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王研
截至8月10日,《最小说》官方论坛的注册会员数为183277人次,这本文学期刊的月发行量已经超过了100万册。上个月,《最小说》主编、青春文学作家郭敬明率领旗下作家七堇年、苏小懒、消失宾妮、林培源、猫某人、王小立等人在北京西单举行了新书签售会,历时七个小时,当天签售的图书高达2万余册,打破了中国图书市场的多项纪录……站在传统文学的角度来看以上的各项数字,不得不感到惊叹,中国的文学原来如此“繁荣”。
一条特殊的生产线
郭敬明是作家,是杂志主编,是出版社高层,是签约明星,还是粉丝们的偶像,他说自己有四个私人助理,他的小说《小时代》尽管一直被质疑抄袭,但依然无碍其风光无限地突破100万册的销量。8月15日,郭敬明和他的文学团队又将在上海展开为期四天的签售活动,活动的广告高悬在《最小说》官方论坛的版头上,主办方“柯艾”还为此次活动总结了四大看点,包括:笛安首次亮相国内签售、柯艾三大美女站台、美少年叶阐将会送上特别礼物以及神秘嘉宾现身现场。《最小说》的粉丝们已经开始群情激昂,可以预见,上海的活动又将为中国当代文坛创造新的市场纪录。
郭敬明以及站在他背后的庞大的推手团队,是当下中国文学被产业化的最佳代言人。这不禁令人想起黄健翔在2006年解说世界杯时的一句经典语录:在这一刻,他不是一个人在战斗,他不是一个人!是的,郭敬明的声名鹊起,并不是单单依靠他一个人。如果说,最初的他只是被市场所接受,那么后来的他,便开始被作为一件产品,进行有强烈目的性的打造与包装,在此过程中,逐渐与市场融为一体,如今,郭敬明三个字已经成为能够左右市场风向、引领消费者口味的“名牌”。现在,郭敬明本人也开始成为别人的推手,也开始负责打造和包装新一代的文学产品。
这样一条特殊的生产线,正在日趋成熟,甚至成为一些人眼中文学的新出路。生产线上不断生产出的“产品们”,是否物超所值、经久耐用,就要靠时间来加以证明了。
以包装产品形态诞生的作家
2008年5月至2009年7月,一个具有全新运作模式的文学大赛让不少人跌破了眼镜。选秀模式在中国已经不算是新鲜的概念了,但是,跳出娱乐圈,将这样的模式移植到文学活动上,就真是破天荒头一遭。
可以说,“文学之新”大赛的出现,将产品式地发掘、培养和推出作家的模式进行了一次彻底的展示。所有参赛作者在报名后,将经历全国海选:36强—24强—12强—8强—6强—4强—评委公认奖—冠军赛(1+3)的逐级淘汰赛制。比赛接受读者的网络投票、信件投票,所有投票每月累加,最终由评委、读者共同投票,选出获选的“文学之新”。
“文学之新”大赛的宣传语以各种商业式口号来呼唤文学青年的加入:“专业出版机构长江新世纪的倾力打造,福布斯文化最佳商业机构上海柯艾文化的独家力推,获得数十万的天价版税出版合约,以及10万现金版税的预先支付,提供在读生未来三年学费,到诺贝尔文学奖颁发机构——瑞典文学院参观交流,哈佛大学交流学习;最畅销杂志《最小说》量身开设专栏,以及封面人物;一份总价值100万元的新人打造计划!”7月14日,中国传媒大学的女大学生,刚刚20岁的萧凯茵摘得了冠军,也就是说,她将成为“100万元新人打造计划”的主角。
[NextPage]7月14日,萧凯茵也是“文学之新”签售活动的成员之一,与其他人一样,她穿着明星式的服装,化着明星式的妆,像明星一样在背景板上别扭地签下自己的名字。她在7月24日的博文中写道:“14号那天大家所见的都是我们在舞台上如何光彩夺目,可能不会知道,在上台前的我们……在中旅大厦我们化好妆,整齐划一地出发,到了北师大附中的礼堂后台,我们一群胖瘦参差的妖孽就硬生生地挤在了人家小小的狭窄的后台里,根本不知道脚该往哪儿放。……梦洁那时也还没出场,她也跟我们一起上来坐,她的脚被高跟鞋磨破了,对于这一点我也能感同身受。后来我们越来越靠近调控台,那里除了有一大堆设备之外,还有一个监控电视,和一个可以从侧面看见舞台的小窗户。没错,我们就是在那里见证了四爷带着一批美女帅哥们出场时的轰动。”与“四爷”郭敬明比起来,萧凯茵还是个刚“出道”的新人,她还不够“红”,她的博客还没有成为网友们每天扎堆儿的圣地,未来,这位在文学选秀背景下诞生的冠军将会被生产线打造成什么样,还属于未知数。
