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图书馆藏书有多少册?”“附近有多少人口?”“每天接待多少读者?”12月5日下午,中国文化部副部长周和平、广东省副省长雷于蓝来到深圳,在有关部门领导的陪同下,考察深圳基层图书馆,详细了解深圳建设图书馆之城的具体情况。周和平表示,建立在图书馆网络基础上的自助图书馆,反映了深圳公共文化服务的水平,将会为整体提高一个城市的文化品位、构建和谐社会,为深圳未来的科学发展发挥非常重要的作用。
周和平首先来到位于大浪街道的宝安图书馆劳务工大浪分馆,这是宝安图书馆和大浪街道文体中心合建的公共图书馆,专为服务附近工业区的劳务工和居民,馆内面积600平方米,总藏书量2万余册,阅览席位100个,电子阅览席位20个,报纸39种,期刊110种,从2009年12月对外开放以来,已接待读者1.6万余人。据介绍,深圳劳务工人口基数大,文化消费需求高,像大浪街道,总人口40万,其中常住人口只有8000多人,其他都是外来劳务工。深圳从2003年开始把劳务工图书馆建设作为建设“图书馆之城”的重要内容,目前全市已经拥有像大浪图书馆这样的劳务工图书馆超过100家,其中纳入市区图书馆一体化管理的劳务工图书馆有24家。由于这些图书馆就设在劳务工的生活区,使用极为便利,图书馆不仅具备办证、图书借阅等传统服务,还兼具电子阅览室和“共享工程”基层用户点的各项功能,劳务工可以上网享受市区图书馆的数字资源以及“共享工程”各类资源,各区文化部门还以劳务工图书馆为阵地,开展流动讲座、流动展览和各类读书活动,综合开展各类文化信息服务。
劳务工图书馆的建设大大方便了劳务工的阅读活动,为劳务工进行阅读、学习提供了一个平台。据悉,下一步,深圳将力争在未来五年内,把劳务工图书馆增加到150家,并在大型工厂、企业和劳务工密集地区安装一批24小时自助图书馆,方便劳务工借还书。昨日下午,周和平一行来到深圳坂田街道万科城社区,通过设置在这里的24小时自助图书馆,周和平亲自操作,顺利地完成了一次图书的借还。他感慨地说,图书馆的基本职能是为人找书和为书找人,自助图书馆的设立大大拓展了这种职能,方便了读者,把书送到读者身边。
(编辑:李明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