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 年6 月17 日上午的曼哈顿地方法庭上,众人翘首期盼的原告终究没有露出真面目。人们多么想听听他本人对发起控告的解释,或至少一睹其真容,只可惜,这位本世纪最著名的隐士,依旧保持其神秘做派。这位原告,就是《麦田守望者》(TheCatcher in the Rye)隐居达50 年之久的作者塞林格(J. D. Salinger)。
塞林格(J.D.Salinger)离群索居,隐居在外筑高墙的乡间小屋已有50 年之久。相传,这位90 岁高龄的老人目前处于半失聪的状态,可这并未影响他灵敏地“探测”到尘世间“考菲尔德”的动向。6 月1 日,他的一纸诉状,将一位计划出版所谓《麦田守望者》(The Catcher in the Rye)续集的作者约翰·戴维·加利福尼亚(J.D.California)及其出版社告上了法庭。
按计划, 已在英国面世的《60年后:穿越麦田》(60 Years Later:Coming Through the Rye)将于秋天在美国发行。虽未指名道姓,但小说中的主人公、76 岁的C 先生,逃离疗养院,游荡在纽约中央公园和曼哈顿街头的情节设计,与《麦田守望者》中从潘西中学出逃的16 岁少年霍尔顿·考尔菲德(Holden Caulfield)如出一辙。一些辅助人物,如考尔菲德的那位老师和他的一位同学,以及霍尔顿的妹妹菲比(Phoebe)也出现在续作之中,只不过此时的菲比已是一位由于吸毒过量而变得痴呆的老太太了。
负责这一诉讼的塞林格的律师表示:“这部续集并不是一个戏仿,它对原作既没有评论,也没有批评。它是个彻头彻尾的冒牌货。”当人们正暗自为塞林格老先生的新闻欢欣雀跃,指望一窥究竟时,法官快速的裁决不仅保护了塞林格的权益,也终止了人们的好奇心。法官判决:该著作涉嫌侵权,不得在美国境内出版。
考菲尔德已经凝固
法庭的另一边,被告席上的作者J.D. 加利福尼亚不过是效仿J.D. 塞林格的一个笔名,这位现年33 岁的瑞典年轻幽默作家,本名弗里德里克·科尔廷(Fredrik Colting),是瑞典尼科泰克斯特(Nicotext)公司旗下的专职作家。他6年前便开始着手创作《60 年后:穿越麦田》,这部小说还是他的处女作。
[NextPage]
科尔廷在接受《电讯报》采访时承认,小说就是献给塞林格的,甚至“塞林格”本人也是小说中的一个角色,在小说里“塞林格”一直在犹豫是否要为《麦田守望者》写续集。得知塞林格并不领情,他又对《出版》周刊(PublishersWeekly)说,自己算不上是塞林格的粉丝,即便是《麦田守望者》也只从头到尾读过两遍,“这可能是全世界最畅销却无人阅读的书籍。”
科尔廷的出版商认为,塞林格创造的考菲尔德尽人皆知,如果他本人愿意写续集,预支费用的市场估值是500万美元。“原本我们可以借此案,逼迫他正面回答一下这个问题:为何将考菲尔德牢牢控制住,却又‘占着茅坑不拉屎’。”
事实上,这也不是塞林格第一次提起诉讼。2003 年,塞林格将矛头指向BBC,要求BBC 停止播放《麦田守望者》的系列片。此外,塞林格已经拒绝了著名导演斯蒂芬·斯皮尔伯格和韦恩斯坦电影公司老板哈维·温斯坦改编《麦田守望者》的请求。无论是电视、电影还是舞台剧,塞林格都拒绝转让版权,即便是出版相关有声读物,他都一律不同意。塞林格曾说:“不会再有霍尔顿·考菲尔德。(要么)再看一遍小说。霍尔顿·考尔菲德在那个瞬间已经凝固。”
单相思的塞林格迷
上世纪60 年代,塞林格在如日中天时突然人间蒸发。他在新罕布什尔州的康尼什小镇买了90 多英亩土地,但只在山顶上筑一所小屋,周围种上许多树,外面设置了6 英尺半高的铁丝网,并装有报警器。自70 年代起,塞林格就不再接受采访,对于其隐居期间的所作所为,人们也不得而知,以至于年轻人谈起《麦田守望者》时,甚至会以为作者早已入土多年。
