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文学》2008年12月号已印行。本期“文学访谈”专栏推出毕飞宇与胡殷红的访谈——《〈推拿〉的体温》,涉及毕飞宇近作《推拿》的创作过程,包括情节结构、人物塑造等细节的探讨,以及小说创作的整体性理解。中篇小说为戴舫的《鬼事三》,反映美国社会人际关系的复杂和多面性,构思巧妙,手法新颖。“理论与批评”专栏刊登《通往“底层”之路》,作者梁鸿通过对“底层写作”概念及批评倾向的反思,阐述了个人对“底层”以及“底层写作”的认知。短篇小说《十八节》,作者林宕对人物关系的拿捏到位,小说环境饱含江南民风特色。 林希的中篇小说《使徒》揭示时代变迁中人性的善恶对抗。短篇小说张怡微《婚债》,表达爱情、亲情、友情的关系以及微妙的情感起伏;万里容《三个婴孩》描写独特的生命体验和灵魂冲击;浦子《见风流泪》以乞丐的视角,讲述对人间世态的深刻感悟。 “视野”专栏刊登于是《爱尔兰线索:悬空的捷径》,以游记形式描述爱尔兰作家和当地文学现状。“当代诗人肖像”专栏推出著名诗人张曙光专辑以及他的诗学观。“新诗界”推出诗作——陈忠村的《短夜》和蒋雪峰的《梦境丛生的荒原》。 “人间走笔”专栏刊登《昆明印迹》,作者张昆华回忆滇池之畔的往昔风云。展示老一辈作家生平往事与记忆印痕的专栏“风华远去”,推出袁鹰的《菡萏香消,无悔有憾——菡子远行五年祭》。“旷野心路”专栏连载李兰妮《阅读别人的抑郁症——一个癌症抑郁症患者的精神档案(十二)》。
(实习编辑:范文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