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世界 - 文艺的力量
社会 文学 美术 音乐 影视 摄影 戏剧 舞蹈
北京文艺网
自媒体注册
北京文艺网自媒体发稿指南:
1、登录北京文艺网,点击北京文艺网会员注册,根据要求完成注册。
2、注册完成后用户名和密码登录北京文艺网。
3、登录后,请点击页面中功能菜单里的我要投稿,写下你要投稿的内容,后点击确定,完成投稿。
4、你的投稿完成后需要经过编辑审核才能显示在北京文艺网,审核时间需要一到两天,请耐心等待。

梅子涵: 儿童文学写作30年

2009-02-12 11:00:08来源:中华读书报     作者:

   

  编者按:从1979年走上创作道路以来,虽然已经在儿童文学创作领域获得了极高的声誉,但梅子涵从来没有出过文集。“子涵童书”系列,为梅子涵30年来的儿童文学作品首度结集。

  从“温馨而有儿童情趣 ”,到“内在的真生命”,再到刻意的“探索”,和最后水到渠成的“童趣”,梅子涵的童书观也走过了30年的变迁。这其中的变化,源于梅子涵自己从不懈怠的努力和追求,也源于不同时期文学氛围的诱引和推动。

  所以,梅子涵的创作和他的童书观不仅是他个人的财富,更是30年儿童文学历程的鲜活的代表及缩影。

  “单纯”和“富有心愿”,一直是我后来写作儿童文学、写作其他的文字的一个基本的方向,一种重要的味道。


梅子涵

  著名儿童文学作家,上海师大中文系教授。1979年开始走上儿童文学创作道路,代表作品有短篇小说《走在路上》、《双人茶座》,长篇小说《女儿的故事》、《戴小桥和他的哥们儿》等;写作、主编了多部理论著作,如《儿童小说叙事式论》等。

  梅子涵认为,儿童文学是以超凡的想象力和幽默感作为基本的存在条件的,这是儿童文学的两个“翅膀”,儿童文学因此才可以高高飞翔。在作品创作的时候,梅子涵强调孩子天真快乐的生活本身,认为儿童文学作家在与孩子们的接触中是否真正看得清楚、真正了解他们,对儿童文学创作非常重要。

  1978年,我考取了大学。

  也写过给孩子阅读的故事。比如,我写过一个这样的故事:砖瓦厂的工人们在运砖头,一个人在前面拉车,一个人在后面推,车上的红砖是送到河边的码头上去的,码头上的拖轮会把这些砖运到各处去,它们被造成一幢幢的房子,祖国将更美丽。一个小孩在路上玩,他也想运砖头,可是他的力气太小了,拉不动车。他看见有一块砖掉在路上,就奔过去捡起来。他的力气很小,可是这块砖很重。但是他用两只手把这块红砖捧起来了。他踉踉跄跄把砖递给拉着车走过来的叔叔:“一块砖!”这块砖后来也成了一幢漂亮房子墙上的一块。

[NextPage]

  这是一个单纯而富有心愿的小故事。没有正式发表,只是刊登在砖瓦厂编印的小报上,可是我却有些自豪的心情,直到现在也会想起。它的“单纯”和“富有心愿”,也一直是我后来写作儿童文学、写作其他的文字的一个基本的方向,一种重要的味道。

  我在大学读的是中文系。中文系学的东西很多,可是中文系不学习儿童文学。我的《马老师喜欢的》就是在西部校园的东一教室写的。这是一个阶梯教室,很多的文学专业课都是在这里听。很多同学后来进行的语言和文学研究也是在这个教室的听讲中萌动愿望。不过我却是在这里开始了儿童文学的写作。

  《马老师喜欢的》是我的最重要的儿童文学篇目之一。因为在它以后,我就一直写作儿童文学了,没有再离开。这个爱的故事,这个教师职业和平等的故事,我写了好几天。我每天下午都在阶梯教室的南窗口写。我的童年没有一个真的马老师,马老师是我想象的。但是我想象的时候,心里却有我的小学和中学的情景,有一些我的老师身上也有的善良气息。我写了好几天,想象了好几天,也尽量地把熟悉的一些记忆往这个故事里盛放,把这个故事往自己希望的方向推去。

