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世界 - 文艺的力量
社会 文学 美术 音乐 影视 摄影 戏剧 舞蹈
北京文艺网
自媒体注册
北京文艺网自媒体发稿指南:
1、登录北京文艺网,点击北京文艺网会员注册,根据要求完成注册。
2、注册完成后用户名和密码登录北京文艺网。
3、登录后,请点击页面中功能菜单里的我要投稿,写下你要投稿的内容,后点击确定,完成投稿。
4、你的投稿完成后需要经过编辑审核才能显示在北京文艺网,审核时间需要一到两天,请耐心等待。

通俗历史写作 专家冷对读者热捧

2009-03-24 13:21:41来源:文汇报     作者:

   

    一位教授直言:人们对沉重的历史专著严重缺乏阅读耐心,才使通俗读本如此畅销

    最近,台湾作家柏杨耗费数十年心血写就的《柏杨版通鉴纪事本末》被冠以“山寨”之名——在“柏杨与通俗历史写作”研讨会上,评论家杨小洲称之为“开启山寨化写史”。对于种种形式的通俗历史写作,“正牌”史学专家或不屑一顾,或不置可否;而在图书市场上,这类读物却大为热销,持续“高烧不退”。专业评价和市场反映,正可谓冰火两重天。

    看柏杨如何写史

    《通鉴纪事本末》本是南宋学者袁枢以事件本末为主线对《资治通鉴》做的一次独创性整编,而《柏杨版通鉴纪事本末》则是柏杨对《通鉴纪事本末》的白话翻译,置于流行语境,用“山寨版”来形容倒也贴切不过。此乃柏杨通俗化写史的尝试,他将传统纪年转换成公元纪年,给生僻字注音,在古地名后加注今地名,并亲手增绘大量地图,就连官名称谓也改成今人熟悉的话语,巨细无遗地证补史事缺漏,自己还不时跳出来指手画脚地点评一番,其间夹杂不少玩笑和幽默。

    据首推此书大陆完整版本的中信出版社企划周女士介绍,选定《柏杨版通鉴纪事本末》全套19部38册,看中的正是它的经典意义——柏杨写史,究其文本而言,到底是严肃的,而柏杨本人,也有着学者式的严谨作风,他将历史用通俗的手法写出,却没有将历史随意戏说。

  历史这么写才好看

    “今时今日,还有多少人能静下心来读上几回诸如《资治通鉴》、《通鉴纪事本末》等正统历史典籍,又或者能真正读懂它们?”柏杨的“山寨化”翻译显然是有功的,“他对历史的通俗解读让那些陈年旧事鲜活起来了”,有读者这样形容柏杨的历史写作。有专家认为,2006年一炮走红的《明朝那些事儿》循的也是这个路子,把历史写得好看。

    笔者在福州路上海书城看到,历史图书区域中就数“历史普及读物”书架前人头最密,从《流血的仕途》到《复活的历史——秦帝国的崩溃》,从《张居正大传》到《光绪之死大揭秘》,品种不下两三百,封腰上的推荐语字字诱人,像“某某教授权威解读”、“某某年度历史小说销量全国第一”。至于《明朝那些事儿》系列书,眼下仍是风头不减,占去了整整一个书台。

    《明朝那些事儿》由中国友谊出版公司出版的前5本,据称累积销量已突破300万册。读者竞相在网上大晒感受,有的直呼“从来没有这样的阅读体验”,有的坦言“看完十来行,回头还要再看一遍,要把这种阅读的快感延到最长”,还有的认为“(作者)以半戏谑半严肃的口吻,将各种材料大肆泼洒,一时间人物故事纷呈,好看异常”。豆瓣网用户数据显示,读过当年明月的《明朝那些事儿》(朱元璋卷)的有14026人,而读过张廷玉的《明史》的仅89人。可见山寨PK正统,不但未输,恐怕还更深入人心。当年明月其人,学的是法律,做的是公务员,对于历史并无专业背景。尽管史实在他笔下难免出点小差错,分析看来也不那么缜密,可在读者眼里:“那毕竟不是历史教科书,并不妨碍我们了解历史。”南京大学的一位教授直言,“人们对沉重的历史专著严重缺乏阅读耐心,才使通俗历史写作如此畅销!”

    历史经得起笑谈吗

    通俗历史写作的繁荣让人钻了空子,一时间,《汉朝那些事儿》、《唐朝那些事儿》、《清朝那些事儿》等等关乎“史”的“那些事”,通通跟风而起,有的一个书名之下竟有几个版本,而《明朝那些事儿》也因赶鸭子上架的更新速率,水分越来越多。一些通俗历史读本的作者有没有读过严肃史书,搜集的是第几手资料,通通不得而知。

    笔者采访中看到、听到了学界深深的担忧:当古今都付笑谈中,历史是否会灰飞烟灭,在各自笔下改变模样?复旦大学历史系的朱维铮教授、葛剑雄教授均表示没看过也不会看这类历史书籍。而对通俗历史读物的热闹,朱维铮教授认为:“职业分工有不同的领域,不要把畅销书作者当成历史专家。至于读者的选择,由他们的兴趣决定吧!经典的历史著作永远只有一小部分人在读,但它们经得起时间的检验。”中山大学历史系的何鉴菲博士则告诉记者:“谁都可以写‘那些事儿’,谁也都可以不愿意写,而二者给社会带来的智识贡献只是对象不同,没有必要在两者之间划清界限,没有必要轻蔑谁。”

  (编辑:马妍)


注:本网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凡本网转载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等文件资料,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

扫描浏览
北京文艺网手机版

扫描关注
北京文艺网官方微信

关于北京新独立电影 | 著作权声明 | 合作招商 | 广告服务 | 客服中心 | 招聘信息 | 联系我们 | 协作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