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世界 - 文艺的力量
社会 文学 美术 音乐 影视 摄影 戏剧 舞蹈
北京文艺网
自媒体注册
北京文艺网自媒体发稿指南:
1、登录北京文艺网,点击北京文艺网会员注册,根据要求完成注册。
2、注册完成后用户名和密码登录北京文艺网。
3、登录后,请点击页面中功能菜单里的我要投稿,写下你要投稿的内容,后点击确定,完成投稿。
4、你的投稿完成后需要经过编辑审核才能显示在北京文艺网,审核时间需要一到两天,请耐心等待。

今天中国所有领域都有人在拍摄

2010-07-18 15:34:54来源:南方日报    作者:

   

  有人说过,摄影家的能力是把世界上稍纵即逝的事物转化为不朽的视觉图像,而这句话对于纪实摄影来说,尤其贴切而珍贵。纪实摄影是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的摄影家们,以坚定的毅力甚至是献身精神,深入人类的生存世界,真正了解并尊重被摄对象,不虚构、不粉饰、不夸张地再现真实的情景。纪实摄影的作品无论美丑,都反映了世界的真实;它们的作用,就在于用这些凝固的形象,记录一段历史,引起人们的关注和思考,为后世留下宝贵的历史财富。

  7月10日,著名艺术评论家、中山大学新闻传播学系主任杨小彦教授登上“岭南大讲坛·文化论坛”,讲述“中国印痕———纪实摄影三十年”,为我们阐述了他对中国纪实摄影的观察和思考。

  一个切片只要拍摄下来了,就是历史

  我们知道摄影是一种复制的结果,是通过负片再做正片出来,当然今天数码摄影是另外一回事。所以我们也可以把图像、摄影看成是一种印痕———印刷出来的痕迹。摄影是连续不断的生活过程中非常精彩的一些切片,它一瞬间把这个切片固定;某种意义上,一个切片只要拍摄下来了,就是历史,因为这个瞬间马上会被改变。摄影的切片,同时也成为历史,因为那个瞬间永远不存在了,这是一部图像的历史。

  从这个意义上来讲,摄影家迷恋影纹,迷恋映现在图像上的这些痕迹,而其实图像本身也是历史所留下来的痕迹。于是问题来了,这个痕迹本身是否真实?一般来说我们认为是真实的,可是一旦我们深入到摄影史,当我们了解了整个摄影的发展,或者缩短一点,只了解1949年以来的摄影的发展,我们会惊讶地发现,我们的摄影出现过巨大的空白。1949年到1976年,整个中国的摄影包括新闻摄影,愈演愈烈地走向了一种局面,就是都是摆拍,按照政策的要求进行摆拍。

  我随便举几个例子,你们就会知道这种空白达到何种惊人的程度。2008年的四川地震,有非常多记者在现场,我们今天可以有大量的图片、大量的视频材料以及大量的文字,来了解那场灾难危害的程度。但是我们今天几乎找不到非常震撼人心的1976年唐山大地震的图片,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唐山大地震就是一个历史的空白。

  1978年改革开放给我们带来一个全新的时代,邓小平时代可以说是一个逐步走向多元、逐步走向丰富的时代。也就是从那时候开始,摄影家用他们的照相机记录历史,留下非常奇特的历史痕迹,给我们这30年也留下了非常丰富的、令我们难以忘怀的历史瞬间,留下了非常多切片。

  今天中国几乎所有领域都有人在拍摄

  我一直强调图像是具有双重性的存在。一方面它是历史的记录,另外一方面是摄影家个人对历史的观感,它有个人立场的存在,它表达个人的认识。所以我们看图像的时候,其实我们看的是两种内容,一种内容是这个图像留下来的非常精彩的瞬间,是自然和社会发展中奇特的切片;但另一方面,这个切片是摄影家选择的,我们由此可以观测到或者了解到摄影家个人的立场、价值和观点,这两者密切合在一起就构成一部图像的历史。所以我们不能说图像的历史就是绝对客观的,但是也正因为这种包含着个人立场的图像摄影使影像焕发着一种情感的力量,感动着我们,才让我们对历史有着比普通观感更深刻的印象和认识。

  今天中国被拍摄、被记录的程度是令人惊讶的,几乎所有领域都有人在拍摄,都有人在关注,都有人在记录,这跟1976年以前的中国可以说形成强烈和鲜明的对比。我们今天寻找毛泽东时代的影像,非常困难,能找到的照片,都有虚假、摆拍的可能,都有过于强烈的政治色彩,过于强烈的为当时的政策服务的内容。但是这30年来,中国的摄影家,当然还包括纪录片的制作者,他们深入到中国的所有角落,从精神病院到囚犯、到吸毒者、到地下性产业的工作场地、到中产阶级,都有人在拍摄,都有一双眼睛在关注。[NextPage]

  今天,摄像机已经成为一个非常普遍的工具,今天摄影已经非常地简单,数码摄影使摄影的门槛变得非常低。但正因为这样,当我们拿起相机的时候,摄影就对我们进行了一场拷问,我们看到了什么?以及我们如何看待我们拍摄的对象?然后我们是以一种什么样的情感按下快门,为历史留下一份记录?尤其是今天我们生活在一个图像海洋的时代,图像信息泛滥到了不可思议的程度,摄影更加成为了一种追问,追问我们的责任,我们的立场,我们的情感,以及我们对历史的态度。

  摄影是让男人合法流浪的一个好理由

  你为什么热爱摄影?一定有一个动机,有的人热爱摄影是因为对图像迷恋,他对什么图像迷恋;有的人是对质感迷恋;比如说我迷恋摄影,不是我热爱摄影,我认为摄影是见证社会历史变化的一种非常奇特和有效的方式,我更多的时候是从社会和历史的角度去观看摄影,而很少从所谓的摄影内部,比如摄影审美、构图等等去观察摄影,因为我觉得摄影是一种证据,我关心的问题是图像真实。

  有人热爱摄影,纯粹是热爱玩那个器材,他看着器材就满足,很高兴。有的人专门拍风光,开着车,跑到深山大岭去,就是为了拍日出,冒着各种各样恶劣的自然环境,这也是一种爱好。有的人拍照是喜欢记录,有的人拍照是喜欢流浪。比如说我认为某种意义上流浪是男人一个比较强烈的爱好,而摄影为你的流浪提供了合法性;你一个人无所事事到处乱逛,但手里有个相机的话,那你就是一个摄影家。电影《廊桥遗梦》里面的男主人公,也是一个摄影家;如果我是剧作家,也会让他当摄影家,因为摄影家自然要流浪,流浪很合法。于是一个流浪的男性摄影家到处寻找新的爱情,和一个女人在家里守株待兔地等待奇特爱情的来临,是人类男女最普通又最强烈的梦想。所以这部书成了畅销书,成了畅销电影。

    (编辑:郭婧涵)


注:本网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凡本网转载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等文件资料,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

扫描浏览
北京文艺网手机版

扫描关注
北京文艺网官方微信

关于北京新独立电影 | 著作权声明 | 合作招商 | 广告服务 | 客服中心 | 招聘信息 | 联系我们 | 协作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