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福建霞浦回来一个多月了,赵惠祥依然沉浸在这次摄影经历中。闲下来的时候,和三五好友聚在一起说的聊的探讨的依然是拍摄的话题。赵惠祥是河西区摄影家协会副主席,天津帽子王实业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中国新闻摄影学会会员,新华社签约摄影师。他的作品先后有200多幅在专业杂志和各种影展中刊登和展出。他爱摄影,爱到骨子里,他说“摄影是我唯一的爱好”。
赵惠祥是土生土长的天津人,少时就喜欢上照相拍片。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初,彩色胶卷刚出现不久,他微薄的工资便全花在了摄影上。一个胶卷便宜的也要十几块,为了节省开支,他到外省的胶片厂买回整盘的,自己分装;相纸论斤买,买的是人家厂里的边角料;到化工店买药品,自己配置显影、定影液;家里的被子做了暗袋……第一次参加摄影比赛,他得了个三等奖,赢得了一架东方120相机,珍藏至今。从此他对摄影的兴趣更浓了。1984年,赵惠祥在河西区参与组建了天津广角摄影学会。他为人谦和厚道,做事勤奋用心,不事张扬,坚持摄影创作30多年,逐渐形成了自己的创作风格和图像语言,在圈里小有名气,大家都亲切地称他“祥子”。
祥子的摄影作品风格和他的为人一样,朴实自然。20多年前的农历春节,祥子和摄影友人第一次去陕北榆林采风,下了火车,步行加上骑毛驴,用了15天才到榆林。晚上十点多到时,只有一个窑洞亮着昏黄的光,“我们推门进去,陕北人特别热情朴实,大晚上做吃的招待我们,转天还把我们送到小县城。”有了这次经历,祥子爱上了这片土地,对陕北有了特殊的感情。他说陕北人的淳朴吸引着他。从穷乡土路到如今的通衢大道,祥子一点点记录着陕北的变化。这些年,他利用春节九赴陕北,用镜头记录陕北的民情民风,记录黄土高原古老而浓郁的传统习俗,黄河故道、塞外古城、安塞腰鼓、陕北秧歌、踩高跷、跑旱船……黄土地的气息定格在祥子的作品中。说到最吸引他的,则是老窑洞,“现在年轻人越来越少,都搬出去了,住在里面的很多都是老年人。”于是,他一次次走上窑洞,寻找并留下记忆。摄影圈里的人对祥子的评价是民俗摄影视角独到,观察敏锐,善于捕捉风土人情,作品有感染力。
除了在陕北拍摄婚庆风俗、民间花会、百姓过大年等热闹的场景,祥子还拍摄了大量全国各地和本市的风光和民俗作品,内蒙古坝上、呼伦贝尔、南方沿海渔村,从北到南,积累了丰富的素材。平时工作很忙,但凡赶上节假日,他的时间全部留给了摄影。他历时一年,进行天津“路和桥”的创作,走遍了滨海新区和中心城区,其中一张《都市乐章》获得本市第十四届摄影艺术作品展金奖。“从天不亮出来选地方到天大亮,或者从天亮拍到天黑,一般都得大半天。”为了站在高处拍摄全貌,为了没有玻璃阻挡,他选择的都是在建的施工楼,要一阶一阶、一层一层爬楼梯。为了拍海河上的桥与风景,他曾从一座高层开始施工到竣工,上去若干次,有时在一个点位一待就几个小时,“就蹲在那儿守着,不是按一下快门草草了事,那样效果出不来。”他走进中国古老的村落—云南红河州哈尼族自治州弥勒县,拍摄原始古老的民族节日—彝族阿细人的“祭火节”,几百人赤裸着、舞动着,那是最原始的气息。他拍摄美丽中国、美丽河西,拍摄平安河西时,更是四进监狱,与犯人们一起吃饭……
经过几十年的创作实践,祥子的摄影艺术之路发生了变化,从一开始玩玩,到认真钻研,从单纯把景色留下来,到回避前人和自己重复的东西,另辟蹊径。几年前,祥子曾去过霞浦,这次重游故地再创作,他有了新的认知,于是,我们看到一幅幅水墨画—他采用黑白片的风格,呈现给大家不一样的霞浦。这就是祥子,醉心在摄影里。
最近,祥子又筹划着“十一”黄金周的摄影创作路线:从成都—都江堰—四姑娘山—巴郎雪山—贡嘎雪山,到“摄影家的天堂”—新都桥、红军懋功会师遗址等地进行创作。祥子说,就是因为爱好,与其他无关。(作者:陈致宏)
(编辑:刘颖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