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刘戈 马光远
刘戈(央视《今日观察》评论员):
逐步在全国范围内实行居住证制度——国务院文件释放的新信号,让户籍制度改革话题再度升温。
“暂住”变“居住”,一字之差,将会给亿万流动人口带来什么样的生活变化?全国推广新制度,如何能够对每一个人都做到管理和服务的平衡?下一步的户籍改革之路,我们应该如何去走?
以前的暂住证体现的是一种被管理的职能,居住证更多赋予的是一个公民的权利。虽然一字之差,内涵差别很大。用“居”替换原来的“暂”,让很多人看到希望。
从2008年开始,陆续有一些城市开始改变居住证的性质,就是由原来各个城市里吸引人才的人事部门办的证,变成暂住证的代替物。
现在看来,从入门的门槛和最后得到的权益来说,各个城市都不一样。比如说大连,门槛很低,只要你符合办暂住证的条件,基本上都可以办居住证,但居住证不做任何承诺。山西太原就表述得很清楚,五年以后只要没有犯罪记录,就可以得到太原市的户口。像广州、深圳以及很多地方,有一定门槛,享受各自不同的待遇。
各个城市走的路径不一样,这就需要中央和国务院确认居住证到底是什么,到底是暂住证的替代物,还是户籍改革通路道上过渡的产物。
现在,有一个改变不了的问题是,打工者子女还是得回到原籍考试。这样一来,高中阶段也就很难在居住的城市里读书,因为各地教材不一样,考题也不一样。现在又新增了保障性住房的问题,目前只有户籍人口才能享受。我们应该明确一点,尽管下一步要推行居住证制度,但是不能让居住证制度代替了户籍改革。
马光远(《今日观察》评论员):
全国推行居住证制度,不仅是第一次在国务院的文件里提出,我还关注到,这是在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工作里提出,也就是说,推行居住证制度本身,不仅仅是户籍制度改革的一部分,而且是有关经济结构本身的调整、发展模式的转型,特别是在今年我们面临很多瓶颈的情况下。
各地可按照自己的资源状况和经济发展水平,搞不同试点,但是,作为全国性的政策,就需要有统一标准。事实上,要在全国范围内推行居住证的举措本身说明,这就是给我们未来的户籍改革划出一张路线图。
其实,在居住证前面还有几个字,就是要放宽中小城市和小城镇的入户门槛,这意味着对于中小城市和小城镇而言,未来户籍改革的道路是一步到位。这张居住证在福利方面,应该更接近于户籍。
2003年,郑州曾经一度取消了户籍制度,当时一下子拥进15万人,城市不堪重负,最后被迫取消制度。所以,我们应该对整个户籍制度改革的难度和艰巨性,都有所考虑。
目前,最大的突破不在户籍本身,最难的是后面的福利问题,比如说养老统筹、教育公平、医疗一卡通等等。
户籍改革的终极目标,是让大家成为自由飞翔的鸟,可以在祖国大地上到处飞翔,而不是暂住。(据央视财经频道《今日观察》)
(编辑:罗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