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羊人在阿拉克斯河边找到芝诺比娅》
《朱庇特与忒提斯》
《阿克琉斯接见阿伽门农使者》
展览:学院与沙龙——法国国家造型艺术中心/巴黎国立高等美术学院珍藏展
时间:2018年1月31日-5月6日 地点:国家博物馆南8展厅
新年伊始,法国绘画意外地成为了京城艺术圈中的主旋律。继北京中华世纪坛不久前落下帷幕的“安格尔的巨匠之路——来自大师故乡蒙托邦博物馆的收藏”展之后,以19世纪巴黎学院派为主题的“学院与沙龙——法国国家造型艺术中心巴黎国立高等美术学院珍藏展”也在1月31日于国家博物馆拉开帷幕。展览所展出的103件由法国国家造型艺术中心和巴黎国立高等美术学院收藏的艺术作品中大师名作云集。多米尼克·安格尔、安东尼·让·格罗、欧仁·德拉克洛瓦、威廉·阿道夫·布格罗、卡米耶·柯罗、亚历山大·卡巴内尔、亨利·卢梭等贯穿19世纪法国艺术史的绘画大师均有真迹在此次特展中展出,对于热爱法国19世纪新古典主义画风和学院派的朋友们来说绝对是一场视觉饕餮。不过,为了能更深层次了解此次特展中的展品、相互间的传承关系和社会历史背景,有几个和展览密切相关的关键词则是在观展前必须要做好功课的。
这俩“单位”不得了
在欣赏展品之前,两所收藏机构的主要职能和历史背景是有必要大致知晓的。法国皇家绘画暨雕塑学院,也就是今天巴黎国立高等美术学院的前身,最初由法国巴洛克时期著名宫廷画家、被路易十六誉为“法国历史上最伟大艺术家”的查尔斯·勒布伦于1648年创办,在近四个世纪的时间培养出了海量的绘画大师,包括弗拉戈纳尔、雅克·路易·大卫、多米尼克·安格尔、欧仁·德拉克洛瓦、古斯塔夫·莫罗、阿菲尔德·西斯莱、埃德加·德加、亨利·马蒂斯、安东·布德尔、包括中国画家林风眠、徐悲鸿等如雷贯耳的名字,都从这座学院开启个人辉煌的艺术人生。毫不夸张地说,巴黎国立高等美术学院建院以来的发展史本身就是一部自巴洛克时期到现代的浓缩法国艺术史。不仅如此,林风眠、徐悲鸿等我国最早一批旅欧大师在巴黎国立高等美术学院的学成归来,对整个新中国美术教育的发展起到了难以估量的影响。时至今日,这座历史悠久的学院仍是全球最好的美术学院之一。除了教学职能以外,巴黎国立高等美术学院还拥有极其丰富的院藏艺术品,其藏品范围包括从皇家美院所继承的艺术品、坐落于罗马美第奇别墅的法兰西美术学院所收藏的绘画、雕塑及建筑设计获奖作品以及19世纪中期以来的大量捐赠。为了方便公众的学术研究及资料查询,在巴黎国立高等美术学院的官方网站上已开放了包括12万件藏品的数据库,足见其院藏之丰富。
相比较巨星云集的巴黎国立高等美术学院,成立于1791年的法国国家造型艺术中心显然并不为广大艺术爱好者所熟知。顾名思义,两所机构有着本质的区别:如果说前者的职责是以学院授课的方式培养艺术家,那么法国国家造型艺术中心的成立初衷则是帮助并支持从事艺术创作(绘画、表演艺术、雕塑、摄影、装置艺术,视频、多媒体、图形艺术、设计和平面设计甚至包括学术研究和艺术评论)等领域的年轻艺术家们。除了对艺术家和当代艺术不遗余力的支持之外,法国国家造型艺术中心的另一大亮点就是它的艺术品收藏,法国国家造型艺术中心以收藏者的身份运营自法国大革命时期便存在的国家当代艺术基金会,每年会从那些有前途的新锐艺术家们手中收购作品,其基金会的艺术收藏现已超过十万件,藏品历史横跨18世纪末至今。本次国博所展出的来自法国国家造型艺术中心的艺术作品大都出借于国家当代艺术基金的历史收藏。由于巴黎国立高等美术学院与法国国家造型艺术中心的绝大多数馆藏并未在两座机构中大规模公开展示,此次“学院与沙龙”特展将成为首都观众一个千载难逢的近距离感受19世纪法国学院派作品的绝佳契机。
学院、罗马大奖和美第奇别墅
学院(Academy)一词最早出自古希腊柏拉图传授哲学思想的别墅名称。随着柏拉图思想在文艺复兴的意大利重生,1562年,第一所现代艺术学院在柯西莫一世·德·美第奇大公的倡导下,由著名艺术家乔治奥·瓦萨里牵头在佛罗伦萨成立,但这个时期的学院乃是作为艺术家们探讨学术课题的聚会场所。欧洲第一个官方的艺术学院是于1648年在路易十六授意下成立的法国皇家绘画暨雕塑学院,目的是培养更为专业化的职业艺术家作为宫廷画师来为皇室服务。为了选拔最具天赋、出类拔萃的艺术家,并维护艺术作品的高标准,学院设立了一系列的匿名比赛,最终胜者会获得“皇家学院大奖”。获胜者将会获得到法兰西学院继续深造三至五年的机会,一切开销由国家承担,所以这个奖项又被称为“罗马大奖”。在这种教育机制下,尽管并未取代传统行会的“师傅带徒弟”式工作室学徒制,但巴黎国立高等美术学院自18世纪末期开始已成为了很多向往艺术的年轻人的首选。本次国博所展出的安格尔完成于1801年的《阿克琉斯接见阿伽门农使者》和布格罗创作于1850年的《牧羊人在阿拉克斯河边找到芝诺比娅》均是二人当年获得“罗马大奖”的参赛作品。
在法国大革命爆发之后,拿破仑在1803年将当时已迁址到罗马曼奇尼宫的法兰西学院搬到了同城的美第奇别墅。安格尔和布格罗二人在获奖之后都曾前往这所别墅中深造,展览中的另一幅安格尔巨制《朱庇特与忒提斯》便是他在美第奇别墅进修最后一年的“年度作业”。他本人在毕业后数年再次回归美第奇别墅,于1834-1841年在此出任法兰西学院的院长。1968年,“罗马大奖”被法国首任文化部长、著名作家安德烈·马尔罗废除,而美第奇别墅至今仍是文化艺术的交流场所,各类展览、小型音乐会和艺术研讨会等活动都在此举办。
“沙龙”到底长什么样?
