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佳士得30日宣布,经拍卖公司鉴定,由日本收藏家向其提供的一幅作品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轼的水墨纸本手卷《木石图》(亦称《枯木怪石》图)真迹。新华社报道称,该作品将领衔香港佳士得2018年秋季拍卖,预计成交价格将超过4亿港币。
不过,事实上,这一画作无论是米跋还是画迹本身,都备受质疑。有知名博物馆书画鉴定人士此前对澎湃新闻表示,这一画作其实漏洞极多,是赝品的可能性较大,而且可能是明清时期的赝品。“这一作品此前之所以被神化就是因为原作数十年间未出现,但原作与高清大图现在出现后,仔细观摩其实还是让人失望的。”一位书画界人士说。
佳士得香港揭幕仪式现场。 艺术头条 图
新华社报道称,香港佳士得30日举行《木石图》揭幕仪式及新闻发布会。佳士得亚洲区总裁魏蔚表示,这幅《木石图》也是大家常在教科书中见到的《木石图》。该作中不仅有苏轼的笔墨,也有“宋四家”之一的米芾题跋,得以全貌呈现。
《木石图》全卷连裱共长27.2x543cm,画连题跋长26.3x185.5cm,画心则长26.3x50cm。佳士得提供的资料称,全卷可分三部分来看,首先是画心部分,描绘了一株枯木屹立在形状怪异的石头旁;第二部分为刘良佐和米芾的跋文;第三段则是愈希鲁和郭淐的跋文。鉴藏印共41枚,涵盖南宋、元代、明代等朝代人士印章。
一个背景是,《木石图》流失海外约七八十年,几无人得见,然而半个世纪以来,此画却一直被不断提及,从艺术教材到各类书画史著作,提及中国文人画史,不少都提及这一画作,当然,刊出的图像并不清晰,甚至多有模糊,或来源于珂罗版印本的翻印。
《木石图》中的“米芾跋文”局部
一些业内人士认为,《木石图卷》的鉴定关键除了画作本身,更在于米芾题诗与刘良佐题诗是否真迹。因为毕竟流传至今的以东坡为名的画作虽有数件,但并无一件真正让人完全信服之作。而米字通过对比存世知名博物馆收藏的米字是可以比较的,虽然有观点认为这一米跋或是真迹,但不少学者通过考证认为米字为赝品的可能较大,而宋代刘良佐其人则无考,书法疑点更多。
对于苏轼画作的考鉴中,考察用笔用墨与书法的相融相通也是条件之一,这一画中颇多软沓无力甚至萎琐的笔墨,对比苏轼存世的书法用笔与笔性,让人生疑处极多。
《木石图》中的“苏轼画迹”局部
(编辑:杨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