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收获》编辑们为创造文学杂志品牌作出的努力
2008年,第七届“茅盾文学奖”揭晓,当选的4部作品中,《秦腔》和《额尔古纳河右岸》都是首发于《收获》。2009年初,这两部作品被评为上海文艺创作精品。今年,也是《收获》第二次复刊30年纪念。近日,《收获》副主编程永新、肖元敏等接受记者采访,讲述《收获》是如何做到既吸引名家,又发掘新人的。
品牌 吸引名家
《收获》是很多国内著名作家首发重要作品的第一选择,除了《秦腔》和《额尔古纳河右岸》,近年来还有余华的《兄弟》、王安忆的《启蒙时代》、方方的《水在时间之下》、张悦然的《誓鸟》等等,而贾平凹近年来的重要作品,几乎全部是首发在《收获》的,名家首发作品之多,连《收获》副主编程永新都数不过来。
程永新在《收获》工作多年,与文学界的名家素来关系甚好,《收获》的其他编辑莫不如此。但当记者问这些名家愿意在《收获》首发重要作品,是否跟编辑的个人魅力有关,他却坚决摇头:“完全是因为杂志本身。”他表示,经过几代编辑的努力,《收获》早已是重要的文学品牌,能够在《收获》发表作品,是对作家本人文学地位的确认。程永新透露,其实在《收获》发表作品稿费并不算高,大约千字80—100元,跟图书出版、影视剧改编相比实在不算什么,但作家们仍然愿意在《收获》上先发表。
求精 坚持质量
多年前,余华写完《在细雨中呼喊》,把小说投给了《收获》。现任《收获》主编的李小林当时是负责这部作品的编辑,看过小说,她觉得是部好作品,但需要修改。据说,余华后来几乎重写了作品的后半部分。《额尔古纳河右岸》在发表之前,李小林也提出过一些修改意见。迟子建在小说的后记中记叙了这次修改。当时李小林在赞赏作品的同时,提出关于叙述者“我”的形象的一些遗憾,迟子建用了十天的时间细致地再改了一遍,“感觉它果然出落得更漂亮了。在此感谢小林老师。也许对一个好编辑最好的感谢,就是奉献上一部好作品。”
程永新说:“《收获》的编辑总是希望艺术上相对完美,所以总是会跟作家讨论很多细节,我们内部也经常讨论作品。”讨论的结果,有时候便是直接将作品打回票,名家也不例外。“如果作品不及格,坦白说发表对作家和刊物都不好。我们希望建立一定的艺术标准。”为了防止错漏好作品,《收获》始终坚持每部作品至少3个人以上看。
多样 发掘新人
《收获》不唯名气论稿,是因为编辑们认为,文学需要一直有新人加入才能有生气。余华、苏童、格非、马原、孙甘露等人的文坛初亮相,都是在《收获》这个舞台。《收获》副主编肖元敏告诉记者,很多网络出身的年轻作家,比如迪安、哥舒意、何世华等,都曾经在《收获》发表作品。何世华的《陈大毛偷了一支笔》发表的时候,都没有人知道这个作者是干什么的。程永新说,《收获》的编辑们一直关注网络文学、类型小说,因为他们认为,文学应该更多样化,“我们要打破以往狭隘的纯文学的界线”。
争议 不搞策划
网络作家中,安妮宝贝早就在《收获》发表过作品,当时作品发表后,还引起了很多争论。带来同样效果的,还有80后作家的代表张悦然。“她们的作品发表后,在圈子里有一些议论,因为在习惯的观念里,《收获》是比较传统的。但其实我们希望能够更多样化,才能够更完整地呈现当代文学的面孔。”程永新告诉记者,无论哪种写作,只要写得好,达到艺术标准,就都可以发表。坦白说,这些争议带来的客观效果也不错,但程永新表示,虽然《收获》并不回避争议,却不会主动策划争议性的话题,“文学相对比较边缘化,不是时尚杂志,不可能一个话题就把发行量拉上去,做策划效果未必好。”
(编辑:马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