  我写出来以后,刊登在我主编的班级刊物《拓荒》上。这个刊物是我的同学姚子明刻印的。他很认真地刻印,还负责装订和散发,张贴在学校最重要的宣传橱窗里。这是1979年。那个年代,文学很少,文学里情感很少,很多同学读到这个小说,哭了。它成了一个校园的名篇。

  后来,它在江苏《少年文艺》刊登出。决定刊登的是当时的主编顾先谟。这里面有一个复杂也感人的故事,我在散文《一个写作的故事》里仔细地写了。

  它被送到北京参加1957~1979全国第二届儿童文学奖评奖,终评入选,可是在《人民日报》刊登的名单里我的名字没有出现,换上了别的作家的名字。后来,它就获得了江苏省1957—1979儿童文学评奖一等奖。

  后来我又在江苏的《少年文艺》上写了《走在路上》、《课堂》、《小渡》……在上海的《少年文艺》,北京的《儿童文学》、《东方少年》,湖北的《少年世界》写了《男子汉进行曲》、《双人茶座》、《我们没有表》、《蓝鸟》、《咖啡馆记事》、《这小哨吹得可以》……写了一系列短篇小说。

  《走在路上》、《蓝鸟》、《双人茶座》、《我们没有表》、《林东的故事》等成为“名篇”,也成为我的代表作,在很多的选本里出现。有代表作是让人高兴的。可是代表作的出现,也会掩盖别的。其实一个人的写作,不是代表作可以代表的,写作的历史和进步,写作的不同时期的热情和艺术味道,是绵延的,也是分布开的。

  我的第一本小说集是《男子汉进行曲》。它是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的,这是一本我非常等待的书,它第一次把我的散落集中起来。这样的集中和厚度,它把单篇变成了书,原来“书”的概念和感觉,对于一个年轻写作人是那么重要,它甚至可以吸引梦。

  这也是我所有的书里装帧最简单、纸张最薄的一本书。从这一页可以清晰地看见另一页上的故事。但是它集拢了我最初的所有的努力和虔诚。我在文学里的最从容最精致的态度和节奏在那里面闪闪烁烁。作为一本书它不是最好的,但是后来的更好,后来的最好,都是从这里面诞生的。

  我不是一个飞快地写的人。我心里一直没有追赶什么的意愿,所以我不慌慌忙忙。有很兴奋的时刻,我就把兴奋写下,不觉得兴奋,我不写的。

  女儿考取中学的这年,我写了《女儿的故事》。应该说,女儿考取重点中学的这年,我写了《女儿的故事》。她考取了重点中学,我轻松了,于是有了心情,有了奔涌的幽默,看清楚以往的很多事情做得滑稽做得荒唐。一个孩子的诞生、长大,是有很多的珍贵情感留给了你的,留给你一辈子;也有很多的事情是你没有做对的,它们遗憾地给了孩子,也让你自己后来想起来就难过得很,会想,如果机会重来,你会做得很好。这样的内心生活正是生活的一个很重要的内容。哪一个人的生活里会没有这样的内容?想着想着,心里竟然就幽默起来。《女儿的故事》就这样幽默地写作出来。

  阅读的人很多都喜欢。孩子们喜欢的很多,成年人喜欢的也很多。是的,大家都看见了梅子涵家里的生活,梅子涵的女儿的故事;孩子们也看见了自己的日子;爸爸妈妈们看见了自己的影子,这影子是风趣的,幸福的,也有滑稽、荒唐、无可奈何。很多人都觉得自己也可以来写写女儿的故事、儿子的故事。可是可能没有人可以用我这样的感觉、语句、叙事的方式来进行纸上的说话。这一些都是我的,它不是“高明”,但它“独特”。文学是没有统一方式的。也许,我们也不必非要认真地讨论清楚《女儿的故事》是哪一种标准的文体,但是它肯定是一部标准的女儿的故事,父亲的故事,家庭的故事,学校生活的故事,今天的教育里奇奇怪怪的故事的故事……你说是不是呢?如果是的,我觉得就可以了。

  《女儿的故事》是我的书里版本最多的。五个大陆的版本,一个台湾的版本。

  有一次,我坐火车从南京回上海。和我同行的有两个编辑,坐在前面座位上的是几位军人。编辑和军人认识了,军人里一位指导员是全国十杰青年,我们都知道他的名字。而且他还是一位军旅诗人。编辑把我介绍给他,告诉他我是一位作家,我叫梅子涵。这位指导员兴奋地说:“《女儿的故事》就是您写的吧!”他在连队图书馆的《小说月报》中读过《女儿的故事》。他还让战士们都读一读。他的连队在福建泉州的山里。《女儿的故事》也在那个山里连队的图书馆里。

  我的女儿已经长大。她正在法国最好的一所大学读法国文学学位。她独自离家去法国的时候,托运的行李只能二十公斤,很多的东西都不能带,都要从箱子里取出来。她放进了又取出,反反复复。但是《女儿的故事》一直在箱子里。她说:“我要看的!”

