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世界 - 文艺的力量
社会 文学 美术 音乐 影视 摄影 戏剧 舞蹈
北京文艺网
自媒体注册
北京文艺网自媒体发稿指南:
1、登录北京文艺网,点击北京文艺网会员注册,根据要求完成注册。
2、注册完成后用户名和密码登录北京文艺网。
3、登录后,请点击页面中功能菜单里的我要投稿,写下你要投稿的内容,后点击确定,完成投稿。
4、你的投稿完成后需要经过编辑审核才能显示在北京文艺网,审核时间需要一到两天,请耐心等待。

博物馆为啥要“禁止拍照”?

2018-04-17 09:07:05来源:艺术中国ArtChina    作者:小基快跑

   
在博物馆的管理人员看来,良好的参观氛围也是属于展览本身的一部分。尤其是在如今的很多展览中,光线、声音等元素在整个展览的效果中都在发挥重要的作用。

  除了闪光灯对部分文物的威胁,拍照并不会直接伤害到文物。当你参观各种博物馆的时候,是否常常会在展厅内看到这样的标识?


1.jpg

  直到现在,不少博物馆或展厅执着于禁止观众拍照。


  这样的规定,在智能手机完全普及、社交媒体发达的今天,越来越显得不友好。毕竟,还有什么能比亲手拍下的一张“蒙娜丽莎”,更适于在社交媒体上打卡、炫耀呢?


  2.jpg
《蒙娜丽莎》所在的卢浮宫展厅每天都像在开记者会


  那么,博物馆为什么会禁止参观者拍照?


  拍照并不伤文物


  对于博物馆内禁止拍照的原因,人们最容易联想到的解释是为了保护文物。


  事实上,正常的拍照并不会对文物造成损害,唯一可能造成直接伤害的,只有闪光灯而已。


  从理论上说,几乎所有光线都会对文物造成损伤,尤其是紫外线和红外线,能对器物表面造成结构性的伤害,促使其老化。因此,无论什么文物,最理想的保存环境都应该绝对无光。


  3.jpg
秦兵马俑在刚出土时很多表面都有彩绘,但是出土后不久多因温湿度、光线等保存环境突变而脱落


  但是,光线对博物馆展览显然必不可少。因此,针对各种文物对于光线的敏感程度,文物保护部门也出台了相关的规定,严格控制文物在展览过程中所承受光照的限度。


  4.jpg
国家文物局于 2000 年颁布的《博物馆照明设计规范》


  所以,追问“闪光灯是否会对文物造成伤害”,实际上是在探讨“闪光灯的照射与必要的展览用光相比,是否会造成额外的伤害”这个问题。


  对此,相关研究已经给出了明确的答案。


  英国国家美术馆的藏品保护专家大卫·桑德斯曾做过实验,他在将五组画的颜料分别暴露在闪光灯和正常的展览用光下。


  结果表明,试验时每七秒就被闪光灯闪一下、三年内一共被闪了四十多万次的颜料,与放置于展览照明灯光下的颜料所受的损害并无差异。


  由此,桑德斯认为,闪光灯造成的伤害和博物馆展览时光线照射造成的损害,并没有什么区别。


  5.jpg
大卫·桑德斯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仍有少数材质的藏品对闪光灯较为敏感,比如丝绸。


  研究者对六种不同植物颜料浸染的丝绸,做了多达四千多次的闪光灯照射实验。


  结果显示,被闪光灯拍摄的丝绸不仅会出现褪色、变暗,甚至还会形成肉眼都能观察到的焦化点。


  6.jpg
来源:王永礼《物理环境对古代丝织品色泽和丝质的影响研究》


  因此,博物馆为了最大程度保护馆藏文物而禁止使用闪光灯,确实有其依据。


  但是,为什么即使在不使用闪光灯的情况下,仍然有很多博物馆不允许观众拍照呢?


