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世界 - 文艺的力量
社会 文学 美术 音乐 影视 摄影 戏剧 舞蹈
北京文艺网
自媒体注册
北京文艺网自媒体发稿指南:
1、登录北京文艺网,点击北京文艺网会员注册,根据要求完成注册。
2、注册完成后用户名和密码登录北京文艺网。
3、登录后,请点击页面中功能菜单里的我要投稿,写下你要投稿的内容,后点击确定,完成投稿。
4、你的投稿完成后需要经过编辑审核才能显示在北京文艺网,审核时间需要一到两天,请耐心等待。

九夜茴:写作出卖少年情怀

2009-03-03 11:43:01来源:京华时报     作者:

   

    《花开半夏》关注少年犯罪

    青年作家九夜茴创作的长篇小说《花开半夏》日前由东方出版社出版。小说讲述了四个少年犯的爱情与救赎的故事。昨天,九夜茴接受采访时透露,《花开半夏》根据一个真实的案件改编而来,也写到发生在她身上的故事,“大概就出卖了自己的少年情怀吧。”对于少年犯,九夜茴希望社会与判罚者能多给他们一些时间,一些机会,一些宽容,一些温暖。不要让他们在尚不能看清未来的时候,就彻底失去未来。

    九夜茴说,《花开半夏》来源于一个一直压在她心底的故事,“我学生时代在一本杂志上看到过一封一个20岁左右的女孩子写给已故男孩的信。字里行间能看出来,那个男孩是个少年犯,在一起涉黑案件中被伤害致死。那封信非常感人,我一下子就深深记住了这件事。后来慢慢成长,接触到更多这样的事、这样的人,把这个故事写出来的欲望就愈加强烈起来。”

    关于少年犯,九夜茴曾在成名作《匆匆那年》里有所涉及,这次又触及少年犯题材,九夜茴说:“因为我一直关注着少年犯罪这个话题,所以会在作品中体现出来。《匆匆那年》中那个校门口聚众斗殴、最终一人被弹簧刀刺死的事是一个真实事件。少年时代谁能想过会直面死亡呢,可少年犯罪就是这样,在想不到并没准备的时候突然发生。”九夜茴说,在《匆匆那年》中,少年犯罪是自己成长过程中的小插曲,可能听说过,可能遇见过。而《花开半夏》则是对少年犯罪的真实再现,写的就是有这种经历的人,以及人们听说过但却不知道的背后的故事。

    故事     现实更让人痛惜

    《花开半夏》讲述了一个悲情故事。身世扑朔迷离、被收养的弟弟和清纯善良、命运坎坷的姐姐,本是生如夏花的两个年轻生命却在走私贩毒的“儒商”手中花开半夏。小说塑造了阿福、阿九、程秀秀、魏如风四个或因年少轻狂或因贪恋迷恋而走上犯罪道路的少年,并细致地刻画了他们复杂的内心世界。在九夜茴看来,阿福、阿九、程秀秀、魏如风这四个人的性格并不特殊,“我们都曾年少轻狂,都曾贪恋迷恋,只不过我把他们的性格特点都放大了一些。阿福因淫欲种祸,阿九因贪欲种祸,程秀秀因轻狂种祸,魏如风因年少种祸。然而他们每一个人在最初都不是那么想的,阿福只是喜欢着夏如画,阿九只是想挣大钱,程秀秀只是想得到魏如风,魏如风只是想和他姐姐永远一起过下去。他们都不是为了犯罪而去犯罪,但他们都做错了选择,走错了路。”

    有读者认为,九夜茴对青春的描写过于残酷,无论是阿福、阿九,还是程秀秀、魏如风,他们小小年纪会做那样的事情吗?对此,九夜茴说,少年犯罪是灰暗且令人惋惜的事,但是它距离我们并不遥远。“比如我刚才说的校门口斗殴事件,再比如我高中时在德育课上听到过一个通告——一个少年黑社会性质的秘密组织‘三合堂’被侦破,其中所谓的老大应该只有17岁,而他的手下竟然有上千人!整个堂会组织呈树形布置,分布之详细,部署之周密,令人惊奇。还有,这些年校园暴力、少年涉黑涉毒等愈演愈烈。”九夜茴说,“也许这些少年犯没有《花开半夏》中那么戏剧化的故事,但是,他们远比故事中的如风如画更令人痛惜,毕竟《花开半夏》只是故事,而他们经历的是真实的人生。”

