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7日,北大静园五院二楼会议室挤满了凝神静听的学生,不时发出会心的笑声。散文家王充闾讲述的《历史文化散文的现实关怀》深深地吸引了在座的学生。“中国作家北大行”系列讲演由此在北京大学拉开序幕。
“大学的‘文学教育’(不限于中文系),其主要功能不是培养作家——能出大作家,那最好;没有,也无所谓。我们的目标是:酿成热爱文学的风气,培养欣赏文学的品味,提升创作文学的能力。这样来看待校园里各种层次的‘文学’——包括科系设置、课程选择、系列演讲,以及社团活动等,会有比较通达的见解。”北大中文系主任陈平原希望此举能培养学生热爱文学的良好风气。他说,“大学”需要“文学”,“文学”可以“教育”,这都没有问题;容易引起争论的是,什么样的“文学教育”才算是成功的。好的“文学教育”,必须兼及“专业知识”与“个人趣味”,这方面,学者与作家,其实各有专擅。
格非进入清华大学,王安忆进入复旦大学,王蒙和张炜去了中国海洋大学……近几年,作家越来越多地进入高校,评论家也不甘落后:雷达被母校兰州大学聘为博导,孟繁华和贺绍俊分别担任了沈阳师范大学中国文化与文学研究所的所长、副所长。作家、评论家与高校的关系之密切,在现代文学史上并不罕见。走入高校的作家越来越多,评论家贺绍俊称这种现象带给他很重要的思考,即当代文学学科的学者们越来越接近本质。贺绍俊说,这一学科和研究“死去的”文学学科比较,更不应该关在屋子里、关在故纸堆里,应该打开门,找到畅通渠道与文学实践沟通起来。
作家学者进高校,不仅体现了中国当代文学具有和现实文学活动结合的趋势,很多国外大学也有类似经验。对于每一所大学来说,也许采取的方式不同。有的作家进入高校可能是提供一个研究个案,提供了开拓视野的可能性;有的作家进入学科建设中间,开课授课,跟大学学科建设思路结合起来。但都会促进文学研究和文学现实有更自觉积极的思考和系统性的设想。而“中国作家北大行”把一批作家引入高校,将使整个学科更加全面地关照整个当代文学的现状。
(编辑:许丹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