除了教学传授技艺之外,为了展示艺术学院毕业生们的创作成果,并确保视觉艺术在文化领域占重要比重,沙龙这种展览形式应运而生。所展出的作品包括学院院士的作品,以及由指定院士所组成的评审团在进行筛选后所评出的优秀学生作品,入选者的作品将最终悬挂在卢浮宫中的阿波罗沙龙中展示。待到从最初仅对学院内毕业生的半公开“汇报展”形式,到1791年开始对学院外非科班出身的艺术家们开放时,评审团还包括对社会提交的艺术作品进行审核。
对于18世纪末至19世纪这一历史时期的艺术家们而言,尽管不能在沙龙展中公开销售其作品,但在当时没有商业画廊的客观条件下,沙龙展提供给他们前所未有的展示机会和名利双收的可能。每一次沙龙展都是机遇与挑战并存,有人在此一飞冲天,亦有人在此身败名裂。正如很多历史照片和画作中所展示的那样,沙龙展的墙上密密麻麻挂满了绘画作品。被学院派推崇的巨幅历史题材作品大都占据着墙面的顶端部分,下面悬挂着风景画、静物画、风俗画和肖像画等较小尺幅的作品,沙龙展的房间正中则穿插着各类雕塑。“墙面上密密麻麻,房间内人声嘈杂”乃是当时巴黎沙龙的最佳写照。事实上,贯穿法国几个世纪的巴黎沙龙展,其陈列方式就是今天现代绘画艺术展的雏形。时至今日,包括卢浮宫在内的欧洲各大博物馆美术馆仍旧或多或少沿袭着当年沙龙展的展陈方式。本次国博“学院与沙龙”特展的展厅设计便是效仿了沙龙展最初始的陈列方式,观者在观展之时便能大致体验一把一个多世纪前巴黎沙龙展中那人声鼎沸、眼花缭乱的疯狂。
学院派绘画
除了前文提到的安格尔和布格罗之外,弗朗索瓦·布歇、弗拉戈纳尔、雅克·路易·大卫等耳熟能详的法国绘画大师均无一例外曾是“罗马大奖”的获得者。布歇教出了弗拉戈纳尔和雅克·路易·大卫两位大师;安格尔和安东·让·格罗均师从雅克·路易·大卫;后者的另一位弟子弗朗索瓦·爱德华·皮科特是卡巴内尔、布格罗和古斯塔夫·莫罗的恩师;“野兽派之父”亨利·马蒂斯和乔治·鲁奥则是莫罗在巴黎国立高等美术学院任教时的学生……上述多位享誉世界的名字均有原作在国博“学院与沙龙”展中呈现,他们的名字贯穿巴洛克至洛可可时期,再到新古典主义时期清晰的师承脉络也成为了几个世纪以来整个学院派绘画体系的基石。
在18世纪末至19世纪中叶,以雅克·路易·大卫和安格尔为首的法国学院派绘画正逢鼎盛时期。学院派主张师法传统,重视基本功训练,强调素描,弱化和贬低色彩在绘画创作中的地位。由于巴黎国立高等美术学院的前身有着皇室背景,建立在遵循传统的基础上,学院派作品要求呈现出艺术的庄严高雅,对题材、艺术语言和创作技巧有着诸多程式化的规范,并排斥粗俗或即兴的个性表达方式,画面所传递出的情感也趋于理性。能够绝佳呈现上述特点的便是学院派的扛鼎之人安格尔。他与德拉克洛瓦在同一历史时期中鲜明的对立关系既是学院派传统和创新精神的激烈碰撞,也是“素描为王”和“色彩为王”这两种艺术观的正面对抗。本次国博的“学院与沙龙”特展聚焦19-20世纪法国巴黎被“素描为王”模式所培养出来的学院艺术家们和他们在沙龙中参展并获奖的学院派作品,堪称是对一个多世纪前法国巴黎主流绘画审美及流行趋势的集中展示。
摄影/本报记者 魏彤
(编辑:杨晶)