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纪念中央美术学院百年校庆,由中央美术学院主办,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组织策划的“意义的回归——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教师进行时”展览,将于10月12日下午在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3B展厅拉开帷幕。将展出油画系在任的22位教师共四十余件(组)近期代表作品。
油画在近现代中国具有特殊的地位。在上世纪初叶,当徐悲鸿一辈留学生去欧洲求学的时候,他们笃定了欧洲绘画(以油画为主)是改良中国画的一种借鉴,因此有了他们将欧洲绘画体系引进中国、从而开启中国的现代美术教育的历史。
蔡昊坤《往事》30x40cm 布面油画,2016
“绘画在当下还有没有意义?有什么样的意义?如何呈现?绘画如果有意义,它是怎样生成的?生成在哪里?”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主任、展览策展顾问马璐希望展览能够回应这些问题,使绘画的意义在今天的社会重新回归。
孙逊《去旅行》布面丙烯 220x180cm 2018年
中央美术学院自其前身国立北平艺专成立之时,即是这一现代美术教育的开创者和践行者,为中国的现代绘画带来广泛而持久的影响。迄今,中央美院的油画教学与创作都是中国的一面旗帜,在各个时期,皆产生历史性的影响和示范效果。1949年之后,中央美院的绘画教学体系则成为其他院校学习与参照的范本,带动了整体的绘画研究、教学与创作。在1950年代、60年代,中央美院执教的教师创作了大量经典作品。这一时期以写实绘画为主、以塑造中国社会新面貌、新姿态为诉求、以油画为主要媒介。
曹轶,黑森林No.3,149x198cm,纸本丙烯,2018
20世纪80年代,中国改革开放,中央美院的美术教育迎来了新的时代潮流。油画系的教学、创作又再次链接国际,借鉴与融合并举,研究与创造同步,不仅完善了绘画语言体系的教学,而且更加广泛地汲取现代主义绘画的精华,形成了央美油画系的教学与创作特色,既施惠于莘莘学子,又带动当代中国绘画的变革。本次的油画系现任二十二位教师的展览,展示了央美的绘画教学转型,显示了他们作为集体力量对于油画绘画的信念和坚守。
胡建成,放大现实 200x85cm 2015-17年
贾涤非,蓝色的罐子A BLUE JUG 木板布底油彩 Oil painting on wood-backed canvas 30×30cm 2015
此次油画系的展览,虽然规模不是大型展,但足以呈现完整的油画语言的谱系。22位教师是中国从事美术教育与创作的千千万教师的缩影,这里看到的作品其背后的语境是中国开放四十年来的艺术变局,这些作品的创作都与这个中国语境有着诸多关联和互动。
康蕾,《小径分岔的花园》200××140cm×5 综合材料 2017
林笑初,《漂浮的想像》布面油画,180cmX86cm,2013年
继上个世纪90年代中期油画系在国内举办集体展已经过去20余年,此次展览以“意义的回归”为主题,含义直接指向当前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教师的创作现状和思考,研究油画作为绘画的当下性意义。
刘刚,8897102, 200x110cm, 综合材料, 2017
刘商英,《胡杨与沙109号》布面油画 240X480cm 2017
此次展览并不以工作室为单位进行分区展示各位老师的作品。42件(组)作品在语言的表达上也与观念化、政治化、符号化、商业化的绘画不同。
刘小东,Gert 走了。Gert is gone. 300x400cm,布面油画,2018
陆亮,记忆场—空白的青春, 286x602cm, 布面油画, 2016-2017
马佳伟,夜话:等待,200x200cm,布面油画,2018
马璐,“冰之浪” 2015年 180cm×210cm 综合技法
夏理斌《天·使》综合材料160x200cm 2008年
王少伦,《出路》200x300cm,布面油画,2011
展览将持续到11月4日。
(文中图片由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提供。)
(编辑:杨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