    创作     遗憾未访少年犯

    九夜茴说,她以在杂志上看到的那封信为基础,进行了改编和艺术加工,使之成为了《花开半夏》这样一个完整的故事。“我曾试图找到信中的女孩,但因为时间太久远了,所以没能找到她。我想现在的她应该已经过上了平凡且平静的生活。”

    对于如何把握少年犯罪的心理,九夜茴颇为自豪地说:“我本身就在高校工作,这使我一直处在青春岁月的氛围中。我是80后,我有一些朋友就是所谓的不良少年,其中有的人被退学,有的人进了少管所。所以,我自认对他们的心理是了解的,甚至是理解的。遗憾的是,在写作过程中我没有机会走入少管所,倾听那些一不小心走错路的少年们的心声。”

    九夜茴在书的首页写到,想以这部小说“纪念那遗失在1999年的少年往事”,有读者缘此猜测《花开半夏》中暗藏九夜茴本人的故事。对此,九夜茴没有否认:“1999年,我的一个朋友退学了,他是一个与故事中的魏如风类似的男孩,并不是一个老师或同学眼中的好孩子,有些叛逆不羁。我们都画画,因而成了朋友,只要是我说不许逃课,他就一定不逃。比起老师和家长,他更信任我。”九夜茴说,这些事被她不自觉地带入了《花开半夏》。“香港著名电影人文隽老师跟我聊天说,写作其实是件出卖自己、出卖朋友的事,在《花开半夏》中,我大概就出卖了自己的少年情怀吧。”

    主题     过早凋零惹人叹

    对于《花开半夏》的书名,九夜茴解释说:“用‘生如夏花’这个词形容少年时代再合适不过。每一个人都应该生如夏花,然而少年犯罪却使青春早早地凋零了,绚丽的花朵只盛开了半个夏天,如同故事中的魏如风和夏如画,他们生如夏花,却只花开半夏。”

    九夜茴认为,同是少年犯题材,她与别人不同的是,她没有回避任何一方的错误。“有的作品是从社会法理的角度出发,去说教;有的作品是从少年犯的角度出发,去控诉。《花开半夏》不是一部说教的小说,也不是一部控诉的小说。我是在给大家讲一个故事,很认真地讲一个爱情与命运纠葛的故事。我要真切地描绘爱情的悲恸、命运的无常、人性的懦弱、法律的桎梏和罪恶的救赎。”

    细究发生在少年犯身上的悲剧,九夜茴认为,这不是社会、家庭、学校单一因素,而是缺失了一种最简单的人文关怀。“在他们一样的年纪,我们每个人都犯过错,轻则口头批评、写份检查,重则请家长、警告处分。我真心希望社会与判罚者能多给他们一些时间,一些机会,一些宽容,一些温暖。不要让他们在尚不能看清未来的时候,就彻底失去未来。”

    九夜茴说,她不想年少的读者看完小说觉得黑社会真酷,而去盲目地崇拜,她要让他们看到忧伤的爱情和犯罪的代价。“也不想我们的长辈看完觉得,这些孩子真可恨,无可救药。我要让他们看到法律条文之间的空白和不为人知的人生。我想让大家心疼叹惜,判罚者和承受者都心疼,都叹惜。”

 

  (编辑:马妍)


注:本网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凡本网转载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等文件资料,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

扫描浏览
北京文艺网手机版

扫描关注
北京文艺网官方微信

关于北京新独立电影 | 著作权声明 | 合作招商 | 广告服务 | 客服中心 | 招聘信息 | 联系我们 | 协作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