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月刊》年度颁奖关注历史性书写
“诗人,流了八十年泪水的眼眶,泉水依然涌动,时时还会长歌当哭,这是幸运还是不幸呢?”——4月25日,在云南玉溪,当白发皤然的诗人白桦接受《诗歌月刊》颁发的“2008年度诗人奖”,致答谢词时泣不成声。诗人高贵也清澈的眼泪,令现场所有作家、诗人都为之动容。
这个在中国诗歌界颇有口碑的民间诗歌奖,每年一度一评,评选范围为发表于该年《诗歌月刊》上的诗作。白桦的《从秋瑾到林昭》、海男的《黑麋鹿》、李森的《物宇》,以及叶辉、林雪、王莹等老中青三代6位诗人因其个性的写作,分获“2008年度诗人奖”。白桦在获奖后说:“我十分清楚,我所以能得到这个奖项,是因为我,一个八十岁的诗人还有记忆,还有清晰的记忆。还记得一百年间在我们可爱的中国诞生过两位伟大的女性,一位是秋瑾,一位是林昭。她们用鲜血的醒目色彩提醒我们记住她们的美丽面庞!她们用鲜血的醒目色彩在二十世纪的史册上书写了中华民族的尊严!她们用鲜血的醒目色彩让我们记住她们的来路和归途!……”
白桦充满诗情和思省的发言,引起年轻诗人的共鸣。海男说:在这个孤寂的、身不由己的时代,感谢《诗歌月刊》给无限中的少数人的诗人带来尊严和荣誉。李森认为,在当下文学充斥着利益和虚伪的时代,作为诗人,远离喧嚷、选择边缘未必就是坏事,心灵的活着才更重要。
《诗歌月刊》主编王明韵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一个杰出的文学刊物,必然要承担一份历史责任,这就是对发展和净化一个时代的民族语言和文学作出贡献。《诗歌月刊》就是这样的刊物。这个刊物毫不含糊地倡导诗歌写作的当代性,以构建区别于诗歌传统形态和“外国诗”翻译形态的汉语诗歌;这个刊物不遗余力地倡导诗歌写作的个人风格,以区别于集团式复制性写作的话语扩张。与时代生活和精神状况紧密结合的当代诗歌写作,首先是以个人生命形态的存在状况为出发点的,当具体心灵中的痛苦与欢欣表现为一种普遍的诗歌语言特征,文学书写便是一种历史性的书写。《诗歌月刊》2008年的年度诗歌奖颁发给的这几位诗人的诗歌写作,集中地表现了刊物一贯的诗学追求。
宗仁发、田瑛、朱燕玲等为获奖诗人颁奖。
(编辑:范文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