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人民文学》杂志社主办的第七届人民文学奖在现代文学馆揭晓并颁奖。王树增的《解放战争》、徐坤的《通天河》获得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特选作品奖,刘震云的《一句顶一万句》获得年度长篇小说奖。此外,袁劲梅、东紫获得年度中篇小说奖,铁凝、张炜获得年度短篇小说奖,王小妮、蒋方舟获得散文奖,牛汉、刘希全获得诗歌奖。
近日记者电话采访了刘震云,谈到如何看待评奖,他表示:“文学奖多,首先对文学不是坏事。因为‘肯定’是重要的。但奖多了,不是好事。但像人民文学奖这样严肃专业的奖项太少。”他打趣道:“国外的文学奖项,往往奖一个人;但中国的文学奖项,往往奖一个班、一个排。这样,其实是让奖自身贬值了。”
奖项太多,在刘震云看来,还有一个负面效应——让身处“注意力经济时代”的中国作家们“负担太重”。“总有人活给别人看,留意别人关注不关注。想引起别人关注的,肯定引不起关注。”在他眼里,作为一个写字的人,“自己关注作品里的人物就够了。和作品里的人特有感情就够了。别人怎么看,是别人的事”。
在刘震云看来,许多中国文坛的“症候”,都是源于“负担太重”。譬如,一个诺贝尔文学奖,就能让中国文坛“焦躁”。刘震云称,“中国人想得奖,还想得诺贝尔文学奖。实际上,得奖是两个人的事,除了是你的事,还是评委的事。中国人要得诺贝尔文学奖,恐怕还得算三个人的事,在你和评委之间,还多了个翻译。但是,你能把自己的事管好,恐怕就很不错了。”
据了解,本届人民文学奖经过了评委们的认真讨论,以无记名投票的方式,最终评选出11篇作品。此次评奖依照以前的惯例,评委会由三名读者、三名作家、三名批评家组成,以前曾经获得过人民文学奖的作者,将不再有评选的资格。此次评奖的范围是2008年11月到2009年10月之间,在《人民文学》杂志上发表的小说、散文、诗歌和报告文学作品。(记者 赵晓峰)
(编辑:李明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