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次与艺术作品的相遇,都是一次走进陌生风景的奇遇——不论是否情愿,你都与这些艺术作品产生了一次不期而遇的对话。而这样的体验,也正是艺术展最吸引人的美好体验。近日,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卡地亚当代艺术基金会:陌生风景”拉开帷幕,更让这种奇妙的观展体验有了更鲜活和生动的展现。
此次展览持续至7月29日,展出近100件/组卡地亚当代艺术基金会收藏的标志性艺术作品,展览涉及多样的主题,而受邀参与展览的创作者也有着各异的背景。从华人艺术家蔡国强、黄永砅,到电影导演北野武和大卫·林奇,从摄影家森山大道到漫画家墨比斯,在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的展览中,我们有机会领略来自不同领域的创造者们通过视觉艺术传达的观念、审美和思考。
当你走进这片陌生的风景,你又会与这些艺术作品产生怎样的奇妙对话呢?
北野武:《动物与花卉造型花瓶》系列
2010年
北野武 《动物与花卉造型花瓶》系列
无论电影还是艺术,北野武的创作中都贯穿了两个基础性的母题:对于同年回忆的执念,以及他与图像的关系。他对图像的热情也促使他创作了一系列绘画作品,其中很多可以在他的电影中见到。北野武把艺术创作视为一种私人实践,几乎从未公开展出。2010年,他接受卡地亚当代艺术基金会的邀请,终于在巴黎和东京呈现了题为“北野武:画家的孩子”的展览,围绕孩童的概念展出了众多装置作品。
北野武 《动物与花卉造型花瓶》系列
“画家的孩子”颠覆了传统展览的模式,将展厅变成了饿一座充斥着流行文化和科学探索的游乐场。曾在这场展览中展出的《动物与花卉造型花瓶》系列也在此次的“陌生风景”展览中与上海的观众见面,这些受日式插花启发的作品充满童真与趣味。
蔡国强:《白声》
2016年
蔡国强 《白声》
《白声》(White Tone)是蔡国强受卡地亚当代艺术基金会委托为2017年的展览“动物大乐团”创作的作品。这场展
览收到美国音乐家伯尼·克劳斯(Bernie Krause)的启发,邀请了来全球各地的艺术家享受一场用声音和视觉构成的、与动物世界有关的美学冥想。蔡国强用火药创组偶的这件作品长达18米。在火药硝烟散去以后,呈现出的是一
幅野生动物在塘边饮水的画面,其中的平静和脆弱与火留下的激烈痕迹形成了强烈的反差。
大卫林奇:《山之眼》
2009年
大卫·林奇以其导演的身份为人所熟知,以《象人》、《蓝丝绒》、《穆赫兰道》、《双峰镇》等影视作品留名。于此同时,大卫·林奇也是一位艺术家、摄影师和作曲家。他曾于2007年举办个展“The Air is on Fire”,并于2017年出版了摄影集《裸体》(Nudes)。
大卫林奇 《山之眼》
大卫·林奇在绘画和摄影中常常可以见到她对于童年经历的重构,对于青年时期幻想的再造,以及对于成年时期工作的回应。他在色彩和氛围阴暗的画作中传达了神秘的信息和有机的质感。然而,即便在最令人不安的作品中,我们也能发现林奇独特的幽默感,混合着半梦半醒一般的迷茫和困惑。
森山大道:《无题》(《东京色彩》系列,第21号作品)
2008-2015年
《东京色彩》系列曾于2016年咋卡地亚当代艺术基金会为森山大道举办的个展“大道东京”中展出。这些彩色摄影作品展现了森山大道在过去20年中少见但又普遍的摄影创作。正如其很多同辈的日本摄影艺术家,森山大道见证了日本在战后的社会变化,并用一种新的视觉语言对其进行回应,以表达夹身传统与现代之间的社会现实中的矛盾。
森山大道 《无题》(《东京色彩》系列,第21号作品)
森山大道的创作也受到美国摄影师威廉·克莱(William Klein)的影响,继而促使森山大道将镜头带到户外,用手持小型摄像机拍摄下他所走过的街景。这些作品失焦、移轴、大幅裁切,展现了森山大道眼中当代城市给人的分离感。
墨比斯:《又见地球》
2010年
墨比斯 《又见地球》
让·吉罗(Jean Giraud)是法国著名的漫画家,他更为人熟知的是他的笔名墨比斯,他的创作跨越了传统的领域边界。2011年在卡地亚当代艺术基金会举办的展览“墨比斯变形”探讨了贯穿于墨比斯的漫画、绘画和电影作品中的变形主题,也展出了墨比斯知道的首部3D动画电影《又见地球》。这部电影中,无论风景和人物都处于不断的变化之中,他的绘画触及到了无意识的边界,向我们展示了一想象的精彩世界。
黄永砅:《我们还应当建一座大教堂吗?》
1991年
黄永砅的装置作品《我们还应当建一座大教堂吗?》(1991年)曾于1994年在卡地亚当代艺术基金会同名个展中展出。这件作品用桌子和工具建立起了一场对话,这些物品上覆盖着用书本搅成的纸浆。此外装置作品中还有一张照片,它记录了一场于1985年在瑞士巴塞尔举办的一场闭门会议。
黄永砅 《我们还应当建一座大教堂吗?》
这场在巴塞尔发生的对话最终以出版的形式面世,这本题为《让我们建一座大教堂》(Let Us Build a Cathedral)的书对黄永砅有着深远的影响。在这件作品中,这本书成为了艺术作品得以延续的源头,而那些纸浆正是来自于这场1985年对话的德语和法语出版物。装置中的每一个座位都对应了照片中参与谈话的人物,而他们各自的思考、争论和写作都被消解成为同样的纸浆碎屑。
罗恩·穆克:《在床上》
2005年
2006年,澳大利亚艺术家罗恩·穆克(Ron Mueck)举办了他在法国的首场个展,并展出了这件大型雕塑作品《在床上》(In Bed)。自1990年年代中期以来,穆克以现实主义作为审美,更新了当代雕塑的创作语言。无论作品大小,穆克的雕塑总会建立起现实和幻境的微妙关系。
罗恩· 穆克 《在床上》
他作品中的人物有着逼真的细节,从血管、皱纹、体毛,到各种瑕疵,而这种“完美”的再现反而让人不安。他的作品以玻璃钢材料为主题,此外还运用硅胶材料和种植毛发。穆克的作品艺术的写实唤起了大家对个人世界的心理感受。作品中的衣物和床单也在暗示着一个更大的环境,让观众与其他人的经验相关联。
(编辑:杨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