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国文坛的大格局中,四川的文学创作究竟处于一个什么样的位置?比之其他省市,文学“川军”的优势和魅力体现在哪里?在四川省作协第七次代表大会期间,记者特别采访了名誉主席、95岁高龄的老作家马识途,新任作协主席阿来和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吕汝伦等相关作协领导。
如果以文学影响力来衡量一个地方的文学创作的话,四川是全国摘取茅盾文学奖最多的省份——七届茅奖,四川占五席。继周克芹、王火、阿来之后,柳建伟的《英雄时代》、麦家的《暗算》分获第六、七届茅盾文学奖。此外,裘山山的散文集《遥远的天堂》获第四届鲁迅文学奖,杨红樱的《漂亮老师与坏小子》获第六届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沙马的《橄榄枝》、贾瓦盘加的《火魂》等多部作品获全国少数民族文学骏马奖,何大草长篇小说《刀子和刀子》改编的电影《十三棵泡桐》获东京国际电影节评委会特别奖等。老作家马识途因而对四川文学寄予厚望,他认为四川相当有潜力,从茅奖即可看出四川的创作实力。
如果以文学门类来看四川的文学创作的话,吕汝伦认为,小说、诗歌、儿童文学和报告文学都有突出表现。其中小说无疑是四川文学创作的强势。王火的《东方阴影》,阿来的《空山》,柳建伟、麦家的茅奖小说,裘山山的《我在天堂等你》,傅恒的《天地平民》,李一清的《农民》,罗伟章的《饥饿百年》等数十部长篇小说的出版,使四川的小说创作呈现出题材多样,风格各异的可喜局面。
四川是诗歌大省,四川诗歌在中国诗坛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梁平的《巴与蜀:两个二重奏》《三十年河东》,龚学敏的《长征》以及张新泉、翟永明、柏桦、靳晓静、雨田等一大批诗人,以个性独具的创作赢得了文坛的关注。
因为杨红樱,和她创造的“出版业神话”,四川的儿童文学异军突起。杨红樱的作品和与之产生的综合效应,为四川文学如何进一步拓展文学空间提供了新鲜经验。四川的报告文学同样在全国引人注目。邓贤的《中国知青终结》《黄河殇》,李林樱的《生存与毁灭》《啊,黄河》,王治安的《三峡大移民》等作品受到读者普遍好评。
尽管四川文学的创作实绩可喜,新任作协主席阿来还是给了“中等偏上”的谦虚评价。他认为,四川文学还应该更好一点,因为四川有这个条件,四川文脉深厚,不说远的,近代就有郭沫若、李劼人、巴金、沙汀、艾芜等作家形成了四川文学很好的传统,但是我们自己对他们研究得还不够。四川还是一个多民族大省,少数民族文学创作还有很大资源。
马识途在肯定四川文学已有成就的同时,也坦陈自己的看法:和巴金、老舍、曹禺那个时代的作家比,我们不少作品虽然得了茅盾文学奖,但是不是一定可以传世?和世界文学的大家比,恐怕我们还有很长的距离。从忧患时代过来的马老因此寄语四川的青年作家:多读书,多练基本功。他觉得现在的年轻人写作太容易,书也读得不够,尤其是中国的传统文化和思想典籍。他希望年轻人不要浮,踏踏实实下些基本功。因为四川文学的未来,寄托在他们身上。
(编辑:马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