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继“射墨书法”之后,多段“盲写书法”的视频流传网络。视频中,或女性身着白绢,或由他人移动宣纸,“大师”则避免注视,任意挥洒笔触,这一创作行为引起网友广泛质疑。
据网络流传的一段视频显示,一位戴眼镜、赤脚的书写者手执毛笔,两位身穿白绢的女性双手举着绢面让其在上面书写。
令人惊讶的是,这位书写者双眼不看书写对象,仅凭感觉任意书写,其间还将墨水画在美女的身上。
另一段视频中,这位书写者则坐在地上,由一位女性移动宣纸,他同样避免直视在上面书写。
针对上述书写行为,网友纷纷表示质疑,有人认为这是在“胡闹”,还有人表示书写者在“糟践文化”。
据了解,视频中的书写者为四川美术学院张强教授。
公开资料显示,张强曾任四川美院美术学系系主任、重庆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当代视觉艺术中心主任,2013年获得省部级专家“两江学者”终身荣誉,现系四川美术学院教授、院学术委员会委员、艺术学与水墨高等研究中心主任,英国温切斯特艺术学院客座教授、艺术实践理论与批评博士生合作导师。
张强的《踪迹学报告》系列作品,分别与不同种族、身份、职业、国籍的年轻女性合作,由女性控制纸面和创作过程,其本人持毛笔被动书写汉字。
7月16日,北京时间记者采访到张强教授。
据其介绍,网传的两个创作形式分别是《踪迹学报告》之行为书写、挪移性互动书写,他在艺术中最感兴趣的就是“如何放弃控制性,追寻纯粹的书写”。
● 北京时间记者:网上热传的两段视频是何时拍摄的?
● 张强教授:
我坐在地上书写那个是今年5月,在伦敦泰特现代美术馆,这是中国本土艺术第一次进入世界上最牛的展览场所。另外一个是2006年在韩国城南美术馆,当时他们邀请了四川地区的一些当代艺术家去做展览,我在开幕书做的一个现场表演。
● 北京时间记者:当时为什么把视频发布到网上?
● 张强教授:
我和邵岩(被网友称为“射墨大师”)很熟,我还给他写过一篇文章来阐述“射墨”的学术性,他第一个展览的前言也是我写的。
我带的研究生就说把我的作品也在网上发一下吧,我说我2006年已经是全国最大的“网红”了,我就说没必要。他说我近些年的作品大家都不了解了,那我就说你发吧。
● 北京时间记者:现在网友纷纷质疑,认为您这根本不是书法,而是“涂鸦艺术”、“行为艺术”,您能解释一下您的创作吗?
● 张强教授:
它具有行为艺术的特点,但是它针对的还是书法。
西方人从书法里面发展出了世界性的艺术,书法在中国还是传统的艺术方式,我们惯常理解的书法就是写字,书法变成非物质文化遗产,它就成为一个“死”的东西了,书法怎么能够变“活”,就是我们这个时代的书法应该是个什么样子,这就有各种可能性。
艺术本身就是个另类的东西,我们为什么不可以造出一种方式呢?
● 北京时间记者:创作时为什么要采用“盲书”的方式?
● 张强教授:
书写的时候眼睛注视,眼睛本身就是一种权力和意志的体现。而我在和女性合作的时候,她在移动纸,书写的时候我不看,我写的还是汉字,这个作品本身就由传统的、单一的、个人化的表现,变成了一个开放的系统,成了两个人真正的合作。
书法一旦失去了它的可读性,它就变成了一种抽象形态了,抽象艺术实际上是最难的。有人觉得乱画还不容易吗?乱画是很容易,但是你要乱出不一样的图式来,这是最艰巨的一项工作。
任何人你把他关在一个房间,给他一大堆纸,让他乱画,画上几张他就乱不下去了,因为他固有的惯性在控制,所以我通过这种合作的方式,让“乱”成为一种真正的“乱”,能够“乱”下去,图式之间的差异性就体现出来了。
● 北京时间记者:您刚才也提到了,您创作时是和女性合作,为什么选择女性?
● 张强教授:
两性世界实际上是完全不同的两个世界,也就是男性有男性的话语系统,女性有女性的话语系统,我对男女思维方式的差异非常感兴趣,我觉得这是文化的基本问题,我采用这种方式也是试图寻找一个对话的方式,和女性的对话。
● 北京时间记者:您是四川美术学院的教授,那么您在课堂上也会教授“盲书”吗?
● 张强教授:
我的这个作品实际上还是很个人的艺术行为,我是一个史论系的教授,课堂上没办法涉及到这些东西,它只能作为一个案例来说明理论。
一个天才的东西是不能教的,学生学会了就没有意义了,很容易,谁都会学,但是这个作品的难度在于,在我之前没有人这样做,是思想的难度。很多东西你觉得容易是因为你看到了,有了你才觉得容易。
就像魔术,你不知道的时候觉得难,当你知道了你就会觉得很容易,我这个创作是相反的过程,你看到表面时觉得很容易,但其实形成这种方式是很难的。
● 北京时间记者:您怎么看待网友对您的质疑?
● 张强教授:
中国大众有一个最大的缺失就是在视觉文化方面。首先大众不理解,他们就会按照经验进行误读,做这个作品的目的其实就是想让大家逐步理解,让不懂艺术的人从感觉上的“胡闹”,逐渐了解作品背后深层的含义。
最近我的研究生把视频传到网上,我没有阻止,其实我也想有一个新的对话。虽然我在伦敦、威尼斯等都进行过大型表演,一些刊物也有相关专业解读,但这对大众来讲,距离还是比较远的。
(编辑:杨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