文学产品化离不开高超的运作
“文学之新”大赛的颁奖礼让许多人瞠目结舌,当天的会场是北师大附属实验中学的礼堂,王蒙、刘震云等前辈作家走着红地毯进入现场,台下的少男少女们高举灯牌、横幅,配合着他们的尖叫声迎接着参赛选手的出现。萧凯茵便是在这样一个非文学气氛的文学现场接过了她的冠军奖金。台下一路支持她的粉丝们为赛果而疯狂尖叫,其他落败选手的粉丝们则痛哭流涕。从超女时代开始,粉丝们喜欢为自己的群体起一个称号,以表示其独一无二性,萧凯茵的粉丝继承了这样的传统,他们的名字叫做“茵符”。从某种意义上说,他们的存在,是“打造萧凯茵”计划中不可缺少的一环。如果不强调这是一场以文学为内容的比赛,更多的人会以为是在描述快乐女声的现场。
之前有评论认为,郭敬明和韩寒很像当年四小花旦中的章子怡和赵薇,在感情上人们会喜欢赵薇的真性情,但理智上你不得不承认,其实子怡很有几把刷子,她懂“运作”两个字。“运作”正是郭敬明以及由他来参与打造的“萧凯茵们”的前进动力。“文学之新”大赛就是文学产品运作的一次成功案例。著名作家张颐武说,郭敬明有点像赵本山,一个人拉动了一个产业,“你要说这形式咱不适应,是有点,但它确实吸引着年轻人关注文字的文化,毕竟现在文学面临图像文化的挤压太厉害了。”
“运作”是在商业领域和娱乐领域常见的字眼,当下以文学为对象的商品生产恰恰是综合了商业与娱乐事业中的多种经营手法。传统意义上的文学出产方式,以创作为最主要环节,即便在出版的过程中,需要一定的宣传策略和经营手法,但是,最终决定一部作品是否拥有读者的根本原因还是在于作品本身。而被当做产品来打造和包装的文学则并非如此,出版过程中的运作环节被无限放大,被包装的不仅仅是作品本身,还包括作家个人。在作品被推销的同时,作家也需要成为接受尖叫和被迷恋的偶像,这样才会有火爆的场面,炒作的话题以及节节上升的销量。《最小说》中的“金牌写手”七堇年视郭敬明为一个了不起的人,因为郭敬明的掌中有市场,他能看透市场的需求,知道如何令人走红。因此,也许可以将郭敬明称为一个不错的商人,他是文学在商业模式下运作而催生出来的第一代偶像作家,同时,他本人也成为该模式的发扬光大者。在他旗下签约的 40余位青春文学作家以群体的面目被共同打造和力捧。这样的发展,或许可以被比喻为由单件生产转向批量生产,生产规模扩大了,产品和效益也将以倍数增长。
记者专门查阅了“商业化写作”的定义,原来它还有其他几种称谓,可以叫职业化写作、时尚化写作、流行化写作或者后现代式写作。与传统文学相区别,商业化写作是以读者为本位,充分考虑作品的畅销因素和作品推出后的商业效果,在保证文学性的前提下,审美层面相对平面化和通俗化,可以批量生产,具有较大的信息量、前卫性和资源整合性的一种后现代主义写作方式。如果进一步细化,商业化写作可以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是内在的写作观念和写作姿态上的商业化,即写作的商业化。另一方面是创作方式和外在操作流程价值实现的商业化。
著名作家王海令鸟在出席“文学之新”大赛颁奖礼时直言:“此类选秀式的文学比赛对产业、对出版无疑有好处,但对创作是不是真有好处呢?我发现不少选手的写作受影视和流行文化影响很深,都是在编故事,很难有人真正静下心来写出生命的感受。”
(编辑:李明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