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世界 - 文艺的力量
社会 文学 美术 音乐 影视 摄影 戏剧 舞蹈
北京文艺网
自媒体注册
北京文艺网自媒体发稿指南:
1、登录北京文艺网,点击北京文艺网会员注册,根据要求完成注册。
2、注册完成后用户名和密码登录北京文艺网。
3、登录后,请点击页面中功能菜单里的我要投稿,写下你要投稿的内容,后点击确定,完成投稿。
4、你的投稿完成后需要经过编辑审核才能显示在北京文艺网,审核时间需要一到两天,请耐心等待。

超越建筑的西扎,现实主义的“乡土情结”再现

2018-04-25 10:56:44来源:澎湃新闻    作者:黄松 吴李晨

   
在中国国际设计博物馆的建筑及其空间呈现典型的“西扎式”语言,简洁、纯粹而又充满方形和三角形的几何变化,他巧妙通过借景窗户将外部空间的景色引入展厅之中,使充满张力的空间增强了趣味。

  近日,中国美院象山校区的中国国际设计博物馆成为业内关注的焦点,这座博物馆的设计师是葡萄牙国宝级的建筑师、1992年普利兹克建筑奖的获得者阿尔瓦罗·西扎。在博物馆内“超越建筑的西扎——葡萄牙著名建筑家阿尔瓦罗·西扎建筑与设计大展”,梳理了1960年代到2010年代,西扎在雕塑、旅行手稿、建筑、家具、器物设计等方面的成就,以百余件作品、在西扎设计的博物馆内勾勒出一个“超越建筑的西扎”。


1.jpg
西扎

2.jpg
展览现场


  在中国国际设计博物馆的建筑及其空间呈现典型的“西扎式”语言,简洁、纯粹而又充满方形和三角形的几何变化,他巧妙通过借景窗户将外部空间的景色引入展厅之中,使充满张力的空间增强了趣味。在合理规划固定展览和临时展览空间的同时,他将室内空间延伸到建筑的外部,构建出一个独立围合的庭院,丰富了博物馆的流线和观众的视点。在西扎设计的博物馆回望西扎的建筑,别有趣味。


3.jpg
从西扎设计的中国国际设计博物馆平台眺望中国美院象山校区


  参照城市历史,营造与地域融合的建筑


  阿尔瓦罗·西扎出生于1933年,虽已过八十 ,但依旧活跃在建筑设计领域,被认为是当代最重要的建筑师之一,西扎的建筑作品注重在现代设计与历史环境之间建立深刻的联系,并因其个性化的品质和对现代社会文化变迁的敏锐捕捉,而受到普遍关注和承认,具有独特的美学意义。


  西扎早期的项目以住宅和小型共建为主,地点多在葡萄牙境内,这是他的实验时期,作品带有明显的空间实验和探索的性质。这源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的后半期, 葡萄牙建筑师对传统与变革进行了反思。对社会、自然、空间和建筑之间的关系的研究是当时普遍关注的问题。当时费尔南多·塔沃拉(Fernando Tavora)是葡萄牙建筑行业的领军人物,西扎在1955-1958年期间跟随塔沃拉进行工作,位于勒萨德帕梅拉海岸线上的波·诺瓦茶室(Boa Nova Teahouse and Restaurant)是西扎的第一个主要设计。


 4.jpg
波·诺瓦茶室


  波·诺瓦茶室建于勒萨德帕梅拉( Le·a da Palmeira )海岸的礁岩之上,这个茶室紧挨着另一个同一个建筑师设计的标志性建筑,laca海滨泳池(Le·a Swimming Pools),两个项目都被归为葡萄牙建筑的里程碑。


5.jpg
laca海滨泳池


  这座位于葡萄牙波尔图的海岸的海边游泳池嵌入海岸的礁石里,似乎生长在这片乱石之中,但是却又有着自己的棱角和性格。仿佛狂吼的大西洋就在拍打着它的肩膀,但内心却淡泊宁静。


