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享受新技术的同时也面临科技升级后的各种新问题
中消协昨公布了14款普及型数码照相机比较试验结果,“柯达”和“富士”的相关被检测样品都位列“问题相机”名单之中。其中,柯达KODAK EasyShare M420样品被测出液晶取景范围超过实际拍摄画面范围2%。缩水2%意味着拍照时,取景框里看到一排人,在实际拍摄中最边上的那位很有可能会被“裁掉”一些。
照片呈现范围比取景范围缩水2%,普通消费者几乎无法察觉。而两大传统胶片巨头的数码相机有瑕疵更具几分玩味。摄影器材越来越多地依赖新技术。拍摄者在享受科技带来的方便的同时,也面临科技升级后的各种新问题。有趣的是,不少技术“瑕疵”反倒激发了摄影玩家的灵感,让人看到摄影艺术中技术升级无法取代的表达快感。
“所得非所见”并非新问题
“取景时看到的画面和最终得到的照片画面不一样,在‘120’相机流行的时代就是摄影爱好者议论的话题。”国家一级摄影师施锦伟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造成“所得”非“所见”的原因很多。取景框里看到的画面,不同的相机有不同的来源。“单反”相机通过一组镜子,将摄影镜头中的图像呈现在取景框中。一些“傻瓜机”和“卡片机”,则通过和摄影镜头平行的“取景窗口”呈现镜头中的景物。镜像在折射中可能造成误差,“取景窗口”则独立于镜头工作,因此取景和拍摄画面的范围很难做到100%一致。
记者在摄影论坛上发现,关于“所见所得”存在误差的话题,最为流行的说法是,中低端相机“所见”为“所得”的85%至90%;报价1.5万元以上的高端相机“所见所得”的一致程度能达到97%左右;只有针对广告摄影等对画面有极端要求的极品相机才能做到100%“所见即所得”。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为保证照片能反映出拍摄者看到的所有景物,相机厂商会把拍摄照片的最终表现范围设置得比取景框里看到的范围大,越低端的相机大得越多。此次公布的柯达相关样品的“BUG(瑕疵)”则相反,“所得”比“所见”缩水2%,消费者在取景框中看到的部分风景人物,会因为相机的瑕疵被挤出照片。
尽管普通消费者在摄影时不会对“所见所得”的一致有极高的要求,但是随着数码技术的引入,照相机的技术瑕疵成为玩家和“技术奇客”讨论的热点话题。传统相机遭遇的光学和机械问题,如今因为介质和载体的“数码化”,也“升级”成涉及色彩还原、数码变焦、储存速度,甚至计算机PS后期制作等多元技术话题。技术瑕疵也是摄影论坛里最活跃的关键词之一。
技术瑕疵成就摄影时尚
在初学者纠结于自己的相机是否存在“所见非所得”的技术瑕疵时,技术瑕疵却正在改变摄影的游戏规则。一些曾经的瑕疵还成了特殊的表现效果。
业内人士告诉记者,例如对比度高于自然状态时,照片上红的更红、绿的更绿,这种“失真”已经成为不少数码相机的“预设模式”之一,据说拍出来的人特别炯炯有神,景物特别鲜艳夺目。
在“80后”“90后”间流行的“LOMO态度”,更是直接用一款“瑕疵相机”命名。LOMO相机拍摄的照片只对某些颜色特别敏感,而且中间亮四周暗。这种在学院派眼中很不堪的效果,却被“非主流摄影人”誉为“随性自然”和“隧道效果”。LOMO相机的身价也因为“LOMO态度”而备受年轻人追捧,由30美元涨到200多美元。风靡全球的LOMO展,用马赛克般铺陈满墙的照片表现摄影者对技术和技巧的嘲笑。如果按照经典摄影教科书上的评判标准,LOMO照片要么人物出框、景物不全,要么对比过强、对焦不准,都是摄影学上的大忌。
“老相机的取景框里设计了细细的‘安全辅助线’,提醒摄影者近距离摄影时,安全辅助线外的东西取景时看得到其实拍不到。”记者在和施锦伟的对话中发现,这位和照相机打了30年交道的摄影师似乎很怀念纯手动的快门咔嚓声和看似“粗糙”的相机设计。与之相映成趣的是一位“90后”在LOMO论坛里的宣言:“这是个连记忆都数码化的年代,‘我’可以被无限地复制,也可以瞬间被清零。”
尽管表达方式大相径庭,他们却都认可摄影应该是真实和快乐的表达。2%的画面缩水是“科技依赖”的一个提醒:在技术瑕疵中苦中作乐的摄影,是否因为技术和技巧,也让幸福感缩水?
(编辑:邵钰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