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设计之都”深圳谈到“文学之都”爱丁堡,从深圳读书月谈到爱丁堡国际图书节,再从香港国际文学节谈到布莱顿艺术节、都柏林作家节,在中英阅读文化交流论坛上,深圳、香港、爱丁堡、伦敦的各路嘉宾们有着太多的共同语言。他们虽然来自不同的文化背景,却因为深圳读书月而相聚深圳,围绕着“城市文学活动拓展”这一个主题畅所欲言,在交流中互相寻找新的创意。
11月2日、3日在深圳图书馆举行的“中英论坛”是第十届深圳读书月重点主题活动之一,旨在交流中英双方公共阅读活动的策划和操作经验,该活动预示着深圳与英国文化交流将进入更深层次。昨天是论坛的第二日,当天讨论的关键词为“文学与城市”、“文学活动的策划”、“读者与观众拓展”。深圳市文化体育旅游局副局长、深圳读书月组委会常务副秘书长尹昌龙,爱丁堡国际图书节副主席杰妮·布朗,香港国际文学节总经理郎美莎,布莱顿艺术节、都柏林作家节节目总监利安姆·布朗尼,伦敦南岸中心文学与口头文字部门总监瑞秋·霍姆斯,深圳报业集团副总编辑、晶报总编辑陈寅先后发表演讲,通过介绍各自策划或参与策划的活动,分析和探讨城市文学活动拓展的新途径和新趋势,以期取长补短,为双方文化产业“走出去”寻找新机,提升城市的知名度和参与国际文化活动的能力。
如何让城市因为热爱阅读而受人尊重?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一个授予“文学之都”的爱丁堡如何开展国际图书节?香港国际文学节如何进行阅读推广?布莱顿艺术节、都柏林作家节的文学活动是如何进行内容策划的?伦敦南岸中心所开展的文学和文字节又是如何拓展读者与观众的?“中英论坛”为参与深圳读书月的读者们打开了新的视野。
深圳市文化体育旅游局副局长、深圳读书月组委会常务副秘书长尹昌龙:
最根本是推广读书的价值
尹昌龙是北京大学的文学博士,出版过很多著作,但是在深圳,他却致力于读书月的幕后工作,有人问他:“你为什么不写出更多的书让我们大家看呢?”他回答:“如果我让更多的人来读书、让更多的人去写书,不是让大家更加快乐吗?”尹昌龙昨天作为深圳读书月策划的亲身参与者,以其一贯的机智幽默风格向来自英国的嘉宾介绍了深圳读书月10年的诸多亮点。
“大家知道这几天深圳仿佛在过文化的狂欢节,从来没有一个城市把读书放在这么高贵的位置上,放在被人尊重、被人推崇的位置上。深圳年轻的特色可能与英国爱丁堡、伦敦等城市不同,英国几个古老的城市在阅读推广方面的经验和工作,有非常值得我们学习之处。深圳只有30岁,但是我们已经用了10年时间持续不断地推广读书活动。”尹昌龙介绍说,“这十年,深圳举办了1500多项阅读主题活动,从开始的三大板块发展到五大板块,重点主题活动也从50项发展到332项,市民参与读书活动的人次从第一届170万人次发展到第九届890万人次。这个城市90%的人都已经成为读书活动的参与者。”
“我们认为一个活动要持续下去,不是一两年,十年也不够,甚至要做到五十年、一百年的时间,一个城市推广读书活动最重要的是对价值理念的确立,如此才能得到更多人的认同。如果没有对这种价值的认同,即使眼下人们被吸引来读书,但是从长远来说也不会有更深层次和更大范围的参与。”尹昌龙认为,十年读书月,强调的是如何把读书放在非常高贵的位置上,大量的工作是对读书价值的推广,这个价值是“读书是高贵的,读书的城市是受人尊重的,读书的人是受人尊敬的”。他说,“这比开展什么样的活动都重要。”
爱丁堡国际图书节副主席杰妮·布朗:
推广新人真正做到国际化
第一次来到中国,第一次来到深圳,深圳给爱丁堡国际图书节副主席杰妮·布朗最为深刻的印象竟是大家对于读书推广工作的热情。爱丁堡是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一个授予“文学之都”的城市,而这一“文学之都”的节日爱丁堡国际图书节最初的创意,据杰妮·布朗透露,不是来自政府,而是来自个人,来自几位想为城市文学发展作出点贡献的市民。
杰妮·布朗介绍说:“爱丁堡是建立在书籍之上的城市,出版、印刷、装订产业是爱丁堡经济的主驱动之一。爱丁堡第一本书籍的印刷可以追溯到1508年,第一座借阅图书馆的建立可以追溯到1728年,如今这个城市有50多家出版商聚集,是世界出版中心之一。”
首届爱丁堡国际图书节是在1983年举办的,如今已经成为世界最大的图书节之一。杰妮·布朗说,爱丁堡国际图书节最大的特色是推出国际上的新作家,这也使得该节迅速地国际化起来。在如今的爱丁堡国际图书节上,新人的出现率就占了作家总数的75%,他们来自世界上不同的地区,其中很多都是边远地区的作家。“通过对这些作家的推广,能够提升读者对于全世界不同文化的认知,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同时本地的作家也得以有机会与来自世界各地的作家一起参与活动,对于本地写作的提升也大有好处。”[NextPage]
香港国际文学节总经理郎美莎:
“文学午餐”联系读者与作者
