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世界 - 文艺的力量
社会 文学 美术 音乐 影视 摄影 戏剧 舞蹈
北京文艺网
自媒体注册
北京文艺网自媒体发稿指南:
1、登录北京文艺网,点击北京文艺网会员注册,根据要求完成注册。
2、注册完成后用户名和密码登录北京文艺网。
3、登录后,请点击页面中功能菜单里的我要投稿,写下你要投稿的内容,后点击确定,完成投稿。
4、你的投稿完成后需要经过编辑审核才能显示在北京文艺网,审核时间需要一到两天,请耐心等待。

诺奖新贵作品内地为何没出版? 媒介出了问题?

2009-10-09 09:57:57来源:南方日报    作者:

   

  她为什么没有任何作品在内地出版?

  若不是2009年诺贝尔文学奖,德国作家赫塔·米勒(HertaMüller)恐怕要很久以后才会为中国人所知。在大陆没有任何译本,在台湾仅有一部作品出版,这位在罗马尼亚出生的德裔女作家在中国的知名度可以说是几乎为零——甚至记者采访德国文学专家,他们对她的了解也并不多。但在世界文坛,赫塔·米勒却因为作品描绘了罗马尼亚特殊时期的政治现象和流亡的飘泊无依,而被称作“当代最值得信赖的作家”。

  这位作家究竟有何独特之处,让诺贝尔文学奖评选委员会对她青睐有加?本报采访了北京大学德语系教授潘璐、李昌珂和青年作家陈希我,揭开这位女作家的神秘面纱。
 
  内地17年前已介绍过

  《世界文学》1992年01期

  《世界文学》1992年01期有赫塔·米勒的小传,文中将作者名翻译为“赫尔塔·米勒”,文章作者署名为“劳人”。

  《外国文学动态》2003年05期

  《外国文学动态》2003年05期的“德国文学瞭望”栏目,发表了署名寒秋的一篇编译文章,文中同样将作者名译为赫尔塔·米勒。文章编译自约瑟夫·齐尔登《赫尔塔·米勒》和拉尔夫·科能《恐惧与游戏,赫尔塔·米勒前期作品中自我虚构的动力》。文章对赫塔·米勒的写作做了全面而概括的评介,最后的总结是, 她“对罗马尼亚特殊时期的政治高压和物质匮乏进行了扭曲式地再现,用隐约曲折的方式塑造了一幅幅令人窒息的画面,细致入微地剖析了被迫害者恐惧和绝望的心理,因此她被称作‘当代最值得信赖的作家’”。

  小资料

  赫塔·米勒是历史上第12位女性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进入21世纪后的第三位女性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2004年和2007年,奥地利女作家耶利内克和英国女作家多丽丝·莱辛分别获奖。

  “跨文化”成得奖秘诀

  德国56岁的女作家赫塔·米勒获奖让很多人都吃了一惊,“之前完全没想到是她获奖。”北京大学德语系教授潘璐和李昌珂都表示,赫塔获奖绝对是冷门中的冷门。

  对于获奖的原因,两位学者一致认为,是“跨文化”的背景让赫塔占了天时地利人和。赫塔1953年出生在罗马尼亚,却是德国裔,她的所有作品也是用德语写作。“她本是西欧后裔,却出生在东欧;经历了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种不同的政治制度,这种经历让她可以更好地展现东西方不同文化背景的冲突和融合。”潘璐认为,“跨文化”写作已经成为当代文学的一种潮流。

  李昌珂则认为,赫塔在德国文学史上都是极为特别的个例。1982年,赫塔发表第一部作品——短篇小说集《低地》,“那时德国文学史上正流行着一股浪潮,那就是‘外来者的文学’,生活在德国的外籍人士描写了一大批以异乡人在德国生活为题材的文学作品,为德国文学刮起了一股清新之风。”李昌珂认为,赫塔的作品也应该属于这批“外来者的文学”,但她更为特别的地方在于,她生活在罗马尼亚,因此她的经历、视角,和生活在德国本土的作家又不一样,更加多元。

