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战争时期演出次数最多、观众人数最多的戏剧当属街头剧《放下你的鞭子》了。1931年先从上海演起,演遍大江南北三十多个省,后又演到台湾,演到南洋。1943年春天王莹等著名演员甚至成了美国白宫的座上宾,为罗斯福伉俪演出。在北平香山和汤山广场演出时每场都有万人观看。山东大学专门成立了《放下你的鞭子》演出队。上世纪40年代,先有徐悲鸿,后有司徒乔,为《放下你的鞭子》绘制了油画。它几乎成了中国抗战的标志,说它是抗战戏剧中经典之作当不为过。
可是,关于该剧的来历,却又众说不一了。有人说它是著名影界人士陈鲤庭和崔巍改编自田汉的独幕剧《媚娘》,这无疑是正确的。但“媚娘”又是何方神圣呢?
媚娘亦即现译的迷娘(Mignon),她是德国大文豪歌德(1749-1832)教育小说《威廉·麦斯特》中的人物。所谓教育小说主要描写主人公成长的烦恼与不断形成完美人格的心路,亦称发展小说。《威廉·麦斯特》又分为《威廉·麦斯特的学习年代》和《威廉·麦斯特的漫游年代》两部分。它描述富商之子威廉·麦斯特自幼喜欢文学和戏剧,厌恶小市民庸俗鄙陋的生活环境,企图通过戏剧活动来改造社会,以摆脱狭隘的生活圈子,走向自由的境界。父亲命他去讨债,他却加入一个流浪剧团。与剧团同在一处演出的还有一个杂技团。一日,威廉看到杂技团里的一个壮汉用鞭子无情抽打一个弱小的孩子,便向那男子扑去,大声怒喝:“放下你的鞭子,放开这孩子,要不我就和你拼了!”被威廉掐住喉咙的壮汉放开那孩子,这时敢怒而不敢言的围观群众也都走拢来痛骂那汉子。威廉用30个塔勒银币赎出了孩子,这孩子就是迷娘,她原本是一位意大利侯爵的弟弟在不知情的情况下与自己亲妹妹所生的孩子,从小便被人拐卖到德国。恢复自由后这位12岁的小姑娘便跟定了威廉·麦斯特。她对威廉极为感恩的同时,又怀有情人之情,父女之情。迷娘为威廉唱出了千古名曲《迷娘曲》。迷娘的故事出现在《威廉·麦斯特的学习年代》中的第四章,它深深感动了田汉,早在南国社时期他便奋笔疾书,写出了独幕剧《媚娘》。
我们知道,郭沫若、宗白华和田汉都是歌德的“粉丝”,三人曾围绕歌德写了大量信函。其通信集于1920年出版,名为《三叶集》。田汉在序言中暗暗祝祷,希冀在中国青年中掀起《三叶集》热,一如当年在德国青年中掀起(少年)维特(之烦恼)热。他曾和郭沫若在日本大宰府并肩站立,让人照相,那姿态使人想起德国魏玛歌德和席勒的铜像。郭沫若也确实以歌德自许,田汉则以席勒自况。将迷娘的故事引进中国来,也并非田汉一人。伍蠡甫(1900-1992)曾将《威廉·麦斯特的学习年代》译成中文(译名为《威廉的修业时代》),伍光建(1866-1943)、冯至等也先后翻译了《威廉·麦斯特》。《迷娘曲》优美绝伦,不知有多少人将其译成中文,又不知有多少人为其倾倒。套用严复对林纾翻译《茶花女》的赞语,真可谓“可怜一首《迷娘曲》,断尽支那荡子肠”。
中国剧作家受到启发,将杂耍汉子和迷娘变成父女两人,因日军烧杀而家破才出来卖艺。这既是天才的模仿,也是天才的创造。它将命运播弄的主题转换成承托家国命运的神奇,那么流畅,那么自然,像是天造地设一般。这里没有了千古绝唱《迷娘曲》,代之而起的是一首再也普通不过的民谣:“高粱叶子青又青,九月十八来了日本兵;先占火药库,后占北大营,烧杀掳掠真是凶,烧杀掳掠真是凶……”但它对我辈中国人来说,却是字字血泪,似有无法承受之重。难怪该剧演到哪里,哪里便会激起万众一心、同仇敌忾的抗日怒火。
[附录]
日耳曼学者、翻译家张玉书教授所译歌德之《迷娘曲》:
你可知道那个国家?那儿盛开着柠檬花,
阴暗的叶丛里,金色的香橙灿若云霞。
蓝天之上吹来一阵阵轻柔的和风,
桃金娘悄然而立,月桂树挺拔高耸。
你知道那个国家了吧?
去吧,到那儿去!
啊,我的情人,我要和你同去。
你可知道那幢房屋?屋顶架在廊柱之上,
厅堂里金碧辉煌,卧室里富丽堂皇,
大理石雕像耸立各处,向我凝望:
人家怎么欺侮你了,可怜的姑娘?
你知道那座房屋了吧?
去吧,到那儿去!
啊,我的保护人,我要和你同去!
你可知道那座高山和云间小道,
骡子在茫茫浓雾中把道路寻找,
山洞里栖息着古代凶龙的后裔,
山石崩落,巉岩上飞泉水流湍急,
你知道那座高山了吧?
去吧,到那儿去!
上路吧,啊父亲,让我们前去!
(实习编辑:马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