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废墟主义:关键词】】
杨小滨
【坏】只要有人在,就有坏。人在世界上创建的同时也乱弄了世界。后废墟主义的视景是被弄乱、弄坏的世界角落。
【后抽象艺术】让街巷里或工地上无意中存在的康定斯基、米罗、波洛克、塔比埃斯、罗斯科显形。
【抽象/具象】不管是蒙德里安的抽象方块和线条,还是梵谷的具象向日葵或星空,说到底,都是物质的颜料。后抽象艺术,面对的其实也是具体的墙面、门面、围篱上所留下的具体的刮痕、油漆、粉刷……或天晓得什么东西——但正是这些物质性的存在构成了对象。客观物质不是主观意念。不过,正是具体的物质,显现出抽象的容貌。
【踪迹】踪迹一词来自德希达的概念trace。踪迹:掩盖不住的历史。历史总是从不经意的地方剥落出来。
【涂抹】涂抹来自德希达另一个概念usure。涂抹:对历史的删改。被删改的历史不经意地露出更多印迹。历史总是一种在擦拭、涂抹的过程中显现出另样的图景。无独有偶,拉冈也创造了lituraterre(搵学)一词来开拓出擦拭的空间。
【命名(后废墟)】废墟是现实世界的坏。坏了之后的现实世界,便是现代艺术最常见的主题。班雅明的天使目睹了历史废墟上积聚的碎片残屑被救赎的风暴卷上天空。
【命名(后伤口)】伤口是肉体的坏。坏了之后的肉体,便成为现代艺术意义上的肉体。
【命名(主义)】为什么社会可以主义?为什么共产可以主义?为什么资本可以主义?为什么帝国可以主义?为什么现代可以主义?为什么现实可以主义?为什么象征可以主义?为什么殖民可以主义?主义的泛滥是二十世纪以来政治与文化的异象。那么,就让它更加泛滥吧。多谈点主义,直到谈滥。
【命名(语气词、象声词)】我们的哀叹(唉),我们的喘息(吁),我们的惊讶(呀),我们的哭泣(呜),我们的痴狂(嗷),我们的不屑(呸),我们的疑惑(咦),我们的无奈(呃),我们的手势(啪、嗒),我们的唇舌(噗、哧)……所有这些关乎我们情
感和肉体的,不是更值得一种主义的理念去张扬吗?
【随意】不摄取有意的艺术行为。只有不经意的、随机留下的痕迹才是对象。
【无风格】但残破也可以是一种风格。上帝有风格吗?上帝创造的猴子和鱼和孔雀,能是同一种风格吗?(或,作为上帝的造物,有机体也可以是一种风格?)
【游戏】没有目的,也可以说是一种无意义的玩耍。马克思的理想在这里终于实现了:劳动不再是生产,而是……。
【懒艺术(或拾荒)】既然已经有人把它做好又弃置了,我又何必在画布上费劲呢?摄取不是窃取,只是拾荒。
【主体】谁是后废墟主义的主体?假如欲望主体执行的是他者的欲望(拉冈),主体性也就意味着对他者欲望形态的完成。如果说有其笔墨气韵,那正烙印了他者的身体欲望表达。
【业余】业余的设备和技法与拍摄物件的废弃感、随意感是相应的。正如业余的布什亚(法国哲学家)用相机揭示了物质世界的抽象意味。拍摄意义上的业余体现出美学意义上的专业。
【日常】不崇尚日常。而是攫取日常视像语言元素里所潜在的前卫性。从根本上是反日常的,因为日常掩盖了生活的奇异/歧义。从这个意义上,后废墟主义的行为是一种「去蔽」(aletheia)。
【底层(群众艺术?)】不具备道德感。不替底层发声。只是常常将底层、草根的行为结果作为艺术保留下来:工地民工的涂料,修车匠的喷漆,清洁人员的粉刷,流浪少年的凿孔、搬运工的撞击……。
【听觉】你甚至可以听见在铁门表面被刮擦的刺耳声,或者水泥溅上围篱时发出的哗啦啦巨响,或者夜半时分墙面上的彩色广告被胡乱撕下的窸窣声。
【现成品(非原创)】杜象让我们可以把一切现实中死去的变成艺术中鲜活的。后废墟主义意味着摄取或抓取,抓取现实中「有意味的形式」。
【(废品)】(劳申伯有一天非常生气,因为他工作室里的一件作品被清洁工当作废品扔进了垃圾桶。)反之,废品的艺术性不言而喻。
【新与旧,美与丑】(当人们纷纷注目美仑美奂的大厦时,在我的视景框架里是工地围篱上锈蚀的凹槽、尖锐的刮擦、胡乱的刷痕、溅起的水泥屑、剥落的油漆……。)
叭主义1590395/ Blabbism1590395摄影61X76cm2014
台北八德路附近(墙面)
叭主义1590395/ Blabbism1590395摄影61X76cm2014
台北八德路附近(墙面)
【历史感】后废墟主义的视像凝结了一段历史:你也许不知道它在何时形成,是谁留下的痕迹,以何种方式弄坏成这样;但你隐约可以感受到它形成(甚至不断、连续形成)的历史,它从好到坏(而不是从无到有)的变迁。因此,这是一种苍老的艺术,它不是记叙世界的毁灭,而是记叙世界的败落。斑驳不只是神的手画出的。人也无时不在画出各种斑驳。
展场布置
展场布置
展场布置
(编辑:安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