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世界 - 文艺的力量
社会 文学 美术 音乐 影视 摄影 戏剧 舞蹈
北京文艺网
自媒体注册
北京文艺网自媒体发稿指南:
1、登录北京文艺网,点击北京文艺网会员注册,根据要求完成注册。
2、注册完成后用户名和密码登录北京文艺网。
3、登录后,请点击页面中功能菜单里的我要投稿,写下你要投稿的内容,后点击确定,完成投稿。
4、你的投稿完成后需要经过编辑审核才能显示在北京文艺网,审核时间需要一到两天,请耐心等待。

法兰克福书展:中国直面欧洲

2009-10-16 09:45:32来源:环球时报    作者:

   

    被称为“出版界奥运会”的德国法兰克福书展13日晚开幕,中国作为主宾国第一次同时对100多个国家和地区打开了中国文化的大门。对这个用15年时间才请来的“特殊主宾国”,德国主流社会给予了应有的礼遇和尊重。开幕式进行得十分顺利,一些成心想看热闹、希望给中国制造麻烦的人愿望落了空。找中国的茬是这些日子德国一些媒体和政客热衷干的事情。他们用耍得最熟的“民主”、“自由”等几个骰子对中国指指点点,并拉来几个中国流亡异见人士当道具。这种十分小气的待客之道展现了部分德国及西方人士及其狭隘的胸襟。“这只是一些杂音,所以在开幕式当天它们被认识中国、与中国合作的主流呼声淹没了。”一位中国学者14日对《环球时报》说。

    最大书展烙下中国印记

    “世界最大书展烙下中国印记”,这是法新社14日报道法兰克福书展的一个标题。文章写道:“得到北京支持的中国作家、出版商和艺术家和其他人将以大量来自世界人口第一大国的故事给世界最大书展留下印记。甚至在这个大型书展开始之前,第61届法兰克福书展的主宾国就引发了有关言论自由的辩论,但开幕式聚焦的是中国的文化之根和日益扩大的全球影响力。”在13日的开幕式上,中国国家副主席习近平致词说,加强世界各国文化交流,扩大不同文化背景下人们的心灵沟通,是推动建设和谐世界的重要途径。《明镜》周刊称,德国总理默克尔在开幕式上说,“近年来,中国的政治和经济分量大为增加”,她呼吁德国方面对中国保持好奇心,不要心存偏见,同时她表示,将与中国进行没有任何禁忌的、更加开放的对话。

    德国媒体把法兰克福书展称做是“全球最大的文化交流平台”,今年有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超过7000家书商参加,包括汉王科技等在内的中国几百家公司,预计将举行的500多场活动中一半有主宾国中国参加。《环球时报》记者的一名德国朋友说,这几乎等于在全德国进行了一次“中国文化的扫盲活动”,因为100多种中文书籍被翻译成了德文和英文,演讲会、民俗展示、讲演等活动延续近一年,一些中国作家走进德国高校和社区的免费讲演活动受到普通德国人的欢迎。美国《基督教科学箴言报》题为“所有目光都注视着参加书展的中国”的报道写道,今年法兰克福的贵宾确实是个大人物,人口超过10亿的中国无疑是可以想象到的最大主宾国。中国代表着一个广泛的迷人的商机。据估计,中国有2亿—3亿传统的书籍阅读者,2007年出版13.5万种图书,中国因此吸引了业界的注意。

    英国《金融时报》14日报道说,中国在利用书展传播自己。报道援引中国官员此前视察法兰克福书展中国主题馆时的话说,“每一个细节都必须无可挑剔”。报道称,对中国来说,它作为世界最大书展的主宾国,其意味远远超越书籍,这是“走出去”政策的一部分。除了加强政治、经济和军事领域的国际交流外,它还包括通过媒体和文化向世界发出中国的声音。《法兰克福汇报》14日以“中国塑造另一个形象”为题评论道,中国在通过法兰克福书展发起“走向全球”的攻势,提高“软实力”,并积极影响世界对中国新的引领世界角色的看法。德国之声此前曾说,北京不仅想征服世界超市,而且想赢得人心。从经济上来讲,中国追上了西方,但其文化吸引力远远落后,甚至奥运会都没能扭转趋势。而从最近围绕法兰克福书展的争议来看,中国现在想要增加软实力“说起来很容易做起来难”。

    推开长廊中的中国门

     13日的书展顺利开幕让不少德国媒体感到以外。在此之前,由于书展的德方组织者拉中国异见人士参会以及一些反华组织声称要捣乱给书展是否能顺利进行带来不确定性。法国《信使》杂志称,德国媒体正等待着法兰克福书展的开幕,并准备就“中国问题”让中国政府领略一下真正的自由交流风气,许多德国人正等着看“在自己家门口针对中国所发出的尖锐批评声”。法国国际广播电台也抱着看热闹的心态说,“今年以中国为主宾国的法兰克福书展将是数年来最有看头的书展,这已是德国各大报纸的共同预测,此次书展能否真成为一个交流平台,还是会闹得不欢而散,目前还是个悬念。”

