特大地震”、“九二共识”、“伯尔尼公约”、“上海合作组织”……新词汇、新概念、新思想在《辞海》中频频出现,体现它海纳百川的博大胸怀和时代品格。据不完全统计,第六版《辞海》比第五版增加200余万字,新增词目12300余条,条目修订面超过1/3。在这些浩繁的数字、术语背后,在这些青灯黄卷、兀兀穷年、苦苦修持的背后,何尝不是中国和平发展的伟大足迹?何尝不是“严谨认真、一丝不苟、持之以恒、与时俱进”的文化精神?何尝不是谦逊友好的中国对世界的回声?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许多年前,鲁迅曾经这样发问。今天,从“汉译名著”开启一个时代,到《中国大百科全书》折射的中华民族之梦;从法兰克福书展中国首次作为主宾国刮起的“中国旋风”,到欧罗巴利亚艺术节婀娜的东方身影……处处都有这个问题的回声。中国知识界、出版界把握时代要求,牢记历史使命,精心磨砺传世之作,在海纳百川的交流中凝聚人类的智慧,在紧跟时代的追赶中重拾文化的自信,在日积月累的创新中构筑起中华文化软实力的崔嵬大厦。
一版又一版《辞海》,浓缩了一个古老文明的优秀遗产和最新成果,也必将见证一个民族走向复兴的灿烂前程。
(编辑:李明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