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世界 - 文艺的力量
社会 文学 美术 音乐 影视 摄影 戏剧 舞蹈
北京文艺网
自媒体注册
北京文艺网自媒体发稿指南:
1、登录北京文艺网,点击北京文艺网会员注册,根据要求完成注册。
2、注册完成后用户名和密码登录北京文艺网。
3、登录后,请点击页面中功能菜单里的我要投稿,写下你要投稿的内容,后点击确定,完成投稿。
4、你的投稿完成后需要经过编辑审核才能显示在北京文艺网,审核时间需要一到两天,请耐心等待。

上海当代艺术馆13周年,“众妙之门”展比尔·维奥拉等作品

2018-09-27 10:08:43来源:澎湃新闻    作者:钱雪儿

   
9月26日,位于上海人民广场的上海当代艺术馆(MoCA)迎来13周年馆庆,结合馆庆的联展“众妙之门”(Mind Temple)也于当天开幕。

  9月26日,位于上海人民广场的上海当代艺术馆(MoCA)迎来13周年馆庆,结合馆庆的联展“众妙之门”(Mind Temple)也于当天开幕,展出了比尔·维奥拉(Bill Viola)、严培明在内的20位中外艺术家的不同作品,涵盖人工智能、宗教体验等话题。


image.png
展览现场


  “无论是西方还是东方,古时的庙宇是承载宗教的结构,人们叫它‘圣殿’,而在这个展览中,我们想要思考的是,今天的‘圣殿’是什么。”展览开幕前的新闻发布会上,上海当代艺术馆执行馆长、此次展览策展人孙文倩说道。对于这样一个13周年的馆庆展,孙文倩想要探讨当下的人们对于生命、心灵、未来的发问和理解。她为展览引入了“宗教”的概念,但是“庙宇”不再局限于建筑结构本身,而是一个精神世界。“所以,我不想用‘庙宇’这个词去固化人们的理解,而是转用‘玄妙’的‘妙’去打开所有的探索和对话。”孙文倩解释了展览名称“众妙之门”(Mind Temple)的由来。


1.jpeg
 嘎德,《红太阳 Red Sun》,2018,“众妙之门”展览现场,上海当代艺术馆


  展厅的一楼,一幅巨大的《红太阳》悬挂在墙壁上,和驻足的观众形成对比。这幅作品来自中国西藏艺术家嘎德,他将各种材质与颜色的佛珠缝制在黑色的手工牦牛绒布上。“佛珠与藏人的信仰相联。牦牛绒布与藏人的日常生活关联。”噶德说道。而在这幅作品中,佛珠不再作为精神媒介,而更接近于物质世界。“我想要提出的问题是,在如今这个时代,我们如何面对自己动荡的内心。”


1.jpg
Oliviero Rainaldi,《人类的洗礼 Human Baptisms》,“众妙之门”展览现场,上海当代艺术馆


  在《红太阳》的另一边,意大利艺术家奥立仁(Oliviero Rainaldi)的作品似乎不那么显眼,线性的人物雕塑孤独地向上生长着,似乎在低声诉说些什么。奥立仁的个人背景颇有意思,他在罗马上过三年神学课程,曾经差点成为一名神父,后来,他为教堂制作礼仪用品,与此同时,他的雕塑作品在世界各地的博物馆展出。展览发布会结束后,奥立仁一边抽着自己刚卷的烟,一边回答了“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记者的问题。被问到为教堂制作用品与在博物馆展出作品有什么不同,奥立仁表示,教堂有自己的礼仪和规则,你必须依照它们来行事,而在博物馆里则自由得多。至于艺术和宗教对他而言具有怎样的关系,这位差点成为神父的艺术家似乎有些“答非所问”,“在我创作之前,我会设置一个框架,如果最终的作品达到了我的设想,体现了我的灵感,我就会觉得那是好作品。”


1.jpg
石至莹,《圆光 Halo》,“众妙之门”展览现场,上海当代艺术馆


  沿着一楼展厅的坡道走向二楼,便来到艺术家石至莹的作品面前。这件名为《圆光》的作品由一组不同大小的菲涅尔透镜组成,圆形的透镜依据一定的方位秩序组合。“作品中的方位来自一张曼荼罗上佛像的方位图,但内容从绘画换成了圆形的透镜。”展览现场,石至莹向“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记者描述了她作品的灵感来源。“透镜其实是二维的,但因为光的折射,呈现出三维凸透镜的效果。由此我想表达的是,眼见不一定为实,真假并不确定,这使我去反省我们已有的认知。”


1.jpg
严培明,《我的母亲 My Mother》,“众妙之门”展览现场,上海当代艺术馆


  无论是噶德、奥立仁还是石至莹,他们的作品最终都回到了关于“人”的议题上。在展厅中,奥立仁的作品和中国艺术家严培明的作品《我的母亲》相对,形成一种对话:前者描绘孤独,后者表达思念。或许对于奥立仁来说,所谓的“作品体现灵感”恰恰是对于艺术和宗教关系的一种回应:对于“宗教”的体验和理解融入了他们的思想,最终外化成作品。


  “从一开始,我就确定,我们并不是要做一个‘泛宗教’的展览,虽然它集合了许多宗教的元素,”孙文倩告诉“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展览所围绕的是“人自己的存在和存在物之间的对话”,“我希望我们能够回到自己本身,即作为人,我们怎么去应对已有的世界和未知的新世界。”


  如今,这个“未知的新世界”已经“侵入”了我们的生活,比如人工智能,这也是展览除了“宗教体验”之外的一大重要主题。在“众妙之门”的展览现场,记者看到了“孜孜不倦”学习书法的机器人,以及分布在展厅各处的人工智能导览员,无论你是否喜欢和接受,它们都以难以忽视的“存在感”成为你观展体验的一部分。


1.jpg
展览现场会跳舞的机器人导览员


  “人工智能以大量的学习做到精准,或者接近精准,但是它和艺术家的‘手’依然是不同的,因为艺术家的创作有灵魂。”孙文倩说道。虽然人工智能或许永远无法成为艺术家,但是在她看来,这种艺术与科技的对话是必要的,“艺术的能量也可能对科技有帮助,它可能会打开科学家新的思考,而这些新的思考又会影响生活的方方面面。”


1.jpg
Bill Viola,《归来 The Return》,2007,“众妙之门”展览现场,上海当代艺术馆


  在二楼展厅的尽头,美国艺术家比尔·维奥拉(Bill Viola)的影像作品《归来》在狭小空间的一片黑暗里展开。一个女子从黑暗中走来,她的身体和红色长裙慢慢浮现,又渐渐归于黑暗。根据介绍,这件作品反映人的内心随时间推移而发生的蜕变,或许这个漫长的过程也是对展览的一个注解。


  展览“众妙之门”(Mind Temple)将持续至2019年1月3日。


  (编辑:杨晶)


注:本网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凡本网转载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等文件资料,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

扫描浏览
北京文艺网手机版

扫描关注
北京文艺网官方微信

关于北京新独立电影 | 著作权声明 | 合作招商 | 广告服务 | 客服中心 | 招聘信息 | 联系我们 | 协作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