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文联昨天证实,此前因中国摄影金像奖参评照片涉嫌冒用他人作品而被取消获奖资格的桑玉柱,已被免去吉林省摄影家协会副秘书长职务。
本月11号,第八届中国摄影金像奖组委会召开专门会议,决定取消桑玉柱的获奖资格,组委会副主任夏潮表示,这个决定的依据是桑玉柱提交的4幅作品为“共同创作”而不是个人创作。
(组委会副主任夏潮)“经查,中国吉林省摄影家桑玉柱在申报参评中国摄影金像奖时,提交的参评作品中有4幅作品不符合申报规则。在组委会组织的调查中,桑玉柱书面陈述,这四幅作品,系分别与本省的摄影家孟铁、温波共同创作,孟、温两人均以书面方式陈述作品为共同创作,也否认桑使用作品为盗用或剽窃。经组委会慎重研究,决定取消桑获奖资格,收回获奖证书和奖杯,并通报其单位。”
自从人民日报高级编辑、中国新闻摄影学会学术部副主任许林在博客中曝出金像奖涉嫌造假的消息后,中国摄影家协会成立了调查组,派专人赴吉林省,先后在长春、延吉、安图等地约谈当事人。桑玉柱称,去长白山创作,靠独立完成不可能,因为大家都背摄影包上山,体力受不了。他们拿了一套相机,一个人拿三脚架,一个人拿相机,背吃的喝的,合作拍完之后,底片共享。桑玉柱说,2003年,他和温波一起上的山,当时他的相机镜头不合适,现场是温波拍的。
而另一位举报人郎琦指出,自己工作了50多年,没听说过摄影师不带相机就去摄影的。见到好的景色,抢都来不及!至于摄影师在拍照过程中互相帮助很正常,但有一点也很明确,那就是谁按动快门,照片就是谁的。中国摄影家协会经过调查后认为,任何所谓“共同创作”的摄影作品都是由多名摄影家的集体贡献所构成,但这类作品无法真实体现摄影家个体的创作水平及风格,不符合金像奖是中国摄影界“最高个人成就奖”的规定。
针对桑玉柱在被取消获奖资格后,提出“共同创作是潜规则”的说法,中国摄影家协会相关负责人表示不能认同,这名负责人指出,摄影是一项高度体现个人创作的艺术,法律上所认同的包括摄影作品在内的合作作品,与桑所说的“共同创作”截然不同。特别是他们约定拿这些“共同创作”的作品单独署名分别在不同的范围发表或参加比赛,更是不适当的。
而在吉林省摄影界,很多人谈起桑玉柱金像奖事件都感觉“不足为奇”,因为“冒名顶替”以前就发生过,桑玉柱2005年操办的一本摄影画册,就曾盗用吉林市摄影家李柔韧和李文学的摄影作品达21幅之多,当事双方还对簿法庭。
桑玉柱事件曝光后,有评论尖锐地指出,现在有些专业领域的国家级大奖,要不是靠着绯闻丑闻的人气,群众恐怕已认不得它们的真面目。有业内人士直言:“中国摄影界就是一个名利场,堪比中国足球界,只是还没有引入赌球机制。”中国摄影金像奖的头衔之所以如此诱人,是因为“有了成绩之后就可以在摄影界呼风唤雨,组织影展,搞比赛,最终目的还是揽钱。”
中国青年报图片总编辑贺延光披露,中摄协近年来到处挂名办展,光这一项就不知揽了多少钱,更有甚者,成了高官俱乐部,围着高官和有钱人转。各级官员拍了照片就举办大型展览,印刷精美的巨型画册,定价几百块钱的画册有人几十本几百本地购买,这后面的利益交换很多明眼人都心照不宣。此外,中摄协的春节联欢晚会入场券就达500元一张,入会条件不够理想,又想成为会员的话,只需交3000元在网上办个展览。
摄影评论家鲍昆发表博客《“金像门”,中国摄影官僚机制终结的前奏》。文章说:“中国摄影家协会是‘中国文联’体系架构中一个最怪胎的机构,它的‘官本位’和‘利本位’,理念上的大众化和实行上的‘精英’化,都使中国摄影家协会既不像一个群众社团也不像一个行业协会,但又希望两边通吃。”“这次‘金像门’只是中国摄影官僚体系多年来这种积重难返两难性的一个崩溃点。”
堂堂省级摄影家协会官员在被取消获奖资格后居然大言不惭地大谈“潜规则”,可见在权与利的漩涡中,一些所谓的奖项早已背离艺术的初衷。近年来,周老虎、藏羚羊和广场鸽等影像造假丑闻频现,从表面看,反映出一些人为追求名利,不择手段。从更深层次看,学术浮躁是根本原因。有网友编了一首诗送给时下的“摄影”艺术,顺便也将之前的丑闻收入其中,诗中说,正龙拍成老虎照,后台腰硬心不慌。偷梁换柱为出名,弄虚作假贪铜腥。评论指出,伴随着摄影、摄像技术的全面推进与普及,全民影像时代彻底解放了影像表达的话语自由,但这并不意味着可以放弃对艺术创作严肃性和纯粹性的维护与追求。
(编辑:李锦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