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艺术品市场时间越久,往往会对拍卖中的高价习以为常,因为无论怎样的年景,总会不时爆出的艺术品拍卖新纪录,引发几场打了鸡血似的讨论。
然而在过去的2017年里,已经对高价练就了较强抵抗力的人们却难免会发现这样一件奇怪的事:自己的鸡血不够用了。
达芬奇《救世主》2017年11月15日在纽约佳士得以4.5亿美元成交,极大地提升了艺术品拍卖的价格纪录,将艺术品拍卖带入一个新纪元
问题的关键不在于你的气血不足,而是在过去一年里,艺术品拍卖最高价格已经大大超越了此前多年的范畴,进入了一个全新的,也是未知的领域,而朋友圈中对此最常见的形容便是“贫穷限制了我的想象力”。
那么,艺术品拍卖的价格为什么越来越高了,他们又为何都扎堆在2017年?
《2017年度全球艺术市场报告》
近日,由Artprice和雅昌艺术市场监测中心(AMMA)两家分别在东西方占有主导地位的机构联合发布的《2017年度全球艺术市场报告》,用全球艺术市场的大数据,分析并解释了2017年中发生的这些新变化和趋势。
高价暴增,市场将进入怎样的“新纪元”?
2017年艺术品市场究竟发生了什么?相信这是大多数人期望从这份报告中得到的答案。那么先来一组直观的大数据,了解一下:
2017年,全球艺术品拍卖成交达149亿美元,相比前一年增长了20%,结束持续两年的下滑。
上半年平稳(增长9%),下半年强势(增长32%)。
全球五大市场共同复兴:中国增长5.4%,美国增长42%,英国增长18%,法国增长35%,德国增长12%。
中国依然是全球最大的艺术市场,交易额达到51亿美元,占全球交易额的34.2%。美国紧随其后,交易额为49.6亿美元。
全年3件艺术品拍卖价格超过1亿美元,达芬奇的《救世主》将艺术品拍卖的最高价格提升至4.5亿美元(此前是1.79亿美元)。
齐白石《山水十二条屏》以1.4亿美元成交,成为首件拍卖价格过亿的亚洲艺术品。
看完这样喜大普奔的数字,是不是觉得全球艺术品市场也将随着今年的时节一起进入一个新春天?其实不仅是屏幕前的你,连《报告》的书写者也不淡定地将2017年称为开启“艺术品市场新纪元”的一年,原因有二:
首先,一个全新的价格秩序(几个月前还未成形)已经建立起来,未来几年必将出现更多的博物馆级作品,来填补旧纪录与新纪录(分别为1.8亿美元和4.5亿美元)之间的鸿沟。
其次,这一年值得纪念的地方在于,这是自中国市场进入以来(2008年),艺术品市场的各大强国首次共同显现出强劲和持久的增长势头。
在2017年12月北京保利史无前例的“震古烁今”专场中,齐白石的《山水十二条屏》打破了由其自己保持的亚洲艺术作品的纪录
新纪录无疑的是市场最显见的风向标,过去的一年里,艺术品市场上的两大强国各自创下了全新的拍卖纪录,足以说明问题。2017年12月,在北京保利史无前例的“震古烁今”专场中,齐白石的《山水十二条屏》打破了由其自己保持的亚洲艺术作品的纪录(此前的纪录为4.255亿元,由同样出自齐白石之手的画作《松柏高立篆書四言》,在2011年创造)。9.315亿元(折合1.4亿美元)的新纪录让中国终于在全球最昂贵的10件拍品中占得一席之地。
而达芬奇《救世主》的奇迹更是早已震撼了全球,其所引起的波澜,超过拍卖史上以往的任何一件作品。仅仅从冰冷的数字来看,4.5亿美元的成交额,一举贡献了全年美国市场9%的份额,也即全球交易额的3%,也大大鼓舞了美国乃至全球的拍卖行业,足见其力量。
全球艺术品市场最高价TOP10
除了皇冠顶端的珍珠,在更广范的市场层面上,中国(51亿美元)继续领跑美国(49.6亿美元),但优势微弱:艺术品市场上两大强国之间的竞争从未如此白热化。
中国和美国拍卖成交额演变
不过,中美市场的运行方式有着显著的区别:中国市场依靠的是大量上拍的艺术品(有超28万件作品上拍),其中只有32%成交。美国市场则拥有市场上最高的成交率(75%),远超西方平均水平(66%)。尽管如此,两国的交易量开始史无前例地接近:中国成功拍出了89400件作品,美国为82000件。
中美两大强国的表现令人惊叹,《报告》也预计两国艺术品市场将在二十一世纪的绝大部分时间里持续保持统治地位。
谁是最畅销的艺术家?
