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世界 - 文艺的力量
社会 文学 美术 音乐 影视 摄影 戏剧 舞蹈
北京文艺网
自媒体注册
北京文艺网自媒体发稿指南:
1、登录北京文艺网,点击北京文艺网会员注册,根据要求完成注册。
2、注册完成后用户名和密码登录北京文艺网。
3、登录后,请点击页面中功能菜单里的我要投稿,写下你要投稿的内容,后点击确定,完成投稿。
4、你的投稿完成后需要经过编辑审核才能显示在北京文艺网,审核时间需要一到两天,请耐心等待。

日本的建筑与“建筑的日本”

2018-09-14 09:16:19来源:北京青年报    作者:杨欣欣

   
“纵观全球,日本的传统建筑呈现了一种非同寻常的面貌。它的基因深入到了日本明治时代以后的近代建筑以及战后的现代建筑。





  “纵观全球,日本的传统建筑呈现了一种非同寻常的面貌。它的基因深入到了日本明治时代以后的近代建筑以及战后的现代建筑。它受到了20世纪世界建筑理念——诸如现代设计的观念、现代主义、理性主义、功能主义和国际主义风格——怎样的影响?反之它又是如何影响世界的呢?”藤森照信提出了一个很难解释的问题,也提示我们,在日本的传统、世界20世纪建筑和日本现代主义三者的背后,无疑隐藏着一个共同的特质。这一特质需要建筑史学家和理论家关注和思考,也恰恰是 “建筑的日本展:传承的谱系”展览所要探讨并试图揭示的问题。


  今年,一场名为“建筑的日本展:传承的谱系”的展览在位于东京六本木新城森大厦第53层的森美术馆展出。展览共展示了和100个建筑项目相关的近400件展品,并以九大内容板块展开叙事。九部分内容分别为:木的可能性、超越美学、宁静的根基、作为工艺的建筑、连接的空间、混合的建筑、群居的形式、发现日本和与自然共生。九个板块的标题在展览的序厅部分以十分鲜明的“姿态”展示在观众面前,直接而清晰。同时,与它们相呼应的题解也以同样显眼的方式出现在了相应的展示区域的展墙顶部。展览的视觉系统令人耳目一新。


  展览中珍贵的建筑手稿、书籍、设计和施工图纸、精细建筑模型、等比例制作的千利休-待庵模型、探讨从古至今“尺度”如何为人服务的多媒体装置、让观众亲自动手体验建造房屋乐趣的互动软件,以及既是不可多得的展品又是可供观众休息的馆藏现代主义家具等等,处处体现着流淌在日本建筑血脉里的美学传统、工匠精神及其在现代主义浪潮中的融合、坚守和在当下的创造性。回应了本次展览的监修藤森照信教授的观点——日本传统建筑的遗传因子,空间(平面)的连续性(流动性)的美和轴组构造的美这两个方面与世界的现代主义的诞生和发展有着深入的相互关系。理所当然的是,日本近现代的建筑师处在世界的潮流之中,他们的卓越成果影响至今。他提出:“丹下健三的到来为当代日本建筑跃于世界建筑实践的前沿提供了契机。这很可能要归功于日本的传统建筑,无论人们是否能够意识到这一点,这样的精神同样流淌在日本建筑的血液里,存在于他们的空间感里,通过使用木结构的柱子和墙体以及内外的分隔等体现出来。本次展览通过以建筑为主导,并展示出这种上面提到的范例来强调传统与现代之间的隐形联系。”


  值得一提的是,从展览本身而言,它作为一个“作品”与其所展示的“建筑作品”一脉相承,让人感受到了人本亦看到了人文。展览的空间和视觉系统的设计深入展览细节,充分体现了展览的专业性和国际性,也对展览内容进行了优先级别的软性区隔,为不同建筑素养的观者提供了最优的选择。森美术馆的展览设计师与青年建筑师川胜真一、工藤桃子、元木大辅以及平面设计师桥诘宗和饭田将平合作,提出了一种全新的展览设计方法——展览将5.5米的展墙分成了三个不同的层次:距离地面超过3米的顶部为“远景”区域用于展示大型的图像,包含影像、照片和文字;中间部分为从1米到3米的“中景视图”区域,展览素材在该区域形成核心显示;距离地面1米以下的部分(“特写视图”区域)主要提供展品的详细信息,如建筑的规划和评论。这样的展示结构为观看者提供了更多元和友好的选择,观众可以选择和他们的理解能力及趣味相匹配的详略程度的展览信息。


  建筑为人服务,展览亦应为人服务。作为一个专门和专业程度很高的展览,“建筑的日本展”在努力实现对建筑的专业人士和非专业人士同等的开放和包容。即使是外行也可以通过30分钟的观看对日本的建筑形成最基本的认识;对日本建筑感兴趣的观众花三个小时仍然意犹未尽;而对专业人士而言,三天时间应该也还不够。但不论是专业人士还是非专业人士,人人都离不开建筑,而这个展览至少让每一个生活在建筑中的人都对建筑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正如建筑师田根刚则所说:“这个展览很好,对非建筑专业的人士而言这个建筑展很有意思。它能让人们明白从过去到现在,建筑是如何被建造的。”著名日本建筑设计师伊东丰雄评价道:“迄今为止,我还没有见过这样的展览。这个展览不仅提供了多元的观察建筑的角度,还促使我不得不思考了很多。”建筑师猪熊纯评价说:“听说有400件展品,我在想,需要多久才能看完呢?走马观花式地看的话,也要30分钟左右才能看出展览的大体结构,所以,我觉得这个展览真的很厉害。”这也就不难理解,展览于2018年4月25日开幕,截至8月17日,参观人次就超过了40万,并有望在9月17日展览结束之前实现50万的突破。


  策展人之一、森美术馆的建筑和设计项目经理前田尚武特别指出,展览本身、展览画册和教育项目三方面产生了协同效应。展览画册不仅记录了整个展览的内容,还通过汇集专业的讨论和评论丰富了展览。面向不同人群(专业人士、专业相关的教师、学生、儿童等)的专题讨论会、导览项目和工作坊等形成了丰富的教育项目,为观众创造了分享和讨论的机会。他说:“好的建筑并不是简单地由建筑设计师和建造师依靠他们的专门的智慧和技术来实现。从小的居所到大型的再开发项目都需要以人们的意愿作为流动的基础,并在文明化进程中达到高潮。建筑必须被视为教会我们思考关于社区和环境问题的一般教育。当我们的都市持续地进行新陈代谢之时,这些富有知识性和多元视角和观点的展览成为我们思考的最佳场所。”


  (编辑:杨晶)


注:本网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凡本网转载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等文件资料,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

扫描浏览
北京文艺网手机版

扫描关注
北京文艺网官方微信

关于北京新独立电影 | 著作权声明 | 合作招商 | 广告服务 | 客服中心 | 招聘信息 | 联系我们 | 协作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