  依山伴水之间,游泳池每日的换水由大自然的潮起潮落自然完成,可谓与自然间的对话。而在建筑模型的制作上,西扎也呈现出大气典雅,将建筑与自然的关系通过建筑模型表达。


6.jpg
展览展出的laca海滨泳池模型


  西扎强调根据建筑所在地的自然环境因地制宜。他认为:“自然和人类设计之间要有距离,但同时也要存在联系。” 这一建筑观念对其的设计策略产生了深刻影响。


  这一时期, 西扎的一系列的作品还表明了其建筑观念的基点——地方性与现代建筑的结合。西扎用现代的手法演绎葡萄牙传统,发展了他独特的空间技巧和建筑语言,为他随后的建筑创作积淀了原型性的力量。


  20世纪70年代末期,在柏林参加了IBA展之后,西扎创造了众多享有盛誉的作品,并在柏林,里斯本,威尼斯,萨尔兹堡等多项重要的设计竞赛中获胜。而到了20世纪80年代后期,随着西扎的影响力日渐增大,设计的范围逐渐扩大到大型建筑中。西扎把早期的风格延续到大型建筑中,开始了真正的社会化实践时期。他的建筑充满了建筑与地域的平衡与融合,在现代设计与历史环境之间建立了深刻的联系,并因其个性化的品质和对现代主义文化变迁的敏感而受到关注,他创造了崭新的空间形式和独特的建筑语言,对葡萄牙城市化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7.jpg
展览展出的西扎建筑模型


  这些广泛存在的建筑观念对其所采用的设计策略不可避免的产生了深刻影响:一方面,西扎最早期的作品与新地方主义的定位密切相关。传统与现实,手工艺和工业发展进程之间的相互影响一直是其建筑研究持续关注的问题。而另一方面,西扎又极力寻求与现代建筑技术的一致。这一时期, 西扎以一系列的作品表明了其建筑观念的基点——地方性与现代建筑的结合,即一种所谓的“乡土情结”。


  乡土情结的展现,西扎早起建筑作品表现出源于“地方”与“乡土”的形式敏锐, 通过致力于用现代的手法演绎葡萄牙传统,西扎发展了他独特的空间技巧和建筑语言,为他随后的建筑创作积淀了原型性的力量。

8.jpg
展览展出的西扎建筑模型(淮安实联化工水上办公楼)


  另外,西扎还十分尊重建筑所处环境的本身特性,即所谓“场所精神”。他认为,新的建筑应该归属或融入该地区的传统。他反对忽视场地性格与建造过程的做法,反对忽视场所建筑所应根本尊重并延续的社会文化要义的理念。他认为,建筑师的工作不是进行发明创造,而是通过建筑对社会文化进行诠释、延续和发展。


  脱离城市环境来看西扎的建筑时,是很难理解那些平面的奇特与多变,但是当把平面重叠在基地上时,建筑与周围每件事物的联系就显而易见了。正在中国美术学院象山校区中国国际设计博物馆(西扎设计)举行的“超越建筑的西扎”的空间设计也是运用了西扎的手法去设计:


  “每一个平面中,如果一个人要阅读文本,他在看这个文本的时候就会去远望这个文本,然后他就会观察到空间的平的那层关系和远方的景色的状态,所以在这个空间当中,所有的桌子都是地平线,在这个地平线上面,我们通过墙上的文本和桌子之间的关系把整个地表连接起来。”展览的视觉和空间设计者中国美院视觉传达设计系副主任俞佳迪对“澎湃新闻·艺术评论”说。


9.jpg
展览现场


  西扎的建筑之所以常能给人一种新鲜感,正是因为他对具体的场地、具体的任务,都以具体的策略予以对待,同时也来自于他特有的形式趣味,西扎对舒展延绵形态的偏爱,使得建筑能够更好地与大地尺度相适应。他经常将建筑或者部分建筑处理成低矮的匍匐在场地上的形态,就建筑延伸向无穷之远,边界消失在环境中一般。让优雅孤傲的体量形态在凌乱嘈杂的周围环境中脱颖而出以及他对动感空间的偏好也让他与其他设计师明显区别开来。


