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世界 - 文艺的力量
社会 文学 美术 音乐 影视 摄影 戏剧 舞蹈
北京文艺网
自媒体注册
北京文艺网自媒体发稿指南:
1、登录北京文艺网,点击北京文艺网会员注册,根据要求完成注册。
2、注册完成后用户名和密码登录北京文艺网。
3、登录后,请点击页面中功能菜单里的我要投稿,写下你要投稿的内容,后点击确定,完成投稿。
4、你的投稿完成后需要经过编辑审核才能显示在北京文艺网,审核时间需要一到两天,请耐心等待。

仿佛美国改革翻版 台湾艺术教育已经彻底西化?

2018-05-08 10:22:05来源:    作者:

   
当前台湾地区艺术教育的发展,形成了以学校一般艺术教育、专业艺术教育和社会艺术教育三位一体的构架。

1.jpg

  当前台湾地区艺术教育的发展,形成了以学校一般艺术教育、专业艺术教育和社会艺术教育三位一体的构架。在学校一般艺术教育方面,由于国际化理念与本土化实践的有机融合,艺术与人文的跨领域统整,再加上艺术教育的个性化实施以及多元化教材与动态性评估,形成了岛内专业化涵养与大众化学习并行的艺术教育模式。


  学校与社会资源相整合


  专业化是台湾艺术教育的一大特色。1997年岛内《艺术教育法》修订颁布,开启了台湾艺术教育新的里程碑,其中首次提出艺术教育以“培养艺术人才,充实‘国民’精神生活,提升文化水平”为目的。之后,当局适时调整完善相关政策法规的配套,并在不同的阶段聚焦于不同的议题。为及时了解《艺术教育法》实施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及实施效果,台湾师范大学受艺术教育馆的委托,于2001年针对全台湾中小学的一般艺术教育以及社会艺术教育情况进行全面跟踪调研。


  2005年,当局教育部门发布《艺术教育政策白皮书》,就现行的艺术教育政策、法规与行政体系、师资培育、艺术课程、教学与评量、教育经费、设备与资源等给予具体的指导意见,并提出2006年—2009年艺术教育发展的方向为“创艺台湾,美力‘国民’”,目标为“三位艺体、快艺学习、城乡艺同、创意人才”。2011年,台湾教育部门颁布了《教育报告书》,将艺术教育的目标聚焦于健全美感教育制度,奖励美感教育研发这两大目标,并催生了“艺术教育科”这一专责艺术教育的单位。两年后《美感教育中长程计划——第一期五年计划(2014年至2018年)》公布,鼓励各级学校大力发展艺术和美感教育。


  此外,台湾艺术教育发展专业化管理还体现在学校与社会资源的相互整合及多部门的联动协作。诸如近期的“美感教育”多是由学校与多家专业艺术机构展开合作。2016年学校与故宫博物院联合举办“故宫文化轻旅行”活动,与学学文化创意基金会共同启动“艺起来学学”计划,与广达文教基金会共同举办“广达游艺奖”系列活动等。


  艺术教育不再仅是学科


  当前,台湾地区中小学阶段实施的艺术人文学习是九年一贯课程纲要所规划的七大学习领域之一。2003年在当局教育部门所颁定九年一贯课程纲要总纲中,开宗明义指出:“艺术与人文”为“艺术学习与人文素养,是经由艺术陶冶、涵育人文素养的艺术学习课程”。于是,台湾的艺术教育课程打破了原先各艺术学门分科教学的藩篱,被统整为“艺术与人文学习领域”,形成了涵盖视觉艺术、音乐和表演艺术三大艺术门类的艺术教育课程。


  自此,台湾地区的学校一般艺术教育不再局限于作为一门学科的范畴,成为了普及民众美感素养的重要途径。为了更好地推进艺术与人文课程的整合改革,各学校的艺术与人文学习领域的学习过程及学习结果需要进行动态性评估。教育部门明确界定了评估范畴为“涉及了探索与表现能力、审美与理解能力、实践与应用能力的学习过程以及成绩评估”,主张依据能力指标和教材内容,运用多元化的评估手段和方式,最后得出总结性的评量结果。


  此外,不同的学校和地区在该领域课程的教学实施中都有着很大的自主性。各所学校成立课程发展委员会,教师在课程设计、课时安排上有很大的自由安排空间,教材的选编及教科书的一纲多本让教师脱离了对教科书的依赖感,多元化的教材使得教科书由教学活动中的指挥棒变成了仅供参考的依据图。如今,台湾中小学在“艺术与人文”领域所流通的教材主要为育成出版社、南一出版社、康轩出版社、翰林出版社等不同版本。


  展现台湾独特美学观


  从理念上说,台湾地区的艺术教育发展先后受到西方以“儿童为中心”“学科为中心”以及“多元化社区取向”的艺术教育理念影响,在具体的实践中,艺术教育主管部门有机地融入了本土化的元素,在乡土教育、小区意识的塑造中实现了台湾“主体性”认同。


  台湾艺术教育改革推动者、设计者等身份的汉宝德先生曾指出,当代台湾艺术教育课程改革似乎是三十几年前美国艺术教育改革的重演。更有学者指出:“台湾艺术教育已经彻底西化了。”但从目前的发展来看,台湾现行的艺术教育在对美国艺术教育理论的诸多借鉴之后,也已开始尝试摸索自己的艺术教育统整课程道路。


  本土意识的崛起,引发台湾艺术教育研究者对于“主体性”的思考。因此,目前台湾的统整课程有不少是以自然为单元来设计教学,乡土、民俗元素及区域文化特色,都展现了台湾本土独特的美学观。台湾教育部门推出的《艺术教育政策白皮书》,除了强调要培养开发文化创意产业、具备美感竞争力的各类艺术专业人才,同时也希望以一般艺术教育的深化为主,培养新一代台湾人的美感素养与宏观视野,促进本地与国际间的文化的交流与融合。


  关于本土化,当局教育部门提出“创意台湾、全球布局——培育各尽其才新’国民’”的教育目标。当局“文化建设委员会”在《新故乡社区营造计划》的计划内容中指出:结合社区文化资源,共创社区发展特色,是艺术与人文课程需要积极扮演的角色,期盼能藉此课程建立人亲土亲的乡土情和文化认同。很显然,当局近几年来在推行本土文化、乡土文化的教育上始终未曾间断。


  此外,通过社区学习增强社会认同也已经成为当前台湾本土艺术教育的主流趋势之一。2014年起实施的《美感教育中长程计划》,定名为“台湾好美——美感从幼起、美力终身学”。计划强调美育不是单纯的强调专业艺术素养的培育,而是借美育强调个人对生活、对社区、对家乡的内在情感。


  作者系上海市教科院副研究员


  (编辑:杨晶)


注:本网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凡本网转载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等文件资料,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

扫描浏览
北京文艺网手机版

扫描关注
北京文艺网官方微信

关于北京新独立电影 | 著作权声明 | 合作招商 | 广告服务 | 客服中心 | 招聘信息 | 联系我们 | 协作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