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永远是美丽的——读竹林《净土在人间》等三部新著
翻开竹林的新作《净土在人间》,她在自叙中的一段富含人生哲理的话深深地震撼了我。《净土在人间》讲述的是台湾佛教慈济基金会及其创始人证严法师从事人间慈善事业的感人事迹。去年海协会会长陈云林还专程在台北拜会证严法师。关于慈济,国内了解她的人还不多,但是,我国不少白血病患者移植用的救命的骨髓,大多来自“慈济”的捐赠;1991年华东大洪水,慈济人首次冲破海峡两岸的政治阻隔,向灾区捐款四亿新台币,向安徽、江苏、河南的灾民发放了大量棉衣棉被。在安徽全椒,还给村民盖了新房——慈济村;尔后,大陆每遇天灾,几乎都有慈济人参与救灾;还将希望学校建到了西部不发达的许多地方……为此,慈济基金会获得了我国政府颁发的“中华慈善奖”。与此同时,慈济也将它的大爱精神撒向了整个地球村。世界上无论哪里,只要发生天灾人祸,都会有他们的救助队伍出现。不管是土耳其、巴基斯坦、阿富汗、印度、印尼,还是巴西、智利,甚至是美国的9·11事件。
作品介绍了慈济的创始人证严法师从一个备受父母宠爱的富家小姐到立志将小爱变成大爱、博爱的艰辛历程;介绍了她从每天节约五毛钱、缝一双婴儿鞋的点滴善举开始,到建立起遍及全球的庞大的慈善事业的宏伟业绩。
《净土在人间》不仅向读者介绍了慈济人的善举,作者还以优美抒情的笔触,向我们展示了慈济人和证严法师的奉献精神和博爱哲学,呼吁人们超越政治、国界、宗教信仰、种族、贫富,将清净无染的人间大爱当作生活中的理想和追求。
作者笔下生活中的一切,都缘自一个“爱”字。爱是人性中最美丽的风景。由此,竹林将这本书归入了她的“人间大爱系列”丛书之首。这部丛书还有另外两本,那就是《挚爱在人间》和《天堂在人间》。《净土在人间》讴歌的是人间博爱;《挚爱在人间》抒写的是亲情挚爱;《天堂在人间》表现的是人性真爱,表达了作者的创作诉求和人生理想。
我与竹林同在淮北插过队,同属下乡知青,虽住在同一都市,但她平时生活朴素,处事低调,见面甚少。她赴台采访了慈济,被她们博爱精神所感动,每月尽其所能向慈济捐款外,还悄悄地资助过上海海事大学的一名贫困大学生念完了大学;甚至有一次在公交车上遇到一对衣食无着的安徽籍流浪母女时,她竟倾自己身上所有,资助她们回乡去,而忘了给自己留下回家的车费,只好徒步两个多小时回嘉定的寓所……这部书所得的稿费,她也悉数捐给慈济在安徽滁县的全椒中学。
作者在她的“人间大爱系列丛书”中宣扬的爱的理想,或许有人会认为是一种“乌托邦”。我常想有理想总比没理想好。如果人人都能把爱的种子植入自己的心田,并在人间播撒,让它生根发芽,那么,总有一天会长成丰茂的森林并覆盖大地,整个世界将变得更加美丽。
(编辑:马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