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尔赫斯说:“天堂应该是图书馆的样子。”在昨日召开的首届公共图书馆国际高峰论坛上,来自世界各地的60多位专家学者围绕理想中的图书馆展开了探讨。众多专家学者在报告中提出了公共图书馆发展中面临的一些问题,这些问题有些在交流中获得了启示,有些仍然没有答案,但更多的交流无疑让我们看到了公共图书馆更加光明的未来。
发展迅速但不平衡
改革开放30年来,新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和其他各个领域一样,图书馆事业也在这30年中发展迅速。国家图书馆副馆长陈力用一组数据向与会嘉宾展现了内地图书馆事业近年来的进步。从1990年到2008年,内地公共图书馆经费总投入增加了15倍,购书经费增加了近9倍,而在此期间,整个国家经济GDP也增长了15倍,也就是说,公共图书馆投入的增长和国家GDP的增长是同步的。
陈力也指出,由于图书馆的投入基数是从很低的水平上算起的,所以虽然现在的投入有了长足的发展,但是水平仍然是很低的。尤其是发展极不平衡,地区差异和城乡差异非常大。比如在公共图书馆人均购书经费上,2008年全国人均购书经费0.794元,其中上海最高,达到人均7.612元,而全国人口最多的河南省,却只有0.158元。2008年全国公共图书馆人均藏书量0.501册,数量最高的上海有3.39册,最少的河南、安徽等省只有0.17册,这些数据和国际图联公布的1.5到2.5册的标准还相距甚远。即使在同一个省,差别也非常大,比如在江苏,苏州地区所辖的17个县级图书馆,每年购书经费都超过了100万,而在苏北地区,有很多县一年的购书经费只有几万。在经济发达地区,尤其是一些中心城市,公共图书馆是由国家投入的,而在最需要信息、需要图书的农村,反倒在制度上缺乏保障。如何保障对贫困地区的图书馆资源投入,成为目前内地图书馆面临的首要问题。
图书馆经费来源单一
陈力提出的第二个问题是如何建立起多元化的经费保障机制。目前,内地的图书馆投入形式只有一种,就是来自政府的公共投入,而在国外,图书馆的经费投入可能有多种形式。美国图书馆协会主席、美国国会图书馆代表罗伯特·史蒂文斯介绍了美国的经验。美国国会图书馆从2001起举办国家图书节,这个活动像深圳读书月一样,每年一届,已经持续9年,成为了华盛顿的一项传统。这个在2001年9月8日开幕的图书节,最特别之处在于所有的资金都是图书馆自己筹备,每年大概有150到175万美元。图书节最初的设想是前第一夫人劳拉提出的,邀请的作者由出版商付费,他们会做一些小型的讲座或者签书活动。在过去的9年中,有500多名作家参加了图书节,他们都是国家奖项的获奖者或提名作家。
在宣传推广上,图书节也有独到之处。史蒂文斯说:“我们在报纸上做一些免费和有偿的广告,我们有网站,会做一些与作家在线聊天的节目,会广泛的使用web2.0来宣传我们的图书节,作家的讲座读者可以通过网站观看。同时,我们每年会邀请一位有名的儿童插画家为图书节制作作品,这些作品成为国会图书馆的馆藏。今年的图书节有13万人参加,奥巴马总统和第一夫人米歇尔成为了我们的荣誉主席。”
深圳图书馆服务有创新
在谈到美国图书馆现状的时候,史蒂文斯特别强调了数字技术的发展,“我们的电子化项目做得非常成功,也付出了很多努力,有大量的馆藏是可以在线获得的。”事实上,国会图书馆的馆员数量正在下降,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从网上获得图书馆的服务。在这一点上,深圳图书馆的实践在国内的公共图书馆中走在了前列。
深圳图书馆副馆长甘琳在题为《成长中的深圳图书馆》的报告中介绍说,目前深圳图书馆的服务完全突破了馆舍开闭馆时间的束缚,深圳图书馆今年不到馆的服务人数已是到馆人数的54%以上。经过几年的努力,深圳图书馆网上图书馆、数字图书馆体系初具规模,个人网上数字图书馆系统、手机短信息服务系统、网上参考咨询服务、文献原文传递服务等逐步建立和完善,为广大读者营造不受时空限制、无处不在的数字图书馆环境。通过门户网站“我的图书馆”,读者可以进行网上预约、网上预借、网上续借、网上参考咨询、原文传递、电子资源馆外访问、定制短信、预借送书等个性化服务。使广大市民足不出户,即可享受到图书馆便利的文献服务。
尤其引人注目的是24小时自助图书馆设立。2009年4月,在全市试点的40台自助图书馆全面投入服务,40台服务机覆盖特区内外各大社区、工业区、交通枢纽,成为建到“市民家门口”的图书馆,市民可就近获得自助办证、自助借书、自助还书、查询、预借图书、电子文献传输等服务,使图书馆的资源与服务不受馆舍空间限制,延伸到城市的各个角落。[NextPage]
未来面临更多挑战
在信息爆炸的年代,公众对公共图书馆的需求超出了以往任何一个时期,这也使得今天的公共图书馆面临更多挑战。近年来,我们国家的公共图书馆事业迅速发展,很多地方都在纷纷修建图书馆,这是一个很可喜的现象。但是修好图书馆以后,书从哪儿来?日常的服务怎么保障?这个问题常常被忽略。现在,很多图书馆积极开办延伸服务,服务范围和服务方式随着读者的要求不断扩大,但如何使这些讲座和展览更加符合图书馆自身的定位,是需要思考的问题。
(编辑:李明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