10.jpg
马尔克教堂北立面


  从1990年的马尔克教堂、1991年的波尔图艺术馆开始,西扎大量的使用伊斯兰建筑、罗马巴洛克等历史原型,他开始变得像一个生活在现代的古代建筑师。最明显的大概是马尔克教堂。对空间里凹角的处理完全脱胎于波罗米尼的圣玛利亚尖顶。而祭坛位置光的烟囱几乎完整复制了贝尔尼尼的克拉诺教堂。而剩下的水平长窗、高窗等设计元素来自于柯布西耶的朗香教堂。马尔克教堂的特别之处在于镀金嵌木十字架位于祭坛左方,而祭坛后的白色墙壁上以两座矩形灯光罩不断叠加创造出一个虚拟的十字架,以此强调耶稣被钉在无形的十字架上。


11.jpg
马尔克教堂内部


  在葡萄牙馆(1995-1997),巴西的艺术馆(1998-2008),的维亚纳堡图书馆(2001-2007)的设计中,西扎开始认真地表现结构,这种对结构的执着更早可以从阿威罗大学水塔的设计中看出。


  极简主义也是西扎设计思想中很重要的一部分,西扎曾说:“最使不安的是建筑中的浪费现象。无论是用材还是用光。”所以,他一直力图用简洁的形式来表现建筑内在的丰富性,这实质上是西扎基于重视细部、重视建筑与人的亲和性基础之上的对建筑“简约”的追求。


12.jpg
展览展出的西扎建筑模型


  手绘与家饰设计,呈现多面西扎


  在“超越建筑的西扎”展览中,公众能看到一个由于建筑延伸而出的西扎。在中国美院中国国际设计博物馆的团队对西扎建筑资料的梳理中发现,西扎的所有设计都是靠素描、简笔画等手工绘制的,所以在呈现展览的时候,他们邀请西扎书写展览名字,以他自己的建筑和字迹讲述西扎对自身的超越。


  如果说展览横向空间以明线讲述的是西扎的建筑,那么纵向空间(墙面)的暗线诉说建筑以外的西扎——一批西扎各个阶段的旅行速写表达了其生活与工作的关系。


13.jpg
西扎旅行速写


  据说,西扎是位有空就画速写的建筑师。西扎为1998年里斯本世博会设计的葡萄牙馆,采用其个人绘画原稿作为餐厅装饰设计图,体现了其建筑的艺术风格。西扎说:“我很喜欢绘画,希望长大后成为雕刻家,但是对我的家人来说这非常不现实。我选择了美术学院(Beaux Arts School),学校设立三门课:绘画、雕塑和建筑。在前两年,三门课同时教授,不分伯仲。我本打算在二年级结束时偷偷转到雕刻专业,但我发现我对建筑的喜爱已经达到如痴如醉的程度。我总是沉浸在风景、肖像和旅途的绘画中无法自拔,当时的我并没有将这种痴迷和建筑联系起来,但这种痴迷确实培养了我的敏锐度。”


14.jpg
西扎手绘建筑图


  西扎的速写抵达了某种书写性的状态,观者能从中读出思维在专注状态下的某种起伏——线条在记忆、事件、空间感受、片刻的灵感、技术的拷问之间反复穿梭,编织了一种从“无言”到“叙述”之间的意识流。如西扎自己所言,他不仅画上了街道和人群,还把自己的双手也画到了画面内部。彷佛这个观察者已经迫不及待地要挤到被观察的场景中似的,主与客、观察与被观察、画与被画,二者的界限都不那么明显。 西扎也把速写的亲密感移到了真实的建筑上。他也建议年轻的建筑师不要过度依赖电脑,“不要停止尝试”,不断的尝试使人头脑保持警惕。


  除了建筑本身之外,西扎也通过设计与建筑相符的家具提升细节的感染力,家具和器物设计虽不是西扎的设计主体,但其中包含的妥帖细节,无形之中与建筑融为一体。这一切也呈现了一个多面的西扎。


15.jpg
 展览展出西扎设计的家具


  正如西扎所说:建筑师不发明东西,建筑师只是转化现实。对于历史的尊重,并不能成为限制建筑师自由性的前提。然而这两者的关系就像是居于跷跷板的两端,彼此独立却又相互依存。其二者之间的平衡关系,也正是当代中国建筑所应该去借鉴和反思的。


  (编辑:杨晶)


注:本网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凡本网转载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等文件资料,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

扫描浏览
北京文艺网手机版

扫描关注
北京文艺网官方微信

关于北京新独立电影 | 著作权声明 | 合作招商 | 广告服务 | 客服中心 | 招聘信息 | 联系我们 | 协作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