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网络文学的盛事之一、华语言情小说大赛第二届赛事在京举办颁奖典礼。与之同时,第三届华语言情小说大赛也宣布启动,主办方特意强调,欢迎适合“手机阅读”的作品,尤其是短篇小说。短篇小说这一日渐淡出公众视野的文学形式,被多家“数字阅读”产品制作商一致看好。他们一致对记者表示,“手机小说”市场越来越热,借这一“东风”,短篇小说有望迎来阅读和创作上的“复兴”。
出版商无利可图
短篇小说命运不济
对比“写短篇就能称傲文坛”的上世纪80年代,当下短篇小说的命运,已成众人扼腕的对象。苏童曾对本报记者表示,于当下的写作者,短篇已变成一种非常奢侈的题材选择。上世纪90年代中期,曾“对短篇小说痴迷得有点癫狂”的苏童,因步入一个稿费增长远远赶不上通货膨胀、却又按字数计稿酬的时代,“写短篇差点写得揭不开锅”。
从事网络文学多年的“红袖添香”总编毕建伟称,如果把短篇小说阅读看作一个特定的市场,这个市场最初的萎靡,不是因为阅读群体自身发生了什么变化,而是因为产品制作方。“出版社觉得,出短篇小说,不如长篇在市场上反响大,不如长篇赚钱多。这又最先作用于职业的写作者。在稿费以字数计的年代,短篇,在经济收益上本身就处于劣势。这一块,出版方和写作者都觉得无利可图了,一段时间恶性循环,读者在图书市场上看到的短篇小说越来越少。”
短篇小说切合手机阅读特点
即便短篇已变成小说创作者奢侈的题材选择,但如作家苏童所言,中国短篇小说的创作力量一直存在。中国如今创作比较活跃的作家,都有忽长忽短的一个时期,是热衷于写短篇的,像苏童、王安忆、迟子建、贾平凹、莫言、余华等,还有一些主要是写短篇的,像刘庆邦、阿城等。毕建伟称,即便在网络文学领域,短篇小说自发的写作板块,还是依然活跃的——尽管相较长篇,阅读群小很多。
但是,短篇小说这一文学形式,与渐热的手机阅读是存在契合点的。日本手机小说《恋空》,曾在日本掀起一阵手机阅读狂潮。而目前国内的“手机小说”,也呈现一片燎原态势。据记者了解,中国移动的“梦网书城”正力推手机小说业务,WAP上也有大量手机小说供用户阅读。毕建伟称,由于手机屏幕的限制,短篇小说成了“手机阅读”市场上的“香饽饽”。
手机有望大大拓宽
短篇小说读者面
中国已成手机拥有量的世界“第一大国”。也就是说,中国有手机阅读最大的潜在读者群。但是,这会不会只是数字阅读产品制作商的“单相思”呢?
记者从盛大文学等网络文学重镇处了解到,数字阅读,已经寻找到实际盈利的模式。而且收费阅读的风头,正在盖过免费阅读,也已成为网络在线阅读的一大趋势。作为一个信息终端,手机无疑是将都市人“零碎时间”转换成“阅读时间”的最好形式。“譬如说,我每天坐40分钟的地铁,这段时间我是愿意用来阅读手机小说的。如果几块钱就可包月,我是愿意付这个费的。”毕建伟称,“读者群拓宽了,短篇小说,这种作者爱写、读者好读的文学形式,其‘复兴’是可以预期的。”
(编辑:李明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