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世博会的召开,上海文化产业占GDP比重将越来越高,对文学及创意写作人才的需求将急剧上升。纵观文化产业先发国家英国和美国的情况,文化产业的真正根基在于强大的文学创意写作学科———它是整个文化产业的发动机。但中国却没有文学创意写作学科,在创意写作人才培养方面完全是个空白。
上海大学文学院近日成立“文学与创意写作研究中心”,旨在建立文学创意写作学科,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创意写作人才。但是,此举也招致学界的不同看法。创意写作的范畴是什么?写作人才是靠高校培养的吗?在日前举行的“文学创意写作与文化产业发展”研讨会上,来自上海社科院、同济大学、上海文联、苏州大学等单位的专家学者发表了各自见解。
人文学者要介入创意产业
同济大学人文学院教授黄昌勇认为,现在大家有一个共同感受是文科学生写作水准急剧下降,原来高校有应用写作基础写作课程,现在基本上没有了。他认为,人文应用写作必须纳入大学必修课。目前国内的创意产业还停留在浅层次上,多是在经济应用等方面,而在文化角度创意太少。英美已经形成自己的产业研究,作为人文学者应该积极介入参与。
上海大学葛红兵教授认为,文学创作人才在欧美大学培养体系中处于较高的地位,将一批有写作天赋的人才向写作型方向培养,是高校的基本职责。但目前中国大学的中文系主要培养文学研究人才,忽视甚至轻视创作型人才的培养。这种不适应社会需要的学究倾向使大学中文系的吸引力越来越弱。所以,开设大量创意写作类课程十分必要。
创意写作人才是可以培养的
上海大学中文系教师苗田博士认为,作家不是培养出来的,但创意写作是可以独立存在的。上海社科院文学所毕旭玲博士认为,“创意写作”不同于“基础写作”和“应用写作”,但是“创意写作”又必须是以“文学写作”为基础的。
上海市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陈恭认为,上海文化产业需要软实力支撑,而创意写作可以成为上海文化产业的重要支撑点。为什么《功夫熊猫》、《变形金刚》这样的电影中国没有,首先就是因为我们缺乏对电影产品内容的研发和创意能力。创意写作对于文化产品具有设计和研发功能。
建立完整的教学制度和方法
文学和创意需要天赋,学科化的培养是否能真正培养出优秀的写作人才?与会专家认为,高校中文系不是简单地培养文学理论和文学批评的人才,更重要的是培养具有一定写作能力的人。现在社会上普遍认为真正会写的人不在中文系,这给中文系的教学改革提出了一个严重的问题。在欧美各国的大学中,普遍开设有创意写作课程。他们针对小说、戏剧、电影剧本等进行大量的研究,以成功的小说、戏剧、电影剧本等为例,总结概括出一套写作模式来,然后指导新的创作。这样就能够形成一个良性的循环。而中国此类研究则是缺乏的。因此,建立一整套培养创意写作人才的教育制度和教学方法,势在必行。
(实习编辑:李明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