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李景端
一年出18种译本,如此仓促的快“译”赶印,能保证翻译质量吗?通常能出哲学著作的出版社,必须要有相当专业素质的编辑才能胜任,可是现在连邮电这样专业性极强的科技社,也挤进来争这块蛋糕。
现在实行了书号实名申报制,出版社要出什么书,主管部门都掌握相关的信息,管理层如能采取一些调控平衡的措施,是否有助于避免或减少类似的现象呢。
李景端:《译林》杂志创办人,曾任译林出版社首任社长兼总编辑。著有《波涛上的足迹》《心曲浪花》《如沐清风》等。
两千年之前古罗马皇帝马可·奥勒留的《沉思录》,在2008年的中国突然走红起来。据报道,《沉思录》现有中译本26种,仅2008年一年就出版了18种。面对如此异常的火爆,不禁引发了我的一些感慨和沉思。
首先,这股《沉思录》热,并非来自市场真实的旺盛需求,而是人为搭车跟风所形成。尽管这本与心灵对话的哲学随笔是本好书,但以往并未被人重视,现在突然备受青睐,主要因为媒体透露温总理爱看这本书,于是出版界一些人都想搭车抢分一杯羹,有的还特意在书上加上腰封,标明“温总理天天必读之书”。可是出版者这种一窝蜂地赶时麾,市场并不买账,光凭搭车未必就能激发销售。因为卖不动,20元的定价,网售只卖11元;有的不仅削价,还实行“买一送一”(卖一本中文本,送一本英文本)。出版界跟风出书吃苦头的教训,难道不值得深思吗?
其次,泥沙俱下的众多译本,造成劣胜优汰,误导购书选择。《沉思录》现有的26种中译本,全部是从英文本转译过来的。其中梁实秋、朱汝庆、何怀宏三人的译本,被译界许多人认为比较忠实、严谨,较好保持原作风格,但却被那些粗制滥造的译本湮没了。试想,一年出18种译本,如此仓促的快“译”赶印,能保证翻译质量吗?通常能出哲学著作的出版社,必须要有相当专业素质的编辑才能胜任,可是现在连邮电这样专业性极强的科技社,也挤进来争这块蛋糕。难怪网上有读者批评某些《沉思录》的中译本:“翻译折损了拉丁语的刚健古朴,让皇帝的庄严在外语中褪尽了颜色。”
笫三,掩盖抄袭,纵容了侵权。《沉思录》原著不受版权保护,人人可译;作品不厚,只有二百多页;1958年起就已有中译本,后人重译自然省事。这些固然是容易出译本的方便因素,但短期内竟出现26种译本这个现实,不得不令人怀疑,其中难免存在抄袭剽窃之嫌。同样一句英文,要独立想出26种不同的中文来表达,无疑相当困难,于是乎“参照”别人,玩起文字游戏,性质上无异抄袭,但却以“重译”伪装。由于翻译来自相同版本,文字难免相近,要定性抄袭,取证很难。现在一下子冒出这么多译本,实际上对某些文抄公产生了掩盖抄袭、纵容侵权的后果。
笫四,助长浪费,不利环保。当前正在倡导建设节约型社会。这26种《沉思录》译本,每种姑且按印一万册计算,至少要印26万册,其中有部分已经成了压库书。这要浪费多少人力、纸张、木材、电力、运力和化工原料,还要对环保带来多大的负面作用。
如今实行市场经济,出版社想出什么书,当然有其自主权。但上述这些问题,也应该引起有责任心的出版人沉思。此外,现在实行了书号实名申报制,出版社要出什么书,主管部门都掌握相关的信息,管理层如能采取一些调控平衡的措施,是否有助于避免或减少类似的现象呢。
(编辑:李锦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