香港国际文学节总经理郎美莎对于能够与英国和深圳的阅读推广者共同探讨城市文学活动的开展感到非常兴奋,她说:“这激发了我的很多灵感。”
郎美莎介绍说,香港国际文学节是一个用英文开展的文学节,源于2006年几个热爱读书的朋友们的咖啡聚会。香港国际文学节的主要目的是让大家分享文学界新的声音,利用香港这一特殊的文化平台,连接中国内地与海外,促进本地区作家获得全球性的认可。另一方面,就是把读者与作家有效地联系在一起,创造机会,让他们面对面交流,希望人们不要把写与读分隔开来。
在郎美莎的介绍中,最具创意的阅读推广方法是“文学午餐”与“红酒晚会”,郎美莎也说:“这种活动比较实用、易操作。‘文学午餐’的形式在香港非常流行,几十个人聚在一起,一边吃饭喝咖啡,一边与书作者聊天。这让读者不仅读了书,而且能够更加近距离地了解书的背后。也许这是人们愿意参与这种活动形式的原因。当然,这种活动参与的人不能太多,一次也就能够容纳四五十人。我们也吸引很多读书俱乐部来举办类似的活动。”
至于“红酒晚会”,郎美莎说,“也非常成功,每次都选几位作家参与,其实就是不仅把红酒与食物联系在一起,而且把红酒与作者联系在一起,非常时尚,活动中作家还可以与读者玩各种各样的游戏,让人感到非常亲密。上每一道菜的时候某一个作者就会站起来说、读,他们在桌上也会聊天,每次都是一个很不错的夜晚,我们每年尽量多做这样的活动。”
布莱顿艺术节、都柏林作家节节目总监利安姆·布朗尼:
让作家自己策划读书活动
利安姆·布朗尼是布莱顿艺术节和都柏林作家节两个文学艺术节的总监,他还是一位作家,文学节对于一个作家的重要性,是利安姆深有体会的。“如今大多数世界著名的作家都很乐意坐下来和我们一起讨论,讨论他们写作的快乐、他们的灵感和生活。这无论对于读者还是作家本身,都是非常幸福的事。”利安姆·布朗尼说。
利安姆说:“布莱顿艺术节是英国第二大艺术活动,主要包括舞蹈、音乐、视觉艺术、儿童项目等等户外活动。在其中做好文学方面的活动比较难,因为比如舞蹈、戏剧、音乐,更多的是现场表演,而提高文学活动的现场感,让观众能够对这一现场产生兴趣,则是策划者重点考虑的问题。相对于其他艺术形式来说,文学的现场表现是比较弱的,因此,文学活动的策划人还要经常与其他艺术活动策划人进行竞争,获取更好的活动场所。而都柏林作家节则不同,他的主题就是文学,大约持续六天,规模比布莱顿艺术节小多了,但同样也面对着与其他艺术节的竞争。”
“为了办好作家节,我们尽可能吸引更多的作家住到都柏林,并且让作家们感受到他们是这里的主人,让他们主动地为这个城市的作家节提供各种各样的服务。我们的倡导确实得到了很好的反响,都柏林作家节很多活动的创意都是作家们自己提供和策划的。”利安姆说,“热情好客是都柏林作家节非常重要的一点,一些高质量的作家经常会收到很多世界各地图书节的邀请,所以他们也是有选择性的,到底选择什么样的节日,出版商也会有选择。所以在策划中,获取信任和良好的沟通是成功的必要。”
伦敦南岸中心文学与口头文字部门总监瑞秋·霍姆斯:
14岁孩子也可以做策划人
英国南岸艺术中心文学与口头文学部门总监瑞秋·霍姆斯目前正在撰写马克思最小的女儿的传记,她介绍了伦敦多个文学节,如国际诗歌节、想像儿童文学节、伦敦文学节等。伦敦文学节是2007年才开办,但在活动开展上却采用了很多创新的模式。其中一个非常有意思的创意就是让书作者自己来表演他所写的故事。瑞秋·霍姆斯说:“连续七个小时都在讲故事,进行半舞台式的戏剧化表达,我们仿佛看到作者从书里站起来了,对于读者来说,书籍也在他们面前立体起来。有时我们可以看到修女,或者是歌手、主持人,各式各样的人群,与作家一起合作表演,吸引读者。”[NextPage]
另外为了降低主办者举办活动的风险,减少不赚钱的活动,瑞秋说,“靠读者来策划活动是非常重要的一个途径,他们不需要是专业人士,他们可以是半专业人士,但他们是其所在领域的专家。我们曾经有一个14岁的策划人员,这个女孩在我们所开展的文学活动中,给了我们很大的帮助。”这也是通过读书活动聚集众人智慧、利用众人智慧推广读书活动的双赢方式。
深圳报业集团副总编辑、《晶报》总编辑陈寅:
传媒具有强大的组织推动作用
作为传媒人,深圳报业集团副总编辑、《晶报》总编辑陈寅主要从公共传媒的角度阐述了进行读者阅读拓展的案例和创意。他介绍了《晶报》在推动市民日常阅读方面所作的努力,他说:“要吸引人们来阅读报纸就必须经常触摸他们的神经,在阅读上打开一个新鲜的通道,像活页一样时时翻新,引导读者前行。”
“晶报名人演讲周”、“诗歌人间”等等《晶报》的品牌活动都是传媒人发挥智慧创意为提升深圳阅读文化氛围所作的努力,并且开展得非常成功。陈寅说:“创造的激情、人格的涵养与一个地方的文化积淀紧密相连,而文化积淀是日积月累的,是靠具体文化活动的叠加,每个身在其中的人和组织都要为文化出力。媒体本身是一种文化载体,媒体人既是传播者又充当组织者和推动者,我们试图通过日常的采编活动和承办公共文化活动为所在的城市培养人文诗韵。《晶报》对诗歌活动情有独钟,目的也很明确,就是为这个城市的想像力和创造的激情持续增生添加养分与燃料。”
(编辑:李明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