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授权转载自公众号:艺非凡(ID:efifan)
被统一的店铺招牌
你发现了吗?在中国,很多城市都有这样一条街道:所有店铺招牌都是统一底色、统一尺寸,统一字体、统一字号。
明明是最流行的“极简风”,却让网友们哭笑不得:这下好了,真是逛街如上坟,购物如奔丧。
从前走过街道,感受到一片灵魂;现在走过街道,感受到一片灵牌。
许多小城镇的商业街,招牌杂乱无序、老化破损,容易影响楼上居民的起居生活,也有损坏掉落砸伤行人的风险。为了节约成本也不讲究美感,反而形成牛皮癣遍布的视觉污染。
所以整改有什么错呢?错就错在“统一”。
设计师先哭为敬:都统一了咱还设计啥?
消费者懵了:晚上看不清字的时候,想买牙刷结果错进眼镜店…
店家心里苦:只补贴了底板,字还是要老板自己买单,再说真的解决安全隐患了吗?
其实城市管理者也做了充分的理论准备。
麻省理工的凯文林奇教授写了《城市意象》:“城市的边界、区域、节点、标志物的不同色彩和尺度,让人们对城市有不同的第一印象。”
芦原信义在《街道的美学》里说:“提升街道美观的方法就是减少街道轮廓线,而招牌的尺寸、杂乱的空调机摆放位置都会影响轮廓线,影响街道美观。”
我们把招牌统一了,不就美得整整齐齐了嘛。可惜,整齐倒是整齐,但是丑得整整齐齐。
招牌自古就是商铺形象的灵魂。
早在东周时期,就有了招幌的原型酒旗。慢慢地,旗子有了字,变了形状 ,丰富了模样,品牌才逐渐出现。
北宋的《清明上河图》,还画过立体灯箱招牌,古老商人的智慧,让日本、韩国争相模仿,现在依然被保留使用。
欧洲最早的招牌,是用来代替门牌号的,当时的人们问路要问:去绵羊招牌怎么走?去黑猫招牌怎么走?若是统一成黑底白字,实在太容易迷路。
在同一历史时期欧洲的店招喜用金银铜铁,中国的店招喜用木竹麻布,是工业化进程和文化审美不同的结果。
看到喜高尼的鸟形招牌,我们会联想到法国小镇;看到全聚德华丽的门面,满满的都是中国风。不同的文明和特色,全在一块小小的招牌里。
商铺作为城市最小的细胞,承载着城市的历史和文化。店招则是商铺的灵魂,没有个性,何来活力。
上海南京路
巴黎红磨坊的风车招牌过于招摇,反而让周边商铺效仿贴近,突出了靓丽又和谐的整体视觉效果。这是内在城市性格驱动出来的,一刀切之后,城市再难有美的故事。
拉斯维加斯的霓虹招牌,催生了波普艺术。
东亚的霓虹招牌,让人们理解了“赛博朋克”之美。
如果全部换成黑底白字,一式一样的招牌,是在绑架审美和消抹艺术。
香港的场景多次被好莱坞采用,正是因为那拥挤不堪、密密麻麻的招牌里,有一个鲜活生动的中国。招牌这么多这么杂,却让人看见不同个性的交融之美。这份精彩,这份热闹,才是城市让人心头一热的烟火气啊。
澳门随便一条老街,商店们用各自的招牌,组成了一幅和谐的绘卷。
美,一定要统一吗?
日本的街头,繁华且有未来感。正是一块块形形色色的招牌,为无数摄影师和画手增添了灵感。
不是放任自由,日本早在1949年就颁布了《屋外广告物法》。但他们没有简单地用“给人以美的享受”这样模糊的描述,而是详细地为招牌限制位置、尺寸、形状和色彩。
指标越模糊,执行者发挥空间越大。本来是我想开个小店,种上喜欢的绿植,招牌里全是自己的个性和热爱。
现在是我开了个小店,绿植不准晒到太阳,招牌里全是本市管理者的审美。
京都在2007年修订招牌制定条例,花了7年调研,综合商家意见,2014年才正式发布。一旦发布便严格执行,麦当劳进驻京都的时候,也必须按照当地的规范,把原本鲜亮的红色调暗。
台湾的士东菜市场,告诉我们提升城市形象,何必用“统一”呢,尽管用设计啊:配色辣眼睛,就改装成和蔬菜一致的原木配色。
格调不够高,就把小麦当鲜花卖。
再脏乱差的地方,都可以用设计和审美拯救。但前提是,从店铺本身的性格和特色出发。
招牌本就该争奇斗艳,来吸引消费者,激发购买欲,这也是审美进步道路上,必要的竞争。
一件好看的衣服是美,几十件一样的好看衣服,就成了尴尬的撞衫。一张大眼高鼻锥子脸是美,几十张一样的美女脸蛋,就成了令人反感的“网红脸”。
秩序才产生美,“一刀切”的统一只会产生死板。无论是人、店铺,或者城市,失去了个性,也就失去了灵魂。
罗素在《西方哲学史》中说过,“参差百态,乃是幸福本源。”
我们应该停下“统一店招”的脚步,别再变成世界眼中,美学意识未开化的国度。毕竟,我们的店招审美,千年前就已领先世界。
资料源自:凤凰weekly、好奇心日报、TOPYS
(编辑:王怡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