华丽的总体成绩固然关键,但切入具体的市场行为中,我们要面对的,还是每一个具体的艺术家,以及每一件具体的艺术作品。因此《报告》所呈现的“2017年全球500强艺术家”,以及“2017年全球拍卖百强榜”,尤其值得玩味。
如奇迹般降临的《救世主》,令这两份榜单的榜首位置失去悬念。4.5亿美元,不仅在单价上远远甩开了1.4亿美元的齐白石《山水十二条屏》,甚至在总额上也力压全年成交了2879件作品的毕加索。孤品压全球,这恐怕也是拍卖史上绝无仅有的画面。
张大千《江堤晚景》以1.32亿元人民币成交,是其2017年最高作品单价
除了达芬奇,年度最畅销艺术家的名单,也较往年出现了比较大的变化。2017年有4位中国艺术家进入全球年度成交总额TOP10,除了华人艺术市场最畅销的齐白石、张大千和傅抱石外,赵无极也凭借着强劲表现,首次跻身前十行列。其他座次则分属欧美艺术大师,包括毕加索、巴斯奇亚、安迪沃霍尔、莫奈和塞托姆布雷。全球有超过26.7亿美元的成交额归功于这十位艺术家,占年度总额的18%。
而如果将名单扩展至50人,则有崔如琢、黄宾虹、吴冠中、李可染、吴昌硕、常玉、徐悲鸿、陆俨少、陈容、林风眠和浦濡11位中国艺术家新增其中。
2017年全球拍卖成交总额前50艺术家
从结果不难看出,近现代书画艺术家占据中国市场的绝对核心,而这也和市场整体行情变化相吻合。据雅昌艺术市场监测中心(AMMA)统计,2017年中国市场最明显的上涨板块便是近现代书画,成交总额较比2016年上涨了18.72%,较比2015年则提升了27.37%。
2017年赵无极作品两度刷新个人纪录,以2.026亿港元成交的《29.01.64》是其目前拍卖价格最高的作品
此外,二十世纪早期油画亦有突出成绩,赵无极和常玉无疑是其中佼佼者。其中,赵无极在2017年两度刷新个人拍卖纪录,其创作于欧洲的抽象画持续不断地加入到亚洲藏品的队伍之中。其84%的收入来自亚洲,只有不到14%来自法国。对赵无极作品的追捧使其价格指数自2000年起上涨了864%。年复一年,艺术品需求的国际化让他的市场也变得越来越高效。
而西方市场也与中国市场出现了相同的趋势,在TOP50名单中,19-20世纪欧美艺术家占据22席。虽然该板块前几年曾出现一定的下滑趋势,但中国藏家越来越广泛的国际视野,以及对西方现代艺术大师的偏爱侧面强化了其中部分艺术家的表现,如毕加索、莫奈、梵高、雷诺阿等艺术大师都是中国收藏家们迫切的目标。
2017年梵高作品《田野里耕地的农夫》以8130万美元的价格售出,略低于其1990年的拍卖纪录
再进一步扩大,在500强榜单中,欧洲艺术家占据近半席位,中国艺术家共有128人上榜,为25.6%,北美艺术家82人,占16.4%。拉丁美洲(12人)、非洲(6人)和大洋洲(6人)则持续崛起。
上榜的中国艺术家里,在世艺术家有30位,分别是崔如琢、曾梵志、周春芽、张晓刚(微博)、朱铭、罗中立、范曾、刘炜、艾未未、姜国华、黄永玉、刘野、王明明、刘丹、陈佩秋、黄建南、萧勤、周河河、李真、刘国松、何家英、贾又福、史国良、王衍成、王广义、籍忠亮、李唐、黄廷海、刘广和岳敏君。
曾梵志《面具系列 1996 NO.6》2017年在保利香港以1.05亿港元售出
其中当代书画家有14位,油画及雕塑类的艺术家有16位,这其实也是2017年度中国现当代艺术品市场的一个反馈,虽然经常出现中国现当代艺术崩盘之类的舆论,但是2017年下半年强势表现让许多人对中国当代艺术市场的前景大为改观。
谁在为拍场上的天价买单?