据说塞林格每天在一间只有一扇天窗的斗室中辛勤写作,却像晚年的果戈理那样烧掉手稿;还有人说他写下卷帙浩繁的作品,等待在身后出版。70年代初曾同塞林格一起生活过的乔依丝·梅纳德在1998 年出版的回忆录中写道,她曾看见整架整架的笔记本,都是格拉斯家族的故事,而且她相信塞林格至少有两本新小说单独锁在一个保险柜里。
塞林格最后一部作品面世是在1965年,短篇小说《哈普沃兹16 号,1924》(Hapworth 16,1924)在当年6 月19 日的《纽约客》杂志上占据了18 页。这是一封2.5 万字长的信,写于匆忙中,由身在夏令营的7 岁孩童西摩·格拉斯写给在纽约的父母—两位长期为不幸生活所苦的退休杂耍演员,以及弟弟沃尔特、韦克尔和妹妹布布。虽然从未以书籍形式传世,但这篇小说被复印了无数次,阅读过复印版的人,都视其为“邪典小说”中的经典,可谓世界上“最长最自负也最离谱”的夏令营家信。1997年,塞林格曾一度同意弗吉尼亚州的一家小出版社出版精装本《哈普沃兹16 号,1924》,结果受到某些严厉评论的影响,5 年后他取消了这个合同,并宣布生前将无新作出版。
担心格拉斯家族的故事就此完结的人们,心急火燎地驱车前往塞林格的私人住所,却不得不止步于山脚下的车道边缘,眺望无法跨越的围栏。美国文学评论家罗恩·罗森鲍姆(RonRosenbaum)就曾是其中一位。吃了闭门羹的他忍不住前往隔壁的Denny’s快餐店起草了一封信,尽管费尽心思引经据典(当然都是塞林格书中的),且苦口婆心说尽好话,但得到的回应却是长长的沉默。
为了远离人们的视线,塞林格甚至动用法律手段。1982 年,他曾起诉过一名男子,因为这位塞林格粉丝杜撰了一篇塞林格专访。1987 年,他又向美国最高法院提起诉讼,以阻止英国评论家伊恩·汉密尔顿创作的塞林格传记出版,据称该传记未得到作家授权便引用了大量未出版的信件。出于“单相思”的无奈,最近甚至冒出来一本名为《如何盗取J.D. 塞林格的手稿》的Kindle电子书。
“江郎才尽”还是“以禅之名”
对于塞林格的沉寂,人们或归因于其“入禅”,或认为是装模作样、故弄玄虚、“江郎才尽”的表现。也有人说,是人们对年少轻狂的考尔菲德的误读,在某种程度上导致了塞林格的内疚。他坚持拒绝改编、拒绝出版续集,是为了避免再次误读以及对原作的扭曲。
1980 年,大卫·查普曼在刺杀约翰·列侬时,随身就携带着一本《麦田守望者》,并称其行刺的原因正是因为列侬就是考尔菲德所鄙视的那种“假模假式”的人,而考尔菲德与大卫·查普曼一样,都是沉浸在幼稚与自我陶醉的浪漫主义中的轻浮的年轻人。
[NextPage]
《石板书》的一篇文章认为,关于塞林格,存在三个疑问:1)塞林格本人到底写过什么?2)他死后,我们能看到什么?3)如果这些著作存在,那么质量如何?《麦田守望者》的文字是动人且尖锐的,但却更像是一本自传,这种主题和风格能否随着时代的进步得以发展,可能是塞林格遭遇的另一大考验。
罗森鲍姆在一篇评论中写道,对于塞林格研究者而言,他的沉默与不可交流必须引起重视。卡夫卡、纳博科夫们的文学地位早已盖棺定论,即便其下达焚烧令的作品多么不完美,至多白璧微瑕。但塞林格的真实面目至今扑朔迷离,考尔菲德只有16 岁,谁知道他30 岁、60 岁时会是什么样?塞林格40多年来一声不吭埋头写作,这本身已如悲剧一般糟糕。罗森鲍姆恳求道:“塞林格先生,原谅我出于好意——尽管不免心直口快——冒昧请求,请您向我们保证,如果您一直以来真的在写的话,它们将终有一天印成铅字——至少在我们有生之年。
(编辑:李明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