  平时还需要打工

  十年前,德国著名作家格拉斯曾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殊荣,“相比于格拉斯,赫塔·米勒更像是德国文学中的‘局外人’”,李昌珂认为,赫塔·米勒在欧洲文学圈子里只能算得上是“业余作家”,平时还需要打工。这种欧洲文学的体制类似于中国的作协,虽然都是作家,但称得上专职作家的只有少数。[NextPage]

  “赫塔的作品是一种自白文学,主要还是以回忆往事,反思历史,描绘那些失去家园的被压迫者的命运为主。”李昌珂这样概括她的写作特点。隐喻、转喻、象征、暗示这些含蓄的表达方法使赫塔的作品与众不同,而这一切都起源于她作品的政治敏感性。

  “她的作品中充满着暴力、逃亡、压迫这些敏感的字眼。”潘璐解析赫塔的作品时说。

  内地为何没作品出版?

  “诺贝尔文学奖近几年连爆冷门,如果说之前的几位我还知道,今年的赫塔·米勒我没有听说过。”青年作家陈希我接受采访时说。

  从2007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莱辛到2008年的克莱奥齐,诺贝尔文学奖几乎年年爆出冷门,赫塔·米勒在大陆没有任何一部作品被翻译成中文,在台湾也只出版了一部作品《风中绿李》。对此,李昌珂表示,中国几乎没有人对这位作家有所关注,了解她的学者也是寥寥无几。今年,她的作品《呼吸钟摆》入围德国文学奖,才开始引起人们的注意。

  潘璐认为,赫塔作品的政治性影响了在世界范围内的传播。“她的作品政治性很强,像《呼吸钟摆》描写了二战后在苏联战俘营的德国人的生活,这种敏感的政治题材妨碍了她在东方的传播。”

  青年作家陈希我则把诺奖得主越来越生僻的状况归咎于媒体,他认为,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不一定是最优秀的作家,但也不会是不优秀的作家。“除了评审的眼光和趣味,我认为是媒介出了问题。我们是不是还在选择性介绍?就像中国作家代表团不能代表中国作家的实力,我们目前对国外文学的介绍,也很可能不能真正显示国外国学的真相,可能遮蔽了很多东西。”

  她的生平

  曾因拒不合作而失业

  赫塔·米勒的作品大多关注政治体系,这与她的经历有很大关系。赫塔1953年出生在罗马尼亚,但却是一个德国后裔,来自一个讲德语的罗马尼亚少数民族家庭,父亲在二战期间在德国党卫军中服役。她从小讲德语,她的所有作品也是由德语写就。

  会两种语言的赫塔·米勒毕业后做了翻译,她的才华被罗马尼亚国家安全部看上,并且想邀其合作而遭其拒绝,之后她被翻译公司开除。随后,她通过在幼稚园教书以及做德语家教谋生,并嫁给了另一位小说家理查德·瓦格纳。

  在翻译公司任职期间,她写作了短篇小说集《低地》,这篇小说并未通过罗马尼亚当局的审查,但手稿却在德国出版,并引起了强烈反响。之后的法兰克福书展, 她在那里公开发表演讲,反对罗马尼亚的管治方式。她还曾直言不讳地批判东德作家和秘密警察的合作。因此,她的作品被禁止在罗马尼亚出版。1987年,失去工作的赫塔·米勒与丈夫逃到西德。现今她定居柏林。

  她的作品

  描绘罗马尼亚下层生活

  赫塔·米勒的作品着墨于政治现实和社会底层的现状。处女作1982年在罗马尼亚用德语出版,并成为禁书,一时引起广泛争议。代表作品有《我所拥有的我都带着》、《光年之外》、《行走界线》、《河水奔流》、《洼地》《那时狐狸就是猎人》等。中文译本有《风中绿李》(台湾,时报出版,1999)。

    (编辑:李明达)


注:本网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凡本网转载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等文件资料,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

扫描浏览
北京文艺网手机版

扫描关注
北京文艺网官方微信

关于北京新独立电影 | 著作权声明 | 合作招商 | 广告服务 | 客服中心 | 招聘信息 | 联系我们 | 协作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