由于市场和货币体系的关系,在往年的“全球拍卖百强榜”的前列,很少能看到中国艺术品,但《山水十二条屏》的出现打破了这一尴尬的现状,1.4亿美元的价格,即使放眼全球,也仅次于达芬奇,位列全年单价榜第二。
巴斯奇亚《无题(Untitled)》使其成为第一位跻身1亿美元行列的当代艺术家
巴斯奇亚同样是2017年市场不可忽视的人物,其作《无题(Untitled)》在苏富比(微博)纽约以近1.105亿美元的价格成交,位列全年第三。这一交易记录宣告了当代艺术经济价值的长足进步,也第一次让一位当代艺术家跻身艺术市场大家的殿堂。而这件作品的传奇之处还在于其在1984年的价值仅为2.09万美元。33年后,它以约5300倍的价格卖给了日本亿万富翁前沢友作,后者将该作收入了他在日本千叶建造的私人博物馆中。
在巴斯奇亚之前,安迪沃霍尔一直是战后及当代板块的领跑者,虽然近几年在高端市场步履趋缓,但沃霍尔依然凭借纽约佳士得中以6087万美元成交的《六十幅最后的晚餐》位列2017单价第六,并保持着总成交额第四的位置。
安迪沃霍尔《六十幅最后的晚餐》2017年以6087万美元成交
这两位艺术家见证了战后及当代艺术最强劲的价格增势:当代艺术的价格指数自2000年起上涨了40%,同期的战后艺术价格指数攀升了80%。
此外,包括塞托姆布雷、利希滕斯坦、罗伯特劳森伯格、格哈德里希特、彼得多依格、克里斯托弗伍尔(Christopher WOOL)和马克格罗蒂杨等艺术家也拍出了1000万美元以上的成绩。
彼得多伊格《玫瑰谷》在2017年富艺斯拍卖行以2880万美元成交,是目前最贵的在世英国艺术家
价格方面最重要的变化 —— 价格是过去二十年里对艺术品市场影响最大的因素 —— 是藏家开始重新看重当代艺术。部分艺术家,尤其是英语圈艺术家如彼得多伊格、杰夫昆斯、克里斯托弗伍尔、理查德普林斯等,在职业生涯中所企及的价格水平是以前的艺术家在世时无法想象的。不过当代艺术的热潮还需等待长期的验证。2008年的金融危机就曾是一次尤其困难的考验,但最终值得庆幸的是,大部分当代艺术的重要人物都成功地挺过了这一难关。
“博物馆产业”毋庸置疑是艺术品市场取得卓越进步的主要动力,包括达芬奇、齐白石、巴斯奇亚等2017年最高价的经典作品无一例外都将进入博物馆的收藏体系当中。这是第一次,购买行为不来自亿万富翁的心血来潮,而是来自一项可以吸引参观人数、影响大型博物馆票务的购买策略。
以4.5亿美元竞得《救世主》后,阿布扎比卢浮宫吸引了全球的目光,而其大胆的举动对艺术品市场影响深远
据《报告》统计每年全球新增超过700家博物馆,这已成为二十一世纪全球经济的现状。2000年至2014年间兴建的博物馆数量要比整个十九世纪和二十世纪的建馆数总和还多。
这种瞄准高端艺术品的经济思维也解释了那些金额高达数亿美元的交易从何而来,而鉴于大型博物馆在社会学意义上的变化,艺术品市场很有可能在不久的将来见证单价十亿作品的诞生。。
原标题:艺术品为何越来越贵:市场大数据所看到的奇景
来源:雅昌艺术网
(编辑:王怡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