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展3-11岁人群新冠病毒疫苗接种,是构筑全人群免疫屏障的重要组成部分。3-11岁人群的疫苗接种工作,需要按照知情同意自愿的原则,积极稳妥推进。各相关部门要加强协调联动,建立异常反应医疗救治保障机制,接种点要有儿科急诊急救人员、儿童急救药品保障等。积极稳妥地推进3-11岁人群的新冠病毒疫苗接种工作,需要引导沟通,需要人文关怀,需要有温度的工作。
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10月30日召开新闻发布会,国家卫健委疾控局副局长吴良有表示,将积极引导3岁至11岁适龄无禁忌人群“应接尽接”,力争12月底前完成该年龄段全程接种。截至10月29日,全国累计报告接种新冠病毒疫苗22.62亿剂次,完成全程接种的人数为10.70亿人。目前,我国已将新冠疫苗接种目标人群由12岁以上调整为3岁以上。
近期,包括北京市在内,全国多地启动了3-11岁人群的新冠病毒疫苗接种工作。门头沟区教育系统按照“应接尽接”原则,在本市率先启动相关人群疫苗接种。大兴区教育系统在部分镇域先行先试开展这项工作,海淀区在校小学生、在园幼儿(满三岁)将于11月1日启动疫苗接种工作。迅速启动低龄在校(园)学生新冠病毒疫苗接种工作,有利于进一步筑牢免疫屏障,提升北京和全国疫情防控水平。
对于全面启动3-11岁人群新冠病毒疫苗接种工作,一些家长认为非常及时,也有部分家长有所顾虑。事实上,现阶段获批可用在3-11岁儿童群体接种的几款新冠病毒灭活疫苗安全性良好。前期我国已经为12岁以上的人员接种了新冠病毒疫苗,并在此基础上,加快了新冠病毒疫苗在3-11岁人群中使用的相关研究。临床试验显示,3-11岁儿童接种新冠病毒疫苗与其他人群一样,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和免疫原性,也就是说,儿童接种新冠病毒疫苗是安全、有效的。
接种新冠病毒疫苗是预防新冠病毒感染最有效的手段,尤其是预防重症的效果非常明显。有人认为,之前数据显示确诊儿童发展为重症的病例比较少,因此质疑儿童接种新冠疫苗的必要性。事实上,随着疫情不断发展以及德尔塔变异株肆虐,过去的认知需要改变。疫情暴发初期儿童发病率比较低,然而随着疫情的传播和流行,在一些国家可以看到,目前儿童发病水平已接近去年年底成人发病水平。而且从国外疫情发展看,确诊儿童中新冠重症及死亡时有发生,在有的国家已超过了流感流行水平。
开展3-11岁人群新冠病毒疫苗接种,是构筑全人群免疫屏障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幼儿园人口密集,易造成传染病局部传播流行。今年9月份福建莆田发生的疫情中,14周岁及以下的学生病例占总确诊病例的四成多,这就表明学校已成为疫情防控的薄弱环节。接种疫苗建立群体免疫,就是要通过群体免疫实现降低或者阻断疾病的流行。儿童是人群的重要组成,接种疫苗有其必要性,开展3-11岁人群疫苗接种是阻断新冠病毒传播的重要措施。
岁人群的疫苗接种工作,需要按照知情同意自愿的原则,积极稳妥推进。家长在儿童接种新冠疫苗之前要了解疫苗知识、接种流程。在现场要如实提供自己孩子目前的健康状况和过去既往接种的禁忌证,让接种医生做判断。特别需要强调的是,因为3-11岁儿童是预防接种的主要人群,相关过程中可能还会接种其他免疫规划疫苗或者非免疫规划疫苗,一定要落实好新冠疫苗与其他疫苗间隔14天以上这一规定要求。
确保接种学生安全,是推进低龄人群“应接尽接”工作的前提。有关方面要加强与受种者和监护人的沟通,配合做好接种前准备、接种中照料、接种后观察、不良反应及时报告等工作,做到适龄人群监护人告知全覆盖。各相关部门要加强协调联动,建立异常反应医疗救治保障机制,接种点要有儿科急诊急救人员、儿童急救药品保障等。积极稳妥地推进3-11岁人群的新冠病毒疫苗接种工作,需要引导沟通,需要人文关怀,需要有温度的工作。
(编辑:夏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