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莲小集
陈丹青不止一次谈到自己画连环画的往事。然则所画者何?日前于旧藏中翻出一册《边防线上》,绘者正是陈丹青。
根据陈丹青的回忆和其他材料,我粗略梳理了一下当年与此书有关的一些情况。大抵是,十七岁那年,陈丹青自上海到赣南农村插队,繁重的体力劳动之余,唯以写生和临摹连环画消磨光阴、驱逐寂寞。因为画画的特长,他被大队选做骨灰盒厂的画工,在骨灰盒上“画松柏常青,寿比南山,画些国画的小构图,画过六百多个。”他在当地逐渐有了些名气,于1973年即其二十岁的时候,被调往江西人民出版社参加连环画学习班,自此开始了近两年的画家生活,他边学边画,创作了两三部连环画,《边防线上》即其中之一。
此书原著者为胡平、马小军,杜南改编,有图凡五十一幅,六十开本,江西人民出版社1974年4月初版。书前“内容提要”云:“某建设兵团战士坚守祖国的边疆大桥。一次,一小股匪特潜入国内,企图破坏大桥,班长海礁同战士们一道,从陆地一直追到水中,全歼了来犯敌人。”
情节虽然简单,年轻的陈丹青画得却并不简单,这是我翻看这本连环画首先得到的印象。开篇第一节的文字脚本是:“屹立在边疆的大桥刚建成,生产建设兵团某连指导员嘱咐该连班长海礁,把红旗插上桥头堡,登时鞭炮不断,鼓声齐鸣,人声鼎沸。”作为开端,故事各要素的叙述可谓简要,然而故事发生在什么时间,“边疆”位于哪里,“生产建设兵团”又所指为何?陈丹青以一个看似简单的画面,对文字进行了并不简单的描述:威严耸立的大桥飞架堑渊,远方壁立千仞,近处岸汀郁青,桥上红旗招展,桥下机船轰鸣——猛一看去,也不过一幅欢欣热闹的场面(图1),然而倘若慢看细品,分明能够感到画中山峦、河流、植被的暗示:“边疆”似乎处于南方。
当故事发展到第十二幅画面的时候,文字脚本称:“到达高地后清晰地看到山谷里矗立的界碑,碑身北面刻着两个大字——中国。”即是说,界碑的北面是中国,敌特自南方潜入。两幅画面联系起来分析,南方陆地与国外接壤的有云南和广西,云南于1970年始设建设兵团而广西无此建制,据此可以推断:故事大约发生在1970年至1973年之间,地点是云南边境,指战员隶属云南生产建设兵团。陈丹青采用远景突出搜捕敌特的战士及其所处环境,而文字所强调的“界碑”则被象征性安顿在画面的右下角(图2),如此既避免了叙述上的重复,也丰富了文本内含,画面与脚本之间的互动达到高度的默契和协调。
书中数幅画面明显带有写生痕迹(图3、4、5),其笔触竟很有些写生原稿的味道,这并非意味着陈丹青的简单潦草,恰恰证明了他认真的态度和写实的方法。陈丹青一贯重视写生,我猜想在画这本连环画之前,他曾经“深入生活”。相对这些比较“静”的写生画面,我更欣赏其近似速写的“动”的画面,作风更加酣畅,手法也愈显精当。比如指导员与海礁协作、一前一后抓捕敌特的一幕,指导员采用的是标准的“锁喉侧摔”动作,当海礁发现后边再无来敌的刹那,也以一个持枪冲刺动作迅猛扑向敌人,两个瞬间动作被陈丹青敏锐捕捉并准确再现,构图巧妙,人物形神兼备(图6)。倘说这些画面仍可通过“体验生活”来“捕风捉影”的话,那么表现海礁与敌特在水下搏斗时的矫健身姿,乃至于手腕、腿部、肩部、腰部的闪转腾挪,则只能依靠感觉记忆和技法功底了(图7、8)。就这部连环画的整体风格来看,我觉得陈丹青的这些看似简略粗犷、实则洗练而略带速写意味的画面,或许真正是他后来的《西藏组画》的基础。
难得的是,这部出版于特殊年代的连环画,却极少那个年代的特殊印记。书前不见彼时常有的“语录”,文字脚本中也没有“口号”,画面中并未出现“高、大、全”的人物形象和“红、光、亮”的配景。这不禁使我感到诧异。
陈丹青不悔少作。他说自己当年的作品“有点好笑,也有点亲切”,好笑是因为幼稚并存有一些教条的影子,而“亲切是因为到底是自己年轻时候的东西,不可替代,你也赖不了,这就是你画的。”其诚可感,也未免些许自负;然而他又称自己现在“是连环画、连续剧,都喜欢看的,只要弄得好”。我倒觉得此话更感亲切一些,进而又想,倘若现在的陈丹青能再弄出一本好看的连环画来,便好了。
文并供图/群姗
(编辑:杨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