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岸》是作家苏童的第六部长篇小说。昨天在上海书城的新书发布会上,苏童说《河岸》是自己最满意的一部长篇小说,“《河岸》是我创作的一个‘重生’和‘开始’。”
《河岸》是苏童继《碧奴》之后,费时三年创作的一部长篇小说。“在我的整个创作生活中,感觉上,《河岸》是我创作的一个‘重生’和‘开始’。”苏童说。这句话听上去有点煽情,但苏童说这是他写完这部长篇后的真实感受,“写完《河岸》有一种感觉——我终于写了一部自己这些年来一直梦想的作品。”
苏童说,他在《河岸》中作出的最大努力是终于实践了自己梦想的一种创作观、“小说创作从自己身边绕过去”,所以在苏童看来,《河岸》是离自己最远的一部小说。
《河岸》中 “时代与政治”成为掌握主人公命运的潜在“大人物”。“隔离”、“批斗”、“阶级异己分子”、“生活作风问题”,一个个打上了鲜明时代烙印的政治语汇,这一切构成了香椿街少年库东亮荒诞离奇的成长背景。在政治风云的裹挟中,库东亮从根正苗红的“烈属”蜕变成了人见人欺的“阶级敌人”;在历史洪流的冲击下,他妖孽般的青春在“河”与“岸”之间漂泊。虽然小说中充满着1970年代的政治话语和口号,但苏童昨天说,他更希望把这部小说当作自己的一部乡土小说,“我的乡土在这河流之上”。
苏童所说的“乡土”情结也许跟他的成长经历有关。在昨天的研讨会上,苏童说,他对河流有天然的亲近。苏童出生在苏州,但父母都是扬中人,“那个地方是长江上的一个岛,而我出生的地方,门口就是苏州护城河。现在居住在南京,几次搬家后居然又搬回到长江边上。所以写关于河流的小说,不是一个浪漫的想象,也不是个人美学的选择,完全是与我的生命经历有关。”
(实习编辑:李明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