    在开幕式当天,《环球时报》记者在场外看到了三三两两举着旗子的抗议者,毫无声势,这样的场景在经常出现抗议活动的德国很平常。3名法兰克福大学的学生对《环球时报》记者表示,书展并不是人权展览,一些媒体对中国的批评报道并不会影响德国公众对中国文化和图书的关注。法国国际广播电台13日的评论也称,不论中国有关方面,还是德国书展组委会,都不希望这场精心策划已久的文化盛筵变成一个令彼此都感到尴尬的场合。评论说,但化解问题的方法在许多德国媒体和民间组织看来,是“非德国”的,从目前德国的舆论氛围看,也许还会出现更多棘手的场面。

    美联社13日说,法兰克福书展的组织者历时15年才争取到中国成为为期5天的全球趋势和畅销书展示会的贵宾。法兰克福书展主席博斯曾用一个比喻道出了选中国作为主宾国的主要原因:“我可以用一个经常在希区柯克电影里出现的画面来形容我的感受:一条长长的走廊,两侧都是门,四下里悄无声息。当这些门陆续打开时,你会问自己,那里面是什么?”德国有媒体说,也许正如博斯所说,那条神秘走廊两侧的门会一扇一扇陆续打开,当门里面的风景逐渐展现在你面前时,也许那种担心和猜测就会烟消云散。对本国一些媒体借书展指责中国,德国汉学家格霖泽曾撰文说,中国从最遥远的地方朝我们走来,而且中国对德国抱有好感,部分认同了德国,我们偏偏给这样一个国家来个当头一棒,这是错误的。中国在学习走向世界,德国也要学习跟中国打交道。[NextPage]

    长期生活在德国的姜峰博士说,德国长期处在东西方激烈斗争的中心,使他们意识形态的阵营心态非常强。冷战已经解说很多年,他们应该变了。如果德国不能客观全面地认识中国,就不能有全面的国际观,这对德国未来在国际上的利益、地位和影响都没有好处。

    欧洲价值观与中国价值观应该是平等的

    香港《亚洲时报》曾把中国实力比喻成一张弓,软实力是弓的弦。欧洲一些媒体猜测中国借法兰克福书展扩充软实力时似乎担心这张力量越来越大的弓不可避免地会把箭射出。

    瑞典乌普萨拉大学历史学教授巴克特曼教授告诉《环球时报》记者,法兰克福书展一直能比较敏锐地捕捉到世界发展的趋势,从意大利成为首届主宾国开始,法国、日本、墨西哥、巴西、俄罗斯等都曾成为主宾国,书展主办者看重的不只是这些国家的文化或出版业状况,更是这些国家的国际影响力。此次法兰克福书展邀请中国作为主宾国,正是看重了中国日益重要的国际地位,是他们做出了一个明智选择。中国也可以利用这个平台,让更多的欧洲人接受中国、理解中国。至少在欧洲范围内,法兰克福书展是有着非常大的影响的。熟悉中国文化的巴克特曼还说,中国有句老话叫“三人行必有我师”,在最近几十年来,中国最大程度地发扬了这句话,以全世界堪称最为开放的态度取得了自身的发展成就。但欧洲人在这一点上却做得很不好,常常感觉自己应该是三人中的老师,很多国家就在这种自满中逐渐减少了领先的优势。至于价值观上的差异,那其实不是欧洲的优势,只是一些欧洲人自以为的优势,欧洲人的价值观、中国人的价值观其实是平等的。

    瑞典斯德哥尔摩大学的鲍威尔教授对《环球时报》记者说,在世界范围内,美国人、欧洲人都曾喜欢用价值观问题对其他国家指手画脚。但美国实用主义色彩很浓,只是把价值观问题作为维护美国利益的工具。欧洲人理想主义色彩更多些,许多欧洲国家是在骨子里认为,欧洲的价值观应该成为“世界准则”,特别是德国、北欧显得更为突出。中国成为法兰克福书展主宾国后,遭到德国一些媒体、政客的刁难。鲍威尔认为,利用并煽动价值观问题的背后,更多是“中国威胁论”以及嫉妒中国的心理在做怪。自冷战结束后,世界进入了美欧主导世界的时代,但这样的光景没几年,便因为中国等新兴国家崛起,威胁取代欧洲的地位。早些时候中美共治世界,即所谓G2的说法,便刺激了相当一部分欧洲人。

    北京大学文化资源研究中心副主任张颐武教授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说,中国成为世界上最大书展的主宾国本身就意义重大。这就像在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参会者心里种下了一粒“中国种子”,即便书展结束,种子也会发芽,参会者对中国文化的兴趣也不会结束。上海欧洲学会副秘书长张祖谦说,几年前他在欧洲讲学时,欧洲一些人曾对美国对华贸易逆差迅速增长幸灾乐祸,但现在,中欧贸易逆差的增长速度已经超过中美贸易,中国的发展之快让一些欧洲人心里还无法适应。英国皇家国际关系研究所的中国问题专家布朗说,一些欧洲人坚信中国现在所做的对外文化交流还是冷战时期的意识形态宣传,这是不对的,只要去北京了解一下中国目前的图书市场,就会明白中国这次做为主宾国并不奇怪。

    (编辑:李明达)


注:本网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凡本网转载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等文件资料,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

扫描浏览
北京文艺网手机版

扫描关注
北京文艺网官方微信

关于北京新独立电影 | 著作权声明 | 合作招商 | 广告服务 | 客服中心 | 招聘信息 | 联系我们 | 协作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