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探访“六一”童书市场 《十万个为什么》50年还在热卖!
昨天很多孩子选择到书店去过他们的节日。上海差不多所有的大型书店都开辟了童书专柜,但是孩子们在柜台前看了又看,那些封面花哨的新书似乎都难入他们的法眼,最终还是选择了《十万个为什么》和《男生贾里全传》。这两套书俨然成了昨天童书的主宰。据博库书城提供的数字,《十万个为什么》他们昨天一天就卖掉了21套,上海书城福州也卖了5套。而《男生贾里全传》在两家大型书城的销量,则超过100册。
“《男生贾里全传》卖得好,大概是电影上映的缘故吧。”秦文君昨天对本报说。她既是《男生贾里全传》,又是《十万个为什么》的出版方少年儿童出版社的总编辑。在秦文君看来,老书畅销是一件好事,“这说明现在的家长越来越注重经典阅读了。一般来说,一本经典的形成需要畅销10年而不衰减,只要熬过了10年,它的价值就会获得长久的认同。”
《十万个为什么》诞生于1959年,到现在已经修订了5版,迄今每年还能有几万套的销量。可是问题在于,能够熬过10年之痒的童书实在太少。秦文君告诉记者,孩子都读老书,不是因为新书少,事实上,目前全国各少儿出版社每年还都有1万种新书的出版规模,比那些老书多得多,只是读者对新书越来越不信任,要想成为经典,正变得越来越难。
“现在的童书,最急切的,就是要重建读者的信心。”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儿童文学家昨天对本报忧心忡忡地说,像《十万个为什么》这样的老书至今热销,不是因为没有类似的图书,他就看到过几套小百科全书一类的儿童科普图书,装帧极精美,内容却完全仿照《十万个为什么》,开价也要高得多。“这种不踏实的作风在少儿出版界很盛行,如果一心为了钱,那可能反而赚不到钱。”
一位老编辑告诉记者,当年仅修订《十万个为什么》,他们就用了整整一年时间,集合了全国科普作家和教育家的才智。可现在出一套十卷本的童书,差不多半年时间就够了。这种不负责任的态度,怎么能让家长放心购买呢?
(实习编辑:李明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