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诗词学会讲座现场。
读书感言
喜欢读古体诗词没有别的原因,就是因为它是中国的传统文化,在对平仄、对仗和押韵的推敲中,能体会到一种与摄影不一样的乐趣。
昨天下午3时,罗湖区南湖街道的公务员陈志明先生准时来到街道办事处四楼,听香港诗词学会(香港有史以来第一家以“香港”冠名的诗词组织)林峰会长主讲《诗的基本认识及其源流概略》,一个小时下来,陈志明的笔记本记得满满的,与他一起来的还有南湖街道的十几个公务员,及街道四十多个诗词学会的居民会员。这里每两个月一次的古体诗词讲座,是他们吟诗作对、相互探讨的“节日”。
古体诗词讲座受追捧
格调高雅的诗词讲座放在一个小小的街道举办,有人听吗?答案是肯定的,陈志明介绍,他本来是南湖街道罗湖桥摄影沙龙的会员,学习古体诗词只是半路出家,“喜欢古体诗词没有别的原因,就是因为它是中国的传统文化,在对平仄、对仗和押韵的推敲中,能体会到一种与摄影不一样的乐趣。”与陈志明一样,南湖街道的公务员队伍中也有一批古体诗词爱好者,平时他们不打麻将、不唱K,大部分业余时间都在研读诗词方面的书籍,有些公务员还对古体诗词有一定的研究。
会长林峰在课后对记者表示,昨天的讲座一下子来了50多个会员,这让他很惊讶,“在香港讲课时,来听讲座的都是老年会员,但深圳来听课的大部分是年轻会员,之前我认为年轻人是不会青睐古体诗词的,特别是深圳的年轻人更不会爱好此道。”
林峰说,让他惊讶的还不止这些,他们在南湖街道举办的每一期诗词讲座不但吸引了会员们前来听讲,辖区的一些居民也自发前来听课,不大的会议室里经常挤得满满当当,“香港诗词学会在深圳开讲座,一是为了推广祖国传统文化,二是推动大家读书,因为写古体诗需要深厚的文化功底,不读书是写不出诗的。”林峰告诉记者,推广文化和推动读书这两个目的让香港诗词学会和南湖街道走到了一起,以后每逢单月的第一个星期天下午都将在街道举办类似的诗词讲座。
将南湖成打造“书香街道”
正是因为诗词在南湖街道有着雄厚的群众基础,今年国庆节,由香港诗词学会编辑的《中华历代慷慨诗词选》及《香港诗词》创刊号在该街道首发。“香港诗词学会之所以和南湖街道‘联姻’,是因为高雅的古体诗词在南湖街道并不曲高和寡,而是拥趸众多,群众基础较好。“南湖街道办事处宣传委员杨映玫告诉记者,打造“书香街道”一直是街道党工委的共识,早在几年前,南湖街道辖区内就成立了罗湖桥书画院、罗湖桥摄影沙龙、粤曲协会等几十个群众性社团组织,力求通过这种方式,让街道的公务员在八小时以外读点书,提升自己的人文素质,其中罗湖桥摄影沙龙于上个世纪九十年代成立,几次到国外开办摄影展,会员获得的国家和省级大奖不计其数。
(编辑:李明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