7.jpg

  方便卖周边


  在很多对博物馆禁止拍照的规定强烈不满的观众看来,博物馆这么做就是出于利益需求。


  2010年6月,法国奥赛博物馆在即将进入旅游黄金季时出台规定:在博物馆的所有展厅内禁止任何形式的拍照和录影行为。


  8.jpg
藏有凡高、塞尚部分作品的法国奥赛博物馆


  虽然馆方一再强调这一规定是为了避免摄影者影响其他游客的参观,但游客们并不买账。


  奥赛博物馆的留言页充斥着观众的抱怨。有观众尖锐地指出:“他们这么做只是为了通过这一措施增加藏品图录和明信片的销量”“下一步,博物馆最好在每件作品前放个钱箱,扔一欧元才能看几秒钟。”


  长期以来,画册和明信片等与藏品图像直接相关的周边产品的销售一直都是很多博物馆重要的收入来源,而博物馆对于藏品高质量影像的垄断则自然就成为了这笔收入的保证。


  正是因为高品质图像与延伸产品的直接关联性,如今的很多以展览图像画作为主的美术馆和一些博物馆的部分展厅,仍然常常会禁止观众拍照。


  9.jpg
美术馆展品的复制品价格通常也很昂贵


  不过,还有一些美术馆和博物馆的特展不允许观众拍照则是出于版权方面的考虑。


  10.jpg
2017年3月到5月在中国国家博物馆举行的大英博物馆馆藏文物特展就不允许观众拍照


  但是,随着卡片相机、智能手机这样的便携拍摄设备的逐渐普及,及其与社交媒体的强关联性,观众在博物馆拍照的诉求也越来越强烈。


  面对观众的广泛质疑,世界各地的博物馆也都迫于压力纷纷解除拍照禁令。


  11.jpg
因为文化部长在奥赛博物馆拍摄并上传至社交平台的几张照片,该馆于 2015 年解除禁拍令


  对此,博物馆的周边产品也迅速调整姿势。今天,众多文创产品逐渐取代了价格昂贵的画册,成为博物馆商店创收的主力。博物馆也就不必再依赖图像垄断来保证收入了。


  比如大热的故宫淘宝:


  13.gif
五花八门的博物馆文化创意产品


  也正因此,如今的大多数博物馆都已经开始允许观众在展厅内拍照。


  顾及整体游客体验


  博物馆往往人流量很大。


  当一堆人拿着自拍杆儿对着艺术品拍摄时,其他人很难静下心来认真地欣赏作品了。


  而且人一多,容易造成拥堵。禁止拍照可以使得人流顺畅,并且保证大家的安全。


  一定程度上,它也减少了博物馆的保险费用。


  面对管理和观众需求的矛盾,也有一些博物馆另辟蹊径。


  2015年年末,阿姆斯特丹国家博物馆就发起了一场活动,倡导观众放下手机和相机,把艺术品用笔画下来,以此感受其价值与魅力。





活动期间,阿姆斯特丹国家博物馆门口上方巨大的“禁止拍照”标识


  也有很多博物馆开始调整服务观众的姿态。如故宫博物院院长就曾公开表示,在禁用闪关灯和自拍杆的前提下,故宫不仅不会禁止,还要鼓励观众拍照发朋友圈。


  16.jpg
在故宫博物院展厅内拍照的观众


  但是仍有很多博物馆管理人员公开反对观众在博物馆拍照的行为。这又是为什么呢?


  17.jpg
中国国家博物馆副馆长在媒体上发表的言论,引发争议


  管理的难题


  在博物馆的管理人员看来,良好的参观氛围也是属于展览本身的一部分。尤其是在如今的很多展览中,光线、声音等元素在整个展览的效果中都在发挥重要的作用。


  18.jpg
时下展览中常见的光影效果


  但是相对于观众拍照对展览效果的影响,博物馆管理人员更担忧还是拍照行为对文物造成直接伤害的潜在危险。


  19.jpg
拍照还是一些参观者损害文物的最大诱因

20.jpg
《名馆·名家·名作》展览现场 / 来源:中国国家博物馆官网

  国家博物馆副馆长陈履生也曾向媒体披露,不得已禁止观众拍照的经历:“在2014 年4月,在国家博物馆开设的法国《名馆·名家·名作》展览上,第一天是允许观众拍照的。但由于当时参观的人很多,争相拍照的观众在争执中将手机砸到了一副名画的画框上,险些造成对文物的严重损坏,于是国家博物馆在第二天紧急通知禁止拍照。”


  (编辑:王怡婷)


注:本网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凡本网转载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等文件资料,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

扫描浏览
北京文艺网手机版

扫描关注
北京文艺网官方微信

关于北京新独立电影 | 著作权声明 | 合作招商 | 广告服务 | 客服中心 | 招聘信息 | 联系我们 | 协作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