  她每天都去密特朗国家图书馆看书。她在那儿看见了台湾版的《女儿的故事》,红红的封面。她打电话告诉我:“我在密特朗图书馆看见了《女儿的故事》!”

  那里面都是她小时候的故事。是她的成长,是不可能再有的天真,是非常非常的想念。

  我也非常非常想念她的童年,想念现在的她。

  我写过《李拉尔系列》。李拉尔是一个很小的男孩。这是一些年前我试探着写的图画书。那时候西方的图画书还没有真正到中国来。我写了八本。那些故事都是风趣也意味深长的。李拉尔看见过他爸爸小时候的照片,原来爸爸小时候也是光屁股的。他竟然把他的妈妈、爸爸变成了小孩。他爸爸、妈妈发现当一个小孩儿真不好玩。因为不但不可以出去玩,而且还要好好弹钢琴。他不管做什么事情,妈妈总是让他轻一点。他干脆变成了一只小老鼠。小老鼠很轻很轻了,神不知鬼不觉。这把他的妈妈急死。妈妈说,你还是不要当小老鼠吧,你也不要轻一点了!

  这是一个我非常喜欢的系列。

  《戴小桥和他的哥们儿》是写给小学生们阅读的。一群小孩儿,在他们的逻辑里认真地玩耍,认真地相处,认真地争吵,认真地吃吃喝喝,认真地学习不懂的东西,认真地纠正成年人,他们的确都是认认真真的。这是一些写得很好玩的故事。是这些年来,最早的系列型的儿童故事,有人称作“中国的小淘气尼古拉”。

  我每一个故事都是缓慢写出的。系列的故事很容易写得不讲究,尤其如果是一个刊物等着连载的话。每个故事的篇幅虽然不长,但是都必须有个漩涡,漩啊,漩啊,漩了出来。那个漩的涡涡里,是一圈圈的趣味。艺术地漩进去,艺术地漩出来,这就是结构的艺术。系列的故事不可以没有精致的结构。以为反正是连续地写,好坏都连载,就可以此起彼伏,强弱交互。金项链也是系列的结构,一个小环一个小环的连接。它是不可以此起彼伏、强弱交互的。它的每个小环都要讲究和精致,金项链就漂亮了,有了珍贵的气质。我的每一本书几乎都没有被隆重地宣扬,我自己也不在乎宣扬,我在自己的速度里写,我也在自己的速度里被别人知道。我要往高处走,但是我不能头朝上直接上天空。坐飞机,如果升空的线路过直,会呕吐的。

  我大学毕业以后,就开始了儿童文学的教学。从90年代开始,成为研究生导师,成为博导。

  我的学生中成为作家的不少。他们正在成功着,优秀着。

  从1999年开始,我在中国进行了儿童文学阅读的推进活动。我以“子涵讲童书”的专栏方式介绍着世界优秀的儿童文学。我对很多的孩子,很多的成年人讲童话。“我讲童话给你听”,我讲童话给中国听。我提出成年人要当儿童阅读的点灯人。我提出要相信童话。我提出要让每个孩子都能在阅读中过过文学的生活。  

  “子涵童书”系列(含《女儿的故事》、《我的故事讲给你听》、《戴小桥全传》、《侦察鬼》、《对面的笑》、《撑起伞来等啊等》六册),梅子涵/著,江苏少年儿童出版社2009年1月第一版,16.00元/册

  “子涵童书”系列为梅子涵30年儿童文学作品首度结集,含长篇小说、中篇小说和短篇小说,以及作家美文和创作体悟。

 (编辑:马妍)


注:本网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凡本网转载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等文件资料,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

扫描浏览
北京文艺网手机版

扫描关注
北京文艺网官方微信

关于北京新独立电影 | 著作权声明 | 合作招商 | 广告服务 | 客服中心 | 招聘信息 | 联系我们 | 协作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