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世界 - 文艺的力量
社会 文学 美术 音乐 影视 摄影 戏剧 舞蹈
北京文艺网
自媒体注册
北京文艺网自媒体发稿指南:
1、登录北京文艺网,点击北京文艺网会员注册,根据要求完成注册。
2、注册完成后用户名和密码登录北京文艺网。
3、登录后,请点击页面中功能菜单里的我要投稿,写下你要投稿的内容,后点击确定,完成投稿。
4、你的投稿完成后需要经过编辑审核才能显示在北京文艺网,审核时间需要一到两天,请耐心等待。

虹影不想“重复”母亲的悲剧

2009-10-30 09:45:26来源:京华时报    作者:

   

    作家虹影创作的最新自传体长篇小说《好儿女花》,日前由江苏人民出版社出版。小说接续了虹影早年出版的《饥饿的女儿》的故事,以母亲的丧事为叙事线索,穿插了母亲与自己的身世遭际,乃至整个家族的阴暗历史。昨天,虹影接受采访时表示,新书是写给女儿波妞的,“所以必须诚实,必须面对自己的良心,我想要告诉我的孩子,她的母亲是怎样一个人,她的外婆又是怎样一个人。”

    关于新书

    向女儿坦白家族身世

    长篇小说《好儿女花》可以看做虹影自《饥饿的女儿》之后,又一部自传体小说。母亲去世,“我”返回重庆家乡奔丧,在丧事的三天里,逐步揭开了家族鲜为人知的阴暗历史。母亲与多个情人的情感纠葛,兄弟姐妹之间扭结不清的人性表现,以及“我”18岁得知为私生女的身世后浪迹四方,后于国际文坛名声鹊起,婚姻遭变等,所有这些都一一夹叙在“我”奔丧的线索里。

    虹影表示,《饥饿的女儿》写的是她童年到18岁的经历,那是一个少女的成长。《好儿女花》则是从幼年写到今天,“写的是我母亲的身世,以及40多年来关于我的情感,事业波折,所有的迷失、痛苦,还原一个真实的自我。”虹影说,这本小说的创作初衷是要写给自己今年3岁的女儿波妞(英文名:西比尔)看的,“在我小的时候,父母为了掩盖家族的阴暗面,把不足为人道的事情捂在怀里直到发霉也不告诉我,我却不能重蹈他们的覆辙。我要把家族、母亲、自己的经历和盘写出来。我必须诚实,必须面对自己的良心,我想要告诉我的孩子,她的母亲是怎样一个人,她的外婆又是怎样一个人。”

    关于创作

    直面自己的残酷现实

    虹影说,《好儿女花》是关于她自己的记忆,关于母爱的故事,“基于那些长年堆积在我心里的黑暗和爱。”虹影说,特别是2006年10月25日母亲去世,她回重庆奔丧期间发生的事情,让她再也无法平静。就是从那时起,这本书就在她心里生长。“更重要的是,那时我已经怀孕了,我必须要对过去的事有个清理,只有把这些东西写出来,才不再迷失自己,并找到答案,即使部分答案也好。”

    在《好儿女花》中,虹影延续了《饥饿的女儿》的写作风格,直面自己的残酷现实,将自己生命中那些羞于出口的秘密和隐私大白于天下。小说中,虹影不但写到了母亲与多个情人的情感纠葛,还敢于直面自己的婚姻危机,将“家丑”一一抖搂出来。对于将小说故事背景放置到母亲去世的这几天,虹影表示,就像一部叫《四个葬礼一个婚礼》的喜剧电影一样,葬礼其实就是一个大舞台,平时见不到的人纷纷在此登场。他们各自零碎的记忆一旦拼接起来,死者生前的经历就会被一一还原。

    对于虹影在书中披露的事实,有读者感到不解,认为虹影将“家丑”披露出来,势必会对亲人造成伤害。虹影表示,文学作品的力量在于它的真实性,生活远比小说更像小说,但是也更残酷。“我这样写大家千万不要以为我在揭‘家丑’或‘自爆隐私’,我就是想把我自己的经历、母亲的经历如实地写出来,我并没有责怪谁的意思,相反我爱我的母亲,她就像好儿女花(俗称指甲花),是那种最易生长、生命力强,但也最卑微的花。母亲的际遇如同此花。”虹影说,读者如果能从中得到一丝儿东西,愉悦或是愤怒也行。

    关于婚姻

    不想重复母亲的悲剧

    在《好儿女花》中,女主人公“我”离婚的原因在结尾被点破——“二女侍一夫”。虹影说,虽然是小说,但这是她的真实遭遇。作家虹影与学者赵毅衡的结合曾被无数人艳羡,也曾是文学圈内的佳话,但这段婚姻在几年前戛然而止。虹影透露,因为自己的小姐姐插足二人生活,于无形中成为“二女侍一夫”的事实。这段婚姻生活让虹影绝望至极。后来,在某次聚会上,虹影遇到了现任丈夫,意大利的W先生。据称W一边做生意一边写小说,之前曾在挪威商船上当水手,独自一人在南北美洲旅行,得过英国女王授予的OBE勋章。今年8月,虹影和W在意大利举行了婚礼,这时他们的女儿波妞3岁了。[NextPage]

    虹影自称与W的结合是自救的结果:“哪怕是根稻草也要活下去。”虹影说,很多人都认为,一个人的爱情或者婚姻一旦走入绝境不可重来,那就意味着彻底完了,但她用她的经验证明,其实一切可以重来,“一个女人年老色衰时可以,一个女人完全看不到来路时也可以,不管她遇到多大的磨难、困难,只要坚持都可以重新开始。”虹影认为,她和她母亲不一样的是,她把母亲身上的血液继承下来了,把负面的东西丢弃了。“我不想重复母亲的悲剧。我要改变自己的命运。当我遇到同样的婚姻难题,我不会束手被缚,或许短期内会被摆布,但终有一天我会重新站起来。”

    关于角色

    母亲身份先于作家

    如今,虹影一家三口其乐融融。她说,没有女儿之前,她的生活目的如同博尔赫斯《失明》里谈到的一样:“我总是感觉到自己的命运首先就是文学。”一个把文学当做生命的作家,恐怕皆是如此。“可是我有了女儿,一切都改变了,尘埃落定,菩萨低眉含笑。以前脾气暴躁,自从有了小孩后,整个人也平和多了。”虹影说,与此同时,角色转变对她的创作也有积极影响,“以前我写母女关系的作品时,靠的其实是一个作家的想象力,再细腻再真实也觉得隔着一层东西,现在就感觉好多了。我首先是一个母亲,然后才是一个作家。”

    虹影表示,接下来她会写一部关于育儿题材的作品,作品主人公就是作为母亲的她和女儿波妞。小说方面,虹影正在酝酿写一部关于上海的故事,写一个有名的外国人1928年在上海的经历。相比她以前上海题材的作品,新作的情节会更轻松活泼。

    (编辑:李明达)


注:本网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凡本网转载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等文件资料,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

扫描浏览
北京文艺网手机版

扫描关注
北京文艺网官方微信

关于北京新独立电影 | 著作权声明 | 合作招商 | 广告服务 | 客服中心 | 招聘信息